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轩儿童成长小说的人性美试探

2017-04-10 08:06闫萍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性美曹文轩

内容摘要: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培养儿童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曹文轩认为文学应该坚守“美”的责任,他的创作实现了他的文学和美学主张,实现了古典形式和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使小学生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从而使曹文轩儿童小说人性美对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曹文轩 儿童成长小说 人性美

对中国当代儿童文学而言,曹文轩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字。曹文轩的儿童文学观及其创作在树立某种典范的同时,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复杂而深刻的文本存在,这种存在将把我们引向对中国儿童文学若干问题的深入思考之中。美是曹文轩作品的一大特征,他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优美的语言文字、独特的风景描写以及对童趣的描写,编写成美丽的童话,营造出一个干净唯美的世界。对美的追求,体现了曹文轩的审美理想,即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打下“精神的底子”、“人性的底子”。优秀的儿童文学对培养儿童认识美、欣赏美、追求美和在生活中创造美的激情和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曹文轩认为文学应该坚守“美”的责任,他的创作实现了他的文学和美学主张,实现了古典形式和现代精神的完美结合,同时也使小学生在阅读他的作品时心灵得到净化和洗礼,从而使曹文轩儿童小说人性美对小学生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

一.曹文轩儿童成长小说体现了人性的光辉

1.固执己见后的温情

在曹文轩的一些作品中,我们看到很多人物形象就如他写得漫地的艾草一样,没有华丽的外表,却有至善至美的心灵,透着一种淡淡的苦涩,却给人们带来温馨,让读者们感受到了一个饱经沧桑的灵魂的纯净无瑕,这些人物的善举处处闪耀着光彩。这就是曹文轩儿童小说带给我们的一种美育,即学会善解人意,学会温暖人心。

例如在《草房子·艾地》里,秦大奶奶的一生都非常的坎坷,早年和老伴一起辛劳几十年赚得的土地竟然要被征用来建学校,对于一个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太多心力的她来说,第一反应就是要顽抗到底,誓死保卫自己的劳动成果,因此她独自对抗桑乔的强大“王国”。然而她没有把这些举动进行到底,渐渐地她由被动变为主动,离开了学校独自居住在河边,她为学校看管公物,为孩子们讲故事,编小辫……为挽救失足落水的乔乔,秦大奶奶险些与世长辞,但随着时光的逝去,年老耳聋的秦大奶奶却因一只落水南瓜溜进了水里,再也无法用她的双眼望一望她所喜爱的这片天地。

2.坏到极致后的美好

在曹文轩的笔下人性正如古人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诚然人性中有坏的甚至是恶的一面,但终究善是要战胜恶的。其实在恰当的环境和适时的情况下,“坏”的人物会表现出他们美好的一面,使人感到陌生的同时又觉得温暖,触碰到温情。纵然坏人无数,他们可恨可憎,但他们也有他们的善,有他们的温情,这也是他们真实的一面。人生来是善良的,这是曹文轩儿童小说带给我们的另一种美育,即学会迷途知返,化恶为善。

就如同《青铜葵花》中的嘎鱼会欺负葵花、污蔑青铜,想尽一切办法去破坏那个家庭的平和,去伤害青铜和葵花。但他最终觉悟,且在青铜奶奶病危时,送上了自家的两只鸭子,表现出了自己的悔意,他那刁钻的父母也显得人情味十足。

3.艰辛跋涉后的抚慰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没有谁会在成长的路上一帆风顺,我们都会经历坎坷与磨砺,都会遭遇艰辛与苦难,但重要的是我们不畏惧,不退缩,不自甘堕落,不轻言放弃。坚信阴霾背后会是一片绚烂的曙光,坚信跋涉之后会迎来精神的抚慰,这是曹文轩儿童小说教会我们的又一种美育,即无所畏怯,勇往直前。

《草房子》中的杜小康生活在象征着富庶的“红门”里,他的穿戴他的气度处处都有着与其他的孩子的不同之处,作为油麻地首富之子的生活却在家境破落之后,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被迫辍学而后随其父远走芦荡养鸭……他没有了比其他孩子更为优越的物质条件,他在精神上成熟,领悟得也更多。他渐渐形成的男子汉的气概散发着人格魅力的闪光,他经历坎坷后成长为能遮风挡雨之人。

二.曹文轩儿童成长小说彰显了童趣的五彩

1.美好善良纯真之美

曹文轩小说作品中又一些“陌生人”女子,她们都是从远方来,在少年的生命中扮演着启蒙者的角色。这些少女美丽纯洁如天使,却又纤细柔弱,能够激起男性本能的保护欲望,并在心中留下无限的怜爱之情。这些少女会开启了我们的友情之门,还会在我们迷茫时给以正确的指正,无论是情感的引导,还是智慧的启蒙,这些女孩子就如天使一样使我们成长为正直、善良、有责任感的人。这是曹文轩儿童小说带给我们的一种美育,即学会美好善良,拥有纯真之美。

映像最深的就是《草房子》中的纸月有“一对乌黑乌黑的眼睛”、“ 一双白净的细嫩如笋的手”、“有点苍白的脸”,是一个极有灵气的女孩,字写得极为好看,书也念得好,但是却沉静谦虚。

2.不卑不亢高贵之美

是否我们都会在经历一点打压或是挫折就会倒下,会沉沦,会一蹶不振。有没有想过我们只要我们经历过这些,就会变得更加的成熟、懂事。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我们既要有高贵的一面,也要有坚强的一面,有面对挫折的担当。

就像杜小康一样,他本是油麻地最富有人家的孩子,天生有一种贵族的气质,但是一次灾难却将这个家陷入困顿之中,大红门成了一具空壳,杜小康为了生存不得不和父亲一起远离油麻地去放鸭。在这个过程中他经历了坎坷,感受到了人间的辛酸,他“经历了无助、怀念、孤独、寂寞、绝望等各种滋味。”但是他没有倒下,反而具備了高贵的灵魂。

3.坚守原则诚信之美

在善恶、美丑并存的世界里,我们都会隐约地对自己卑微的地位感到不安,某些时候会在金钱与良知之间作出艰难选择。在我们的身体中始终有两个搏斗的对立的灵魂,是随波逐流还是自我超越,这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儿童都要面对的问题。

《山羊不吃天堂草》主人公少年明子随师父从农村来到城市,他们身份卑微,明子在煎熬中等待着明天。在一次事件中,明子战胜了内心的欲望,坚守诚信,把钱还给要装修的人,离开师傅准备去开拓自己的天地。

4.韧性十足执着之美

理想是坚持还是放弃,明天是前进还是退缩,我们总是在这种摇摆中面临肉体的疼痛、精神上的挣扎,寂寞、孤独、恐惧、对亲人的眷恋、对梦想的怀疑都让我们几乎停步不前甚至原路返回。这时,曹文轩儿童小说会告诉我们要坚忍不拔,拥有执著之美,这也是一种美育影响。

例如《根鸟》中少年根鸟在梦中梦到一个长满百合花的大峡谷和不幸跌人峡谷渴望获救的少女紫烟。根鸟相信这个梦是真实的,他要去救落人深渊的紫烟,从此开始了根鸟的寻梦之旅。根鸟最终在寻梦的过程中克服这一个又一个的障碍而逐渐成长。

三.用曹文轩儿童成长小说的人性美滋养儿童心灵

一切文学都应该是美的,没有美就没有文学。它要以美的光辉照射大众,以美的姿态净化人心。人性美的弘扬是曹文轩儿童小说创作的精神纲要。曹文轩重视人性美,崇拜人性美,书写人性美,传达人性美。“美”,成了曹文轩儿童小说世界里最有神奇力量的字眼。曹文轩是当代儿童文学的领军人物,他坚守“美”的责任,给我们创作了一系列优美感伤的文本。他采用少年题材,儿童视角和优美的风景描写等诗话的方式滤掉了生活中的丑陋与邪恶,而将人性的美好温情展現在读者面前。优秀的儿童文学具有优美的形式和高度的艺术技巧,描绘出的社会生活的面貌生动形象而且真实,使儿童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同时也以此影响儿童的思想感情,发展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曹文轩先生在自己的文学创作中不遗余力地陶冶人们的心灵,精心浇灌出一朵朵真善美的花朵。儿童小说,除了具备一般文学的美学特征外,还具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儿童文学作家在进步人生观的指引下,将生活中较分散、粗糙、处于自然形态的美的事物,形象地概括提炼为更丰富、更理想和更强烈的艺术美,通过作品集中表现艺术美、社会美与自然美。儿童小说有利于健全儿童的情感世界。曹文轩先生也认为当今社会的儿童,“情感弱化已是令人忧心忡忡的问题”。儿童小说作为多种艺术形式之一,它的本质是审美的。曹文轩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美的力量大于思想的力量;再深刻的思想都会过时或成为常识,唯独美是永远的。”这可以说是曹文轩儿童小说美学观的核心。曹文轩儿童小说构建了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安谧祥和的水乡世界。在水墨画一般的田园风景中,小说中的一切无不浸润了美感。

首先,将教材中的曹文轩儿童小说进行分类,根据内容的不同,开展不同方式的教学。其次,加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运用自己的情感的丰富性、语言的感染力及表达的艺术性来进行教学。如果教师的语言枯燥无味,就会失去课堂的美育效果。第三、在教学中,展开不同的阅读方式。可以适时开展合作性阅读,自由读、默读、复述课文内容,也可以将课文变成儿童喜欢的故事讲出来,这是对文本进行重新解读的一种方式。让我们带领儿童和文本进行一次心灵的沟通,让儿童在沟通中接受美育的教育。最后,进行课外的拓展与延伸。在进行读书课上的课外阅读指导时,同类型的知识拓展阅读能更好地体现文本的美育价值。儿童需要什么,我们就要给予什么。我希望通过探讨挖掘语文学科中曹文轩儿童小说的美育因素,通过教学将它与儿童的心灵世界结合起来,为孩子洁净的心灵世界添上五彩的颜色,让儿童文学为儿童的健康、幸福成长奠基。

综上所述,曹文轩儿童小说人性美的研究必然包括着对儿童文学的性质、功能、任务等内容的探讨,同时借助于小学生美育的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不断扩大儿童文学研究的视野,二者的相互促进与融合不仅可以增进彼此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可使我国的儿童事业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A普通图书

[1]曹文轩.草房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2]曹文轩.红瓦.作家出版社,2003

[3]曹文轩.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作家出版社,2003

[4]曹文轩.细米.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5]曹文轩.青铜葵花.凤凰出版社,2005,4

B其他文献

[1]张苗.与曹文轩的对话交流.摘自新浪网

[2]林琳.“成长小说”的典型文本――评曹文轩长篇少年小说.《嘉应学院学报》.2007

[3]叶红』曹文轩儿童小说的人性美.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4]桂文亚主编.感动――曹文轩的小说世界.台湾民生报.2002

[5]朱自强.儿童文学的本质.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1997

(作者介绍:闫萍,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学生)

猜你喜欢
人性美曹文轩
“情味”的岁月凝视与诗意的审美追求
两袖清风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曹文轩的理论研究作品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曹文轩的影视作品
人性美的“价值”最大化
沈从文小说《边城》中的人性美探究
世外仙姝来到人间后的悲剧
论《平凡的世界》中的人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