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浅草

2017-04-10 08:46菅伟薇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

菅伟薇

内容摘要: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的社团之一,曾多次受到鲁迅的高度评价。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该社形成了双重文化思想,一是个性主义价值观,二是人道主义伦理观。双重文化思想决定了该社的双重文学倾向,他们既关心个人发展,也关注社会疾苦。但该社在不同时期侧重于不同的文学倾向,前期以张扬自我为重点,后期以关注社会为重点。浅草——沉钟社的双重文学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理论的不圆熟,但也反映出他们重视多向度的发展。

关键词:浅草——沉钟社 文化思想 文学倾向

从1922年初林如稷发起组织浅草社到1934年2月《沉钟》半月刊停刊,浅草——沉钟社的活动持续了整整12年。它以自己的丰硕成果为中国新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切实的贡献,在当时及以后都受到了文坛的肯定与关注。鲁迅在读过《浅草》之后,说他读出了“不肯涂脂抹粉的青年们”“被风沙打击得粗暴”的“魂灵”。《浅草》停刊后,《沉钟》更受到文坛的关注。鲁迅当时高度评价沉钟社,指出:“看现在文艺方面用力的,仍只有创造,未名,沉钟三社,别的没有,这三社若沉默,中国真成沙漠了。”①由此可见,浅草——沉钟社作为一个现代文学社团,其影响与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一.前后期文学倾向的不同

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浅草社成员逐渐实现了“人的觉醒”与“文的自觉”,这批青年萌发了借文学发出“人的觉醒”的自觉追求。他们于1923年3月出版了《浅草》季刊,并于同年7月出版发行《文艺旬刊》。既这两个刊物停刊之后,继之而起的《沉钟》于1925年10月创刊发行,1927年7月停刊,至此浅草——沉钟社的前期活动结束。正是在这些命运坎坷的刊物上,他们发出了个性觉醒之后“人的歌唱”,他们歌颂理想、爱情、自由等等人世间的美好事物。诗人冯至在这个时期常常抒发对爱情的贊美之情,如他的《小艇》、《一朵憔悴的花》。但是他们所在的时代正处于“五四”退潮期,在理想不能伸展的情况下,该社成员也发出了“人的悲鸣”,诉说着青春的苦闷与不安。如林如稷的小说《将过去》,写一个青年想改变自己的颓废生活,但又缺乏毅力和能力,最终只是在生活的泥沼中沉沦。②虽然这时期这些作家也有不少作品涉及到了社会主题,表现对人生疾苦的关注,如林如稷的《太平镇》《葵连》,陈炜谟的《狼筅将军》,但表现个人的“人的歌唱与悲鸣”是其创作的主题类型。

《沉钟》半月刊1927年7月停刊之后于1932年10月才复刊,此后又时断时续,于1934年2月最终停刊。这段时期是浅草——沉钟社活动的后期。这时期残酷的军阀混战,北伐战争等使人们不得不舍弃自我的悲欢,开始关注现实。后期浅草——创作社成员的文学创作倾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们更多的关注的是现实中人的挣扎,并对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心酸生活作了反映。冯至在这时期写了一些思索人生、感时、忧民的诗歌,如《湖滨》《北游》组诗。而陈炜谟在这时期的小说创作,取材更多的是普通人的悲剧,其中《静茞》写一个聪明活泼的哑女,由于遭到亲人的歧视虐待,精神和身体备受摧残的悲惨遭遇,这两篇作品反映了旧时代女性的不幸与辛酸。③因此,我们可以看出记录现实社会“人的挣扎”的社会主题成了这时期的主题类型。

尽管浅草——沉钟社文学倾向在1927年前后发生了变化,但是他们并不是以今日之我否定昨日之我,他们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中只是重心的不同。④创作内容上前期、后期都表现了张扬个性和展现社会这两个主题,其区别只是前期以前者为主,后期以后者为主。

二.双重文学倾向取决于双重文化思想

浅草——沉钟社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激烈的反传统氛围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思想,但他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平和的。该社成员大多出生于传统世家或者富人家庭,“诗书传家”的传统文化观念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在早年都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中的更多人以一种更为客观、更为公正的眼光去评估中国传统文化。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他们文化思想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如“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发,浅草——沉钟社实现了自我的觉醒。他们在中西文化关系上的“调和”,构成了浑融和谐的文化思想体系。⑤

中西文化交汇下的文化思想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性主义的价值观,二是人道主义的伦理观。浅草——沉钟社成员接受了西方文化的主导性影响,形成了自己的以个体为本的个性主义的价值观。他们强调人的尊严、自主性,强调维护自我个性的发展。⑥同时他们普遍受到重视个体风格的魏晋风度的影响,也褒扬儒家突出个体人格的主动性和坚定意志力的思想。因此,浅草——沉钟社个性主义价值观的形成也得益于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

浅草——沉钟社成员从个性主义价值观出发,还确立了人道主义的伦理观。在西方文化中,个性主义决定了人道主义的基本伦理原则,如果个性主义的弘扬没有人道主义的伦理原则作为保证的话,就极易滑向个人主义。因此,他们自觉地对人间疾苦给予关注和同情、对现实黑暗予以揭露和抨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国儒家学说的中心是氏族社会中的人道倾向,浅草——沉钟社成员对儒家文化中的“爱有差等”的等级观念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从而使其“泛爱众”的人道关系发生了现代性的转换。⑦

综上所述,浅草——沉钟社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形成了个性主义的价值观和人道主义的伦理观。个性主义重视个人的自我发展,人道主义注重人间疾苦,双重文化思想决定了双重文学倾向。

三.前后期文学倾向的不同取决于文化心理的转移

正如上所述,双重文化思想决定了双重的文学倾向。但前后期的文学倾向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文化心理角度进行挖掘。

前期,他们在文化心理上突出表现了青年文化的心理特征。这时期,他们绝大部分是20岁左右的青年,该社的大多数骨干成员还在森严的学院学习,尚未参与到整个社会生活中去,他们这时期的感受主要是从自我情感出发的。⑧前期的创作也没有拒绝表现社会,但他们的社会表现往往不是自足的,而且是为表现自我感受服务的。以青年文化心理特征为主体的前期创作,对外界保持着强烈的界外感,使他们对客观环境的感受主要是主观的、情绪的,而他们评价一切的思想基点是合乎天性的个性主义价值观。

1927年以后,该社的大多数成员离开学校,踏入社会。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抒发个体自我情绪的特点,因而仍具有一定的青年文化的心理特征,但主要方面却与改造不合理的社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意识。他们的文化心理的重点实现了由青年文化向中年文化的位移。他们以人道主义为思想武器,以更大的热情介入到了改造不合理社会的斗争中,打破了对社会文化环境的界外感,增加了他们活动的目的性和使命感。

历时来看,在他们十余年的活动中始终表现了青年文化和中年文化的双重心理,但是在前后两个不同的时期,其重点是不同的,从而导致了该社前后期不同的文学倾向。

四.双重文学倾向的意义

双重文学倾向决定了创作的双重意义。以个性主义为思想基础、以青年文化为心理特征的文学倾向以尊重个性、张扬自我为主要特征,其核心是自我。腐朽的封建道德、黑暗的现实均作为自我的对立面遭到冲击,因此,这种文学倾向就具有特别强烈的反抗性。而以人道主义为思想基础、以中年文化为心理特征的文学倾向则积极地表现了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他们受到艺术良心的驱使去关注芸芸众生的生活。⑨浅草——沉鐘社的双重文学倾向自然表现出他们在理论上的不圆熟,但这种不圆熟的双重文化倾向在中国当下的时代语境和中国传统的文学语境中却具有积极意义,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浅草——沉钟社同仁们表现了文学的多向度发展。林如稷曾希望“在中国这样幼稚的文坛里”,“文学上的各种主义,像雨后春笋般的萌茁”。《沉钟》创刊之后声张在艺术上不愿“提倡什么主义”,“只要肯用一种真精神忠忠实实地做去”。⑩浅草——沉钟社持续了10余年的文学活动,虽它从未准备跻身于新文学开拓者之列,而是固守中间状态,但该社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提出前辈和同代人不曾提供过的“新的东西”,因此它必然会在现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2]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3]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微拉·施瓦支:《中国的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5]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

[6]胡适:《胡适文存》第1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王富仁:《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8]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9]杨晦:《沉钟社启事》,《沉钟》半月刊第12期。

注 释

①鲁迅:《鲁迅全集》第1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583页。

②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4页。

③陈安湖:《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47页。

④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48页。

⑤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5页。

⑥冯至:《冯至全集》第5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⑦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84页。

⑧王富仁:《王富仁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81页。

⑨秦林芳:《浅草——沉钟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47页。

⑩杨晦:《沉钟社启事》,《沉钟》半月刊第12期。

(作者单位: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