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以钦州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2017-04-09 08:55袁雪鹏齐春蕾潘宇晨王跃飞
山东化工 2017年11期
关键词:钦州创新性应用型

袁雪鹏,齐春蕾,潘宇晨,鲁 娟,王跃飞

(1.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2.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以钦州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

袁雪鹏1,齐春蕾2,潘宇晨1,鲁 娟1,王跃飞1

(1.钦州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2.广西英华国际职业学院,广西 钦州 535011)

机械制造实践课程体系是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质量的巩固和检验,同时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机械制造实践课程“三部曲”—启蒙实践教学、验证实践教学、总结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落实到课程体系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对课程实践教学的要求。

应用型;实践课程体系;机械制造基础

北部湾作为中国大陆对接东盟海上桥头,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城市集群,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与日俱增。钦州学院是广西沿海地区唯一一所公立普通本科高等院校,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院校、广西整体转型试点高校。在这样的浪潮里,学校围绕“转型发展”与“创建大学”的中心任务,把钦州学院建成服务地区发展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办学的思路和中心任务对课程体系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1]。机械制造基础作为机械类和近机类学科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培养体系的地位不言而喻。机械制造基础是一门把材料变成零部件乃至机械部件的一门学科,本身对实践教学的要求就很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制造的加工方法、加工路线、影响质量的因素,同时要有一定的实操能力。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是培养学生既能满足对零部件加工所需求的理论知识,又能制定符合工厂现有条件的工艺路线,以及对加工精度和加工表面质量进行分析,改进加工方法的能力,而且又懂得实际加工,同时对某些加工具有创新改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2-5]。

1 启蒙实践教学

大多数刚踏入大学没有太长时间的机械类学生来说,虽然机械无处不在,但是什么是机械、机械如何制造、机械如何操作、如何进行售后服务基本上一无所知。在课程进行之前进行实地参观学习是那么的必要。参观钦州港及港务集团,学习港口机械的日常运行和维护,了解机械的作用,对机械有基本的认识。参观保税港区,了解机械设备和汽车的销售,通过客户需求对产品功能和外观设计,具有机械美学设计。参观中马产业园,实地了解零部件加工的各个工序,以及不同产业对机械的功能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销售、运行、维护有整体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机械制造的美学和创造性制造的能力。在课程中间,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构造虚拟教学实例,对于各种加工方法给学生以视觉印象,对于加工工艺流程,选取典型零部件,给学生把整个加工流程和用到工具和加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演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零部件制造的整个流程有整体印象。

2 验证实践教学

在学完各种加工方法理论时,会安排学习进行为期四周的金工实习,让学生实际去体验各种加工方法,同时具有丰富加工经验的师傅也会把各种加工方法的整体流程和制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问题都会跟学生进行交流,在学习制造基础验证性过程的同时,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创新性思考,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在学生课余时间,鼓励学生加入学院现有协会,如机械创新协会、汽车协会和机器人协会,各个协会每年都会多次的交流比赛,让一部分学生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参加各种类型的比赛。在围绕比赛主题的制造过程中,学生不但要考虑满足大赛组委会的要求,还要进行创新,拿到名次。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创新性设计,同时要在现有制造能力的前提下,按时加工出相应的零部件。使得学生把机械制造基础的理论知识细化的零部件的整个流程中。

3 总结实践教学

在结束课程学习以后,学生还要进行总结性实践学习,使得全部学生都参与进来,学生的培养方案上明确规定学生有一周的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创新性设计实践紧扣当年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主题,以小组模式,每个教师带一两个组的教师指导方式,进行创新性设计。学生在此过程中,利用虚拟软件进行仿真制造的整个流程,加深学生对制造流程的深化。在整个流程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制造过程,最后进行课程答辩。整个流程中,学生对制造以及制造注意事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细节的理解。对于较好的作品,利用协会现有条件,把其加工出来,进而组队,走出去跟其他高校进行交流,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学习完制造基础课程体系,同时经过各个协会的历练,少部分学生会进一步的通过各个协会不同等级的比赛,对机械制造的实践有更加深入的训练,同时对创新性能力进一步的培养,满足应用型大学对人才的培养要求。

4 结论

在服务地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对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构建机械制造基础实践教学“三部曲”,不仅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1] 潘宇晨,吴彤峰,刘 渊.北部湾地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钦州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4(2):43-45.

[2] 丁淑辉,李学艺.“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验体系改革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1(14):126-127.

[3] 李 峰,吴 波,曹建树,等.基于真实工程环境下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323-325,370.

[4] 袁雪鹏,潘宇晨,崔传真,等.应用型机械制造工艺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6(27):92.

[5] 王 岩,孙 蓓,高 蕊.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改革[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86-87.

(本文文献格式:袁雪鹏,齐春蕾,潘宇晨,等.机械制造基础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以钦州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为例[J].山东化工,2017,46(11):149-150.)

Research for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Taking Qinzhou University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

YuanXuepeng1,QiChunlei2,PanYuchen1,LuJuan1,WangYuefei1

(1.Qinzhou University,Qinzhou 535011,China;2.Guangxi Talent International College,Qinzhou 535011,China)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 is to consolidate and test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is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applied talent cultivation. Through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practice curriculum “the trilogy” - enlightenment practice teaching, validation practice teaching, summary practical teaching, to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teaching in every single detail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applied talent training for practice teaching.

applied;practice curriculum system;fundamental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2017-04-05

2016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QYJGZ23);2016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QYJGB38);2015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JGB404);2015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QYJGZ13);2015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5QYJGB06)

袁雪鹏(1989—),男,河南驻马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转子动力学;通讯作者:齐春蕾(1990—),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

G642

B

1008-021X(2017)11-0149-02

猜你喜欢
钦州创新性应用型
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奖证书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西部陆海新通道背景下加强钦州水上消防建设的思考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钦州坭兴陶艺造型设计初探
“钦州大蚝”豪气崛起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