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

2017-04-10 12:12陈江宏谭杰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陈江宏+谭杰

内容摘要: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构建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任课老师把这种影响最大化的前提却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因此,在详细分析“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的基础上,对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其常见的教学策略主要有三种,即:传承性策略、评估性策略和拓展性策略。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 跨文化交际能力 运用策略分析

大学英语教材是语言学习的法定媒介,而基于大学英语教材而构建的语料库更是培养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教学媒介。因此,探讨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问题,既是对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影响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客观分析,也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研究现状的及时总结。

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客观分析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构建及其给予大学英语的启示,既是探讨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给予跨文化交际能力影响的前提,也是拓展其客观影响的关键。因此,这一部分的内容简单地分为两个部分:

1.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构建

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构建是基于目前各大学广泛使用的教材进行的语库研究。这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大学英语教材主要包括:《21世纪大学英语》、《新世纪大学英语》、《大学体验英语》、《大学英语读写教程读写译》、《新标准大学英语》、《新视野大学英语》等诸多教材。

大学英语语料库的构建,既是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具体内容的评估,也是对大学英语教材与文化教学传播影响的客观总结。因此,语料库的构建有两个层面的作用。

2.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交际能力。对其具体的内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界定。根据对不同学者的研究结论,有研究者进行了这样的总结:尽管不同学者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的要素观点不一,但是从他们所列的要素中可以归纳出共同的部分,即认知、感情(态度)和行为这三个层面的能力[1]。而且在自己的研究中,这位研究者又对“认知、感情、行为”这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了更加具体的列举:在认知层面,学者们指出要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交际者不仅需要一般文化的知识,还需要具备特定文化的知识以及关于本国和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地理、历史、人文、宗教、习俗等各方面的知识。感情层面包括交际者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对于自己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其他文化的尊重等。行为层面主要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如语言能力(这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非语言能力、变通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在异文化环境中做事的能力等。[2]

根据这样的分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而针对于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它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目的之一,仅是对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到文化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进行的评估。根据这样的观点,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可以被视之为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中的一个简要的构成。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个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子系统。

二.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运用策略

基于上述对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构建的分析与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说明,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策略可以概括为以下具体的内容:

1.传承性策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通过以教材为媒介的语言学习,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文化的魅力与接受不同文化的影响,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例如,在大学英语教学的阅读教学实践里,任课教师往往要引入相关的影视作品进行语言文化的教学。但是需要读者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虽然是引入的影视作品,但这些作品所涉及到的英语单词却都已在教材里出现过了。因此,影视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只不过以更加形象化的场景,说明具体的语言、文化问题。对于这样的教学实践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有任课教师这样总结:

对于经典影视作品的学习,教师可以介绍影片的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特定历史背景下人物特点的了解,以《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为例,教师要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欣赏女主人公的形象;教师还可以使用图片,这是最直观的手法,如Five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的学习,可以使用自由女神像的图片供学生观看学习。[3]

2.评估性策略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这不仅是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而言,它自身的构成具有复杂的要素,而且也还表明另一个这样的事实:即文化传播的复杂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说语汇教学可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阅读教学也可以培养文化交际能力,那么,作为语言综合运用的写作教学更应该能体现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对于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建设而言,它应该承担起评估的任务。从另一个层面讲,对这种任务的分析就是评估策略诞生的基础。

例如,在词频的视角下,分析那些高频词汇给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效果,就是其评估性策略的具体体现。

3.拓展性策略

拓展性策略就是指依据大学英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具体文化内容进行相应的文化拓展教学。因此,在这里,可以从两个层面上,理解所谓的“拓展”:在第一个层面上,所谓的“拓展策略”是结合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中具体内容所涉及到文化现象进行教材内容的拓展;在第二个层面上是指结合这些语料库中所涉及到中英文化的具体内容,进行中英文化的拓展分析。因此,這里的拓展性策略其实质是一种基于比较基础上的拓展。即在中英语言的对比中突出跨文化的教学及能力培养。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根据语料库的构建,可以在词汇教学的层面上进行如下的拓展性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to eat one's word非汉语中的“食言”,而是表示“收同说过的话”,带有惭愧不光彩的道歉而汉语中的“食言”表示违背诺言,用英文解释为“to break one's promise”。[4]

拓展性策略在运用时,关键点有两个:第一个关键点是中英语言的相互比较。在其具体的比较结果中,既要关注相同点的比较,又要关注不同点的比较。例如,对于to eat one's word而言,既要使学生明确“食言”的字面意义与实际意义之间的区别。第二个关键点是词汇在其运用层面上的拓展。既要注意词汇在阅读中的拓展,也在关注这种不同产生的具体语境。这也就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跨文化教学语境里实现。只有语境的不同,才能突出某一特定词汇的不同意义。对于to eat one's word而言,它“带有惭愧不光彩的道歉”之义也与汉语中的“食言”有些相关之处。因此,无论是哪种层面上的“食言”,都需要道歉。

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构建既是大学英语教材给予文化传播影响的客观评估,也是任课教师充分运用其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础。因此,在详细解析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对运用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给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说明与分析。虽然这三种策略不能把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给予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影响发挥到极致,但这三种策略却发挥其影响的基础。因此,它值得任课教师的关注。

参考文献

[1][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

[3]蒋珏璟.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培养策略分析[J].英语广场,2016,(04)

[4]刘燕.论英汉跨文化交际词汇对比模式[J].科技展望,2016,(12)

本文为2016年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资助项目“基于探究大学英语教材语料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课题编号:SCWYGJ16-0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介绍:陈江宏,攀枝花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外国文学与翻译研究;谭杰,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大學英语教学,英语语言学)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
BOPPPS模式应用于《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实证研究
中专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短期海外游学对高等院校在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影响
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CBI理念下的跨文化能力培养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浅谈商务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