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缩城市研究进展及战略思考

2017-04-10 07:28王晓玲
关键词:战略思考研究进展

王晓玲

[摘 要]在世界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大趋势下,收缩城市已在全球出现,以增长为假设前提的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受到极大挑战,研究收缩城市发生发展和应对策略成为急迫任务。国内外研究者就收缩城市的特征、类型、内涵、识别、分布、机理、应对等问题展开研究,但系统的收缩城市理论尚未建立,特别是针对中国城市的局部收缩,相关研究还处于概念认识和实证探索的起步阶段,不足以应对由增长到收缩的重大转折。在中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升的背景下,收缩城市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应有充足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储备。在深入探索收缩城市内涵的基础上,应确立相对规范的收缩城市识别标准,重点探索中国收缩城市形成机理,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收缩城市;研究进展;战略思考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7)01-0001-08

一、引言

目前,全球已有54%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趋势还将持续。到2050年,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将上升到66%。从世界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来看,2014年,北美以82%的城市人口占比成为全球城市化水平最高区域,其次为城市人口占比达80%的南美和加勒比海地区,欧洲城市人口达到73%,亚洲和非洲的城市化处于较低水平,分别为48%、40%,但亚洲和非洲是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到2050年城市人口占比将达到64%和56%,其中又以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的城市人口增长最快[1]。但是,在世界城市人口总体增长的大趋势下,较早开启工业化、城市化历程的国家正经历着重要转折—收缩城市。

以人口减少、经济活动衰退为突出特征的收缩城市已在全球发生[2],德国、英国、美国、俄罗斯、日本以及东欧的城市都经历着这样的过程,成为当今国际上重要的政治、经济、规划问题[3]。20 世纪中叶以来,全球范围内人口超过100万的450个城市地区,在总体上失去了其城市人口的1/10左右,全世界范围内人口规模在10 万人以上的城市中,大约有1/4正处于人口萎缩状态[4]。

过去50年,大多数人口超过10万的收缩城市位于西方工业化国家。1990年后,收缩城市在后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普遍。1990—2000年,全球收缩城市数量几乎增加了一倍,超过1/4的大城市(居民超过10万人)开始收缩[5]33。以美国为例,2006 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个最大城市中有16个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进入收缩阶段,尤其是一些老工业城市长期陷入严重的收缩困境[6]。“汽车之都”底特律,人口从20世纪50年代初高峰时期的200多万骤降至现在的95万[5]71。21世纪,收缩城市进程不仅会继续深化,还会出现新的形式[5]19。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目前仍处于人口增长时期,可西方学者预测收缩将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城市发生[7-8]。国内研究成果显示,2000—2010年,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出现局部收缩,只是这种现象被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大趋势所掩盖,尚未引起人们的警觉,未被给予足够重视。

人口不断向城市集聚的增长模式下,相关研究聚焦城市增长并向纵深展开,关于城市增长的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收缩城市的出现表明一味增长的时代终结了[5]10,但收缩城市的系统性理论尚未形成。近年来,西方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逐渐增多,我国学者在最近两年也开始关注此类问题,通过文献法、案例法、比较研究法引介国外研究成果,提出收缩城市对中国的启示[9-12]。2014年11月,龙瀛等共同发起“中国收缩城市研究网络”,旨在跟踪收缩城市国际研究进展并开展国内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与西方学术界相比,我国收缩城市相关研究仍处于概念认识和实证探索的起步阶段[10,13-14],不足以应对由增长到收缩的重大转折。前瞻性、系统性地研究我国收缩城市的发生发展、空间布局与形成机理,不仅有助于形成关于中国收缩城市的理论积累,还可以为收缩城市治理提供政策依据,具有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二、收缩城市的国内外研究

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由德语schrumpfende St?dte直接翻译而来。在收缩城市这一“问题式”概念出现之前,西方工业化国家对城市人口流失的理论探索就已经开始,不过,当时使用的概念是城市衰退(urban decline or urban decay),其显著特征是机动化过程中城市中心人口因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社会治安等问题而向外围郊区扩散,商业和服务设施随之向外围迁移,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经济空心化,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逆城市化、反城市化。随着研究的深入,城市衰退被认为是收缩城市的一种典型形式。目前国内外关于收缩城市的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收缩城市的特征和类型

1.收缩城市的特征

在城市化水平到达70%及更高水平后,城市人口的适量减少,可能会带来人均经济量增加、公共物品充裕等益处。但是,由城市人口持续减少而引致的收缩城市却在经济、社会、物质、空间等方面呈现出一系列特征,且产生诸多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就收缩城市的经济特征而言,可将其概况为: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对投资者吸引力下降、資本外流[15]。从目前国外收缩城市的案例研究中可以发现,城市人口减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经济衰退,而经济衰退又导致企业倒闭、开工率不足,失业率上升在所难免。衰退的经济、减少的人力资本,必然导致外来资本进入的谨慎,同时,现有资本也会因利润率下降转而寻求更为合适的生产、贸易地点。收缩城市的这些经济特征,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如资本外流会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也会导致资本外流;人口减少会导致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也会导致人口减少。这些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形成收缩城市的一种恶性循环。当然,这种恶性循环并非没有终点,当城市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支撑重新实现经济增长后,可能会打破城市收缩的境况。

收缩城市的影响并不仅限于经济领域,它对城市社会也产生较大影响。收缩城市的社会特征大致表现为:人才流失、贫困、社会治安恶化、城市社会空间出现分裂和隔离[12]。面对城市的不景气,有一技之长者往往有更多的选择权,“人往高处走”的选择逐渐增多时,人才流失成为收缩城市堵不住的“溃堤口”。贫困、社会治安恶化往往是由城市公共支出下降所致,而城市公共支出的下降又是城市经济衰退的恶果。社会治安的恶化会驱使中产阶级迁往治安较好的社区或郊区,而城市贫民只能在已经收缩的城市中留守。

收缩城市的物质特征也非常突出。城市人口持续减少直接导致市区内住房空置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废弃,经济衰退又导致工业和商业地产的空置或废弃[5]23。收缩城市的这些物质特征,又导致房产价格下降,影响着收缩城市的经济特征。收缩城市经由市民住宅、企业房产和城市基础设施三个途径全面影响或改变了城市物质形态、外观和景致,使城市充满活力的繁华之气被萧条、凋敝的景象所代替,对市民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收缩城市还有其空间特征,即收缩城市在空间上的分布形态。从目前收缩城市的空间分布来看,收缩只发生在特定城市、集镇、城市局部或整个大都市区[7],也就是说,除少数城市呈现全面收缩外,多数城市的收缩只限于局部,在局部收缩的同时也存在依然处于增长的区域,在空间上显现为收缩与增长并存现象[16]。

2.收缩城市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将收缩城市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国外研究者依照城市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将收缩城市分为穿孔型(Perforated)和圈饼型(doughnut)。穿孔型收缩城市是指人口收缩发生在城市的各个地区,空置、遗弃的建筑与正在使用的建筑高度混合,就像在纸上打了若干个洞,城市肌理不再连续。穿孔型城市多发生于前民主德国的城市。圈饼型收缩城市是指内城人口大量外迁,郊区人口则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空心化的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很像油炸圈饼。圈饼型收缩城市多发生于美国东北部锈带地区[11]。

国外研究者所划分的穿孔型和圈饼型收缩城市并不适合于中国的收缩城市,我国研究者针对中国城市发生的局部收缩进行了重新分类。吴康等以京津冀、长三角收缩城市实证研究为基础,依据收缩城市的规模、空间地域、经济发展状况等将中国城市的局部收缩划分为:欠发达地区局部收缩、特大城市局部收缩、工矿业城市衰落和收缩、行政区划调整引起的统计收缩、县域及乡村和小城镇收缩[17]。杨东峰等以城市人口流失和空间扩张程度为依据,将中国收缩城市分为四类:人口重度流失-空间扩张明显、人口重度流失-空间扩张不明显、人口轻度流失-空间扩张明显、人口轻度流失-空间扩张不明显[18]。杨东峰等以人口和空间二维尺度对我国收缩城市进行的分类,较之于国外仅以人口进行的一维分类更多地体现了收缩城市的内涵和特征。

(二)收缩城市的内涵和识别

1.收缩城市的内涵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收缩城市内涵的界定尚未达成共识。有研究者认为,类似于增长城市所具有的数量和质量型内涵,收缩城市也具有同样特质,其数量型特质突出表现为城市边界内居住人口的持续减少[19]。在收缩城市内涵界定见仁见智的观点和表述中,人口持续减少这一数量型特质得到一致认可,经济衰退得到较多认可,二者最符合学者H?u?ermann和Siebel提出收缩城市概念时所描述的德国情境。徐博、庞德良将收缩城市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人口持续流失并普遍具有永久性流失特征为狭义收缩城市,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在空间上全面衰退为广义收缩城市[9]。其实,对收缩城市内涵进行狭义和广义层面划分与收缩城市数量和质量型内涵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需要强调的是,收缩城市的人口持续流失只是其现象性内涵,在人口流失的同时,往往经历着以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20],人口持续流失和经济结构性危机有时还会相互作用,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另外,收缩城市不是城市空间扩张的缩小,而是人口流失导致的人口密度下降[21]。城市密度下降是城市聚集的逆向过程。城市聚集产生规模效益,城市密度下降是否产生经济衰退则要深入研究。

2.收缩城市的识别

对收缩城市的不同认知,导致收缩城市有多种识别标准。目前,理论和实证研究多以人口流失量来衡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研究数据获取难度小,且可以直观、简洁地反映收缩城市人口规模变化和收缩发生的空间地域。但研究者们进行收缩城市识别时确定的具体数量指标却存在较大差异。Oswalt和Rieniets给出的量化标准为城镇暂时或永久失去大量居民,人口流失数量占总人口至少10%或年均人口流失率大于1%[22]。之后的研究者将收缩城市识别标准加入时间尺度:15年间人口流失3%或更多;还有研究者将此标准确定为40年间人口流失25%。收缩城市国际研究网络(Shrinking City International Research Network)给出的量化标准为:在人口稠密(至少1万人)的城市区域,经历两年以上人口流失,并伴随着结构性危机为特征的经济转型[23]。Wiechmann等在人口识别基础上加入经济识别标准,据此将城市划分为四类:人口和经济均增长的城市增长极、经济增长-人口收缩的转型区、经济衰退-人口增长的引力区、经济衰退-人口收缩的降级区,并认为后三类城市都显现收缩或衰退特征[8]。以上识别标准为收缩城市界定提供了理论依据。Ellis Delken对德国收缩城市进行实证研究时设计的标准為:15年间人口增加3%为增长城市,人口变化率在-2.99%~2.99%为稳定城市,人口减少3%为收缩城市[24]。龙瀛等对我国收缩城市进行实证研究时开创性地将识别标准确定为2010年、2000年人口密度的变化率[25]。较之于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更贴近收缩城市的数量型内涵,也就是狭义内涵。吴康等对京津冀和长三角收缩城市所进行的实证研究,采纳的测度指标为2010年、2000年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比、就业人口比[17]。李珣等对珠三角地区收缩城市的实证研究以2000—2010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为测度指标,大于5%为快速增长区、0%~5%为增长区、-2%~0%为收缩区、大于-2%为显著收缩区[21]。

(三)收缩城市的分布、成因和对策

1.收缩城市的分布

收缩城市已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其空间分布可分为全球、国家、区域或城市三个层面。在这三个层面上,研究者们根据实证结果绘制的分布图,反映了收缩城市的分布概况。蒂姆·里耶涅茨认为,从全球范围来看,无论是德国、美国、俄罗斯、中国、南非还是智利,城市的收缩无处不在,他将其称为“全球收缩”。 那些因工业革命而最早成为超级大都市的城市,率先进入到一段漫长的人口流失时期[5]27。蒂姆·里耶涅茨的这一观点也得到其他研究成果的印证。Tim Rieniets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发展的先驱国家,最先出现了日益增多的收缩城市。被认为是工业革命摇篮、现代城市发展起始点的英国,率先成为收缩城市的起始点,德国、北美、意大利随后发生了城市收缩现象,紧随其后的还有法国、荷兰、日本[19]。蒂姆·里耶涅茨选取居民超过10万、人口暂时或永久性流失超过10%的世界各国城市,绘制了全球收缩城市分布图。

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等绘制了澳大利亚、日本、美国、欧洲的收缩城市空间分布图[26];其中,澳大利亚收缩城市分布图选取的时间段为1960—2008年,分布图显示了澳大利亚地方政府区域(Austrilia Local Government Areas,LGAs)中大于1万人的人口聚集区从1960年开始每隔10年的人口变化趨势,以及1960—2008年时间段内人口变化的总趋势,收缩城市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东部和南部地区。日本收缩城市分布图选取1960—2005年人口大于10万的城市,绘制了每隔5年的人口变化图,以及1960—2005年人口变化总趋势图。日本的收缩城市现象较为严重,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人口减少20%~50%,以及50%以上的严重收缩城市主要分布于中南部地区。美国收缩城市研究的时间跨度为1950—1990年,收缩城市主要分布于东北和中西部地区。欧洲收缩城市分布图选取的时间段为1990—2010年,37个欧洲国家中,除冰岛、列支敦士登、卢森堡、摩纳哥、挪威、黑山共和国、圣马力诺7国外,均有收缩城市分布。多数东欧国家人口收缩较为严重,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捷克、克罗地亚8国人口减少比例甚至超过了人口稳定和人口增长比例之和。法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等国也有收缩城市分布,但总体来说人口增长和人口稳定地区仍占主导。法国、英国的收缩城市分布于北部地区,南部以增长区域为主。德国的收缩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德及西德的鲁尔、萨尔布等老工矿区。

中国研究者对全国和城市群层面的收缩城市分布进行研究。龙瀛等以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了中国收缩城市分布图。结果显示,研究的654个县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80个城市发生了收缩,东北老工业基地及其他资源型城市、传统工业城市(如三线城市)、欠发达地区均有收缩城市分布,还形成了川渝黔连绵区、浙西南-闽西连绵区的空心村、空心镇[25]。吴康等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就业人口为测度指数绘制了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局部收缩分布图。结果显示,京津冀、长三角城市群的收缩还在加剧。京津冀城市群有1/5的市县区呈现局部收缩,收缩区域集中分布于承德、张家口,并遍布冀中南平原。长三角的收缩区域集中于苏北、浙西南和除合肥、芜湖以外的安徽大部分地区,并在空间上呈现集聚和连绵状[17]。李珣等利用2000年、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珠三角9个地级市2005—2010年常住人口数据所计算的人口年均增长率,绘制了珠三角城市群收缩城镇分布图。结果表明,珠三角城市群604个镇街单元中,人口年均增长率出现收缩的城镇有137个,有1/5的城镇人口出现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出现显著收缩的城镇有13个。收缩城镇主要分布在珠三角城市群的外圈层,并形成三大城镇收缩集聚区域[22]。

2.收缩城市的成因和对策

城市为何收缩?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城市周期理论、经济周期理论、都市演变阶段论等从不同侧面给予了解释[27,7]。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要经历引入、成长、成熟、衰退的周期;城市周期理论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城市领域的运用,认为城市同产品一样,也要经历增长、缓慢增长、衰退的周期,这一周期正是由各行业的产品生命周期所决定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城市的增长和收缩是随着经济增长和衰退而发生的;都市演变阶段论则认为城市的发展演变要经历城市化、郊区化、去城市化、再城市化的过程,城市收缩发生于郊区化、去城市化过程中。

研究者们通过案例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从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寻求收缩城市的成因,以全球化、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低生育率、环境恶化、气候条件、社会转型等解释工业化国家的收缩城市现象得到较为广泛认可。全球化是各国共同面对的国际大环境,全球化不仅促进了资本、人口在全球城市的重新配置,也使人的跨城市、跨地区、跨国家流动变得更为容易,导致有些城市、地区、国家成为人口输出端,有些则成为输入端。那些充当人口输出端的就可能成为收缩城市。因此,在全球性竞争下,有些城市成为赢家,有些则成为输家。另外,日本、德国等国的低生育率导致的老龄化,伴随着青年人口的流出加剧了这种收缩。导致城市收缩的多种因素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的作用各有侧重。东欧国家的收缩城市主要由东欧剧变引起,城市社会动荡、去工业化、人口流失随之发生;东德的收缩城市起因于1990年东、西德统一,后社会主义、后福特主义转型导致去工业化、高失业率和经济衰退;美国的收缩城市主要归因于郊区化,城市核心区居民的机动化,使中心城区人口向郊区扩散,从而导致城市中心区域的衰落;日本的收缩城市过程,老龄化、低生育率对其发挥了重要作用;澳大利亚的收缩城市除全球化、矿产市场价格波动、产业衰退等原因外,还有气候因素的影响,干旱地区的居民更容易选择离开。另外,机动化、多元生活方式、对舒适居住空间的需求等都成为收缩城市的促进因素[28]。

收缩城市治理对策研究分为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的研究从规划应对和管理应对两方面展开,规划应对包括拆除废弃房屋、提供开敞空间和娱乐区域;管理应对包括减少房屋空置率、复兴住房市场、提高城市吸引力等[7]。此外,通过收缩城市案例所进行的经验性研究,总结了不同城市的应对策略。东德收缩城市莱比锡面对大量房屋闲置这一突出问题,利用联邦“东部城市重建”项目资助,于2001—2010年拆除公寓12000套,以避免房地产公司破产,并将城市规模重新调整到适当值。英国利物浦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收缩和衰落,2008年城市人口44.1万,仅为高峰时的51.6%,利物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过剩、失业和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利物浦实施了创造就业、促进私人投资、重建城市核心区房地产市场等城市再生政策。意大利热那亚早在18世纪就因低生育率发生人口收缩,20世纪70年代的去工业化使移入的中产阶级数量减少,加剧了城市收缩。20世纪80年代收缩造成城市中心不动产闲置、社会失序、城市破败等诸多不良影响,热那亚地方政府对此却并未采取应对措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在国家的城市更新项目推动下对收缩进行干预,首要目标为中心区翻新和城市贫困消除。1981—2011年,热那亚人口累计减少28.1%。波兰收缩城市比托姆是煤炭和钢铁之城,波兰社会剧变导致5/6的煤矿关闭,伴随着大批工人下岗,1991—2009年人口下降20%。比托姆地方政府将城市收缩归因为全球化、社会主义体制的瓦解及经济转型,認为这是“自然趋势”,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当收缩加剧时比托姆政府出面进行干预,但并未将经济、社会、人口变化视为一个整体性问题,只是出台优惠措施吸引投资者进入,以期城市重新进入增长通道。这一收效甚微的政策受到学界、建筑师、规划师们的批评[23]。

三、收缩城市相关研究评价

从有关收缩城市的国内外研究文献来看,对收缩城市这一重大问题的研究时间并不长,虽然研究文献有快速增长之势,但总的来说研究还不深入,特别是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至今存在较大分歧,导致对收缩城市的识别、应对还不够充分。

(一)关于收缩城市的内涵和识别

收缩城市内涵和识别有三点值得关注:首先,收缩城市究竟是单纯的人口收缩,还是同时包含经济收缩,这一问题在理论上至今模糊不清。虽然“人口流失经济衰退”“人口持续减少并伴随着经济转型的结构性危机”这样的界定得到较多认可,但在实证研究中多以单一人口指标来衡量收缩城市,将人口收缩、经济收缩为典型特征的收缩城市内涵简化为人口收缩,使得收缩城市的理论内涵与实证内涵并不一致。虽然Wiechmann等在理论上提出以人口指标和经济指标共同识别收缩城市,可这一设想并未在实证研究中被采纳。国外收缩城市案例研究中,经济衰退为隐含背景,即案例中选取的收缩城市都是已经发生了经济衰退的城市,在此背景下研究时间轴上人口流失或减少的轻重程度,因此,收缩城市研究实质上是围绕人口收缩展开和深入的,并未涉及经济收缩这一重要内涵。对于人口收缩是否必然导致经济收缩这样的问题尚没有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其次,对人口收缩的内涵界定也是有争议的。多数研究者认为人口收缩就是城市居住人口的持续减少,也有研究者认为,人口收缩是城市人口密度的下降。这是两个差别极大的指标,会导致同一城市或地区的实证结果出现很大差异。相对于城市人口数量指标,城市人口密度的动态变化更能体现人口在城市空间的聚散,体现城市增长或收缩的特征。最后,由于对收缩城市内涵认识不一致,导致收缩城市识别标准各异。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均以人口数量指标为收缩城市的识别标准,但在标准的设定上差异较大。研究者们依照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研究的时间长度,再参照文献确定具体的识别标准,使不同地区、国家间收缩城市的可比性大为降低,对研究成果的权威性、规范性也有所影响。收缩城市内涵界定是该项研究的理论起点,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达成基本共识,这样才可能形成较为规范的识别标准。

(二)关于收缩城市的形成机理

关于收缩城市的形成机理,西方学者以全球化、郊区化、去工业化、老龄化、低生育率、环境恶化、气候条件、社会转型等因素加以解释,但中国研究者龙瀛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对中国收缩城市的解释力有限,对此应进行持续跟踪和剖析。中外收缩城市形成机理不同,与城市化发展阶段、经济状况不同有很大关系。国外工业化国家大多步入工业化、城市化后期阶段,城市增长动能不足,经济陷入停滞甚至衰退境地,加上城市人口外流,便出现收缩城市现象。2015年,中国城市化率达到56.10%,依然处于中期阶段,未来城市化速度将会变缓,但总趋势是稳步提升。中国经济的中高速运转,城市增长仍占主导,这是中外城市化进程中最根本的区别,也导致国外收缩城市的成因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城市的局部收缩。因此,对中国已经出现的局部收缩现象,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收缩城市引发的战略思考

城市经济理论引入中国30多年来,推进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是城市增长。收缩城市在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及其造成的经济、社会影响,提醒我们对收缩城市要有前瞻性认识和研判,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入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以便于在收缩城市出现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

(一)对中国收缩城市的前瞻性认识

1.收缩城市是偶然还是必然

较早踏上工业化之路的国家普遍具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有的国家城市化率高达80%~90%,却率先出现收缩城市现象,这是城市化发展到后期阶段出现的新问题,是以研究城市增长为主的经典理论中不曾涉及的问题。尽管增长在工业化国家的城市中仍然是主旋律,但收缩已经出现并持续存在。东欧一些国家,收缩区域甚至超过稳定和增长区域,呈现出规模大、长期性的趋势。国外研究者认为,城市增长趋缓或收缩现象已经在世界各大洲发生,城市增长模型在这些城市和区域已经不再有效[7]。收缩城市在全球的普遍出现,不仅表明收缩城市并非偶然现象,而且宣告了单纯的城市增长时代已经结束,城市化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城市增长和城市收缩并存。对此,中国不应抱有任何侥幸心理,应有充足的理论和政策储备来面对增长与收缩并存的城市经济社会格局。

2.收缩城市对中国城市化的警示

根据城市经济增长模型,在城市化发展的前期、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作为发动机促进了城市人口的快速增加,城市人口的聚集反过来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收缩城市的发生意味着城市经济增长理论受到挑战,至少在收缩城市已经不再发挥作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城市不会一直增长下去,对收缩城市应有足够认识和科学预判。

近10年来,在土地财政推动下,中国不少城市建设新城,使地理空間不断扩张,导致人口密度下降,如果将城市人口密度下降视为收缩城市的内涵,那么收缩已经在不少城市发生。在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收缩城市的大背景下,我国城市应科学确定空间布局,避免“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减少收缩风险。同时,应特别关注高城市化率、低生育率、老龄化严重,并在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经济大幅下滑的城市,这类城市发生收缩的风险较高。

(二)中国收缩城市应研究的课题

1.收缩城市的内涵和识别

收缩城市内涵是收缩城市研究的理论起点,是构建城市收缩理论大厦的基石。从目前中外研究成果来看,收缩城市识别方法的不同正是由于对收缩城市的内涵界定不同所致。对于中国收缩城市研究来说,应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和中国城市具体实践,对收缩城市进行科学界定。特别要强调的是,中国收缩城市内涵是注重城市人口数量还是城市人口密度,应进行深入探讨。只有这一点达成共识,才能使不同研究成果所识别的收缩城市具有可比性。

2.经济收缩和人口收缩的关系

在城市经济增长的前提下,理论界对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研究,结果显示:经济增长促进城市化发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又具有反作用。但是,如果城市经济、人口不是增长而是收缩,那么经济收缩和人口收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尽管国外一些城市已经同时发生经济收缩和人口收缩,尚没有研究成果从理论上剖析其内在关系。从收缩城市案例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陷入全面收缩的城市并不占多数,大多为增长与收缩并存的城市。那么,人口收缩是否必然引起经济收缩,经济收缩是否又会加剧人口收缩,这些都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理论问题。在国外的案例研究中,只能看到现象性描述,还没有系统性的学理分析。中国应在该课题上进行长期深入研究,以便于预测经济收缩或人口收缩城市的未来趋势,调整城市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阻止收缩趋势的加剧。

3.收缩城市的成因

导致国外城市发生收缩的成因,还不能完全解释中国已经发生的局部收缩,中国地域辽阔,地区间差异较大,对于收缩城市的成因不能一概而论。首先,一些工业化进程较早的省份,如东北三省,已达到较高的城市化率,也出现了低生育率、人口老龄化状况,在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还出现了经济大幅下滑,这些特征和症状与国外收缩城市极为相似,是否会导致城市收缩值得深入研究。其次,中国城市化依然处于中期阶段的特征,以及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决定了未来几十年城市化的主流仍然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落后城市人口向发达城市转移,人口持续输出城市就可能发生收缩,这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对这种趋势也应该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最后,行政力量在中国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发挥着作用,特别是在县、市区合并和撤销等事务上还发挥着主导作用,加上中国众多城市的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使中国收缩城市的形成机理更为复杂,应针对不同省份、城市进行个案研究。

4.收缩城市的应对

收缩城市的应对是理论界和地方政府都关心的问题。对于中国发生的收缩城市,应将其归为两类:一类是趋势性的,即在城市化大潮中欠发达的小城镇、小城市,人口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是必然趋势,对此类城市应做好充分的规划管理和应对,将城市规模重新调整到适宜的人口数量,坚决制止此类城市建设新区、新城。另一类是非趋势性的,即由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多种原因导致的收缩,应针对导致收缩的成因具体分析,制定政府干预政策和城市战略,通过中长期行动计划扭转收缩态势。

五、结语

始自英国工业革命的城市化时代,曾经以城市人口增加、经济增长为显著特征,经济增长和城市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又形成城市系统的良性循环,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最早步入工业化和城市化轨道的英国,却成为收缩城市的起始国,出现了日益增多的收缩城市。此后,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荷兰、日本、俄罗斯等工业化国家相继出现收缩城市。1990年后,收缩城市在后社会主义国家日益普遍,尤以东欧国家的收缩城市最为严重。收缩城市在全球的普遍分布,说明城市经济增长的单一模式不复存在,增长和收缩并存将成为未来城市的基本格局,对此务必要有前瞻性认识和预判。因此,应拓展收缩城市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收缩城市特征、类别、内涵、识别、分布、机理和对策研究基础上,对尚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跟踪研究,加快收缩城市理论体系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步入快车道,城市化率由1978年的17.9%提高到2015年的56.1%,城市化速度、规模举世瞩目。但是,在中国经济最为活跃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城市群已经出现了局部收缩现象。全球化、去工业化、郊区化、老龄化、低生育率、环境恶化、气候条件、社会转型等国外收缩城市的成因,并不能很好地解释中国的收缩城市现象,对此应进行深入研究,特别是要针对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环境的城市进行个案分析,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 2014 Revision[R].New York:United Nations,2014.

Katrin Gro?mann,Marco Bontje,Annegret Haase,Vlad Mykhnenko.Shrinking cities:not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agenda[J].Cities,2013(35):221-225.

Reckien D.Martinez-Fernandez C.Why do cities shrink?[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11,19(8):1375-1397.

Oswalt P,Rieniets T.Atlas of Shrinking Cities[M].Ostfildern:Hatje Cantz Verlag,2006.

菲利普·奥斯瓦尔特(Philipp Oswalt).收缩的城市[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楊东峰,殷成志.如何拯救收缩的城市:英国老工业城市转型经验及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3(6):50-56.

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 C,Audirac I Fol S,Cunningham-Sabot E.Shrinking cities:urban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2,36(2):213-225.

Wiechmann T,Pallagst K.Urban shrinkage in Germany and the USA:a comparison of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and local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2,36(2):261-280.

徐博,庞德良.增长与衰退:国际城市收缩问题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J].经济学家,2014(4):5-13.

周恺,钱芳芳.收缩城市:逆增长情景下的城市发展路径研究进展[J]. 现代城市研究,2015(9):2-13.

高舒琦.收缩城市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15(3):44-49.

杨振山,孙艺芸.城市收缩问题现象、过程与问题[J].人文地理,2015(4):6-10.

龙瀛,李珣.收缩城市—国际经验和中国现实[J].现代城市研究,2015(9):1.

李翔,陈可石,郭新.增长主义价值观转变背景下的收缩城市复兴策略比较—以美国与德国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15(2):81-86.

Karina M Pallagst,Thorsten Wiechmann, 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 (eds.).shrinking Citie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M].New York:Routledge,2012.

Thorsten Wiechmann, Karina M Pallagst.Urban shrinkage in Germany and the USA:a comparison of transformation patterns and local strategie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012,36(2):261-280.

吴康,龙瀛,杨宇.京津冀与长江三角洲的局部收缩:格局、类型与影响因素识别[J].现代城市研究,2015(9):26-35.

杨东峰,龙瀛,杨文诗,孙晖.人口流失与空间扩张: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收缩悖论[J].现代城市研究,2015(9):20-25.

Tim Rieniets.Shrinking cities:causes and effects of urban population losses in the twentieth[J].Nature and Culture,2009,4(3):231-254.

Karina M Pallagst.Shrinking cities—planning challenges from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Special Issue on Cities Growing Smaller,Urban Infill,2008,1:6-16.

L?tscher L.Shrinking east German cities? [J].Geographica Polonica,2005,78 (1):79-98.

李珣,杜志威,李先锋.珠江三角洲城镇收缩的空间分布与机制[J].现代城市研究,2015(9):36-43.

Matthias Bernt,Annegret Hasse,Katrin Gro?mann,Matthew Cocks,Chris Couch,Caterina Cortese, Robert Krzysztofik.How does(nt) urban shrinkage get onto the agenda?Experiences from Leipzig, Liverpool,Genoa and Byto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14,38(5):1749-1766.

Ellis Delken.Happiness in shrinking cities in Germany[J].Springer,Berlin,2008(9):213-218.

龙瀛,吴康,王江浩.中国收缩城市及其研究框架[J].现代城市研究,2015(9):14-19.

Cristina Martinez-Fernandez,Tamara Weyman,Sylvie Fol,Ivonne Audirac,Emmanue`le Cunningham-Sabot,Thorsten Wiechmann,Hiroshi Yahagi.Shrinking cities in Australia, Japan, Europe and the USA:from a global process to local policy responses[J/OL].Progress in Planning,2015. http:// dx.doi.org/10.1016/j.progress.2014.10.001.

Marco Bontje.Facing the challenge of shrinking cities in East Germany:the case of Leipzig[J].GeoJournal,2004(61):13-21.

Andreas Rienow,Dirk Stenger.Geosimulation of urban growth and demographic decline in the Ruhr: a case study for 2025 using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f cells and agents[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ystems,2014(16):311-342.

[责任编辑 张桂霞]

猜你喜欢
战略思考研究进展
纳米流体强化吸收CO2的研究进展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近十年国际STEM教育研究进展
河口海岸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传感分析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磷酸化肽富集新方法研究进展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阿博览会创新发展的战略思考
国家教辅新政出台的历史回顾与战略思考
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思考
我国中小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