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

2017-04-10 12:32盛云蔚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奶酪精神

《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曾说道:“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如果你不改变,你就会被淘汰;经常闻闻你的奶酪,你就会知道它何时开始变质,越早放弃旧的奶酪,你就越早发现新的奶酪。”这番话语意味着,生活就好似一块黄油油的奶酪,唯有常以新代旧,方能得以获得更大的幸福。

何谓改变?改变就是在你原有的物质亦或精神基础上将基底破坏再重建的过程。至于较为人所知的改变,不必说鲁迅先生毅然飞回祖国弃医从文,在多年潜心鉆研医理药学的堡垒上,为了拯救国民思想,而毫不犹豫地将过去经过千辛万苦才树立起的高耸旗帜拔下,重新插在一座未经开垦的文学荒地上,才在岁月里印刻上了不朽的脚印。改变会将一个人过去所经历的事物,付出的努力用尽全力撕碎,碾作地上尘土,但之后又会以全新的面貌展出于世,绽放光彩,犹获新生,从而创造幸福与精神上的财富。

若没有改变,何来得辨析本质、去伪存真,又何来得找回自我、树立方向?正是因为我们主动去改变我们的原本所有,才得来今天我们的所乐。品味再生的郭沫若,其文学书法之功底奇伟深蕴,但倘若没有离家学习,弃原理而潜真理,这颗中国文学史上的金子也不会在才华光华照射下发光。我们之所以改变,始终是为了逃脱思想的牢笼,抛弃恒古定式,在那陈旧的奶酪上抹上一层光洁柔滑的新兴奶油,来品尝属于自己心向所属的鲜嫩口味。

唯有改变自己,人们才能在精神意义上重生。也正如唯有革命向新,国家才能拥有未来发展的机遇,潜在的爆发式增长能力。而改变的方式不仅有小到金蝉脱壳、弃旧营新,还有大到美国独立发动战争、力争自由之权,升起世界和平所象征的红蓝大旗,唱响星条旗歌,震慑五洲大地。

也许,我们没有庄周梦蝶的浪漫,没有庄子那“泥泞中亦可”的超然;也许,我们无法像寂寞斗士鲁迅一样以血荐轩辕,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劣根性;也许,我们没有海伦凯勒那虽然盲聋但却以心灵探求未知世界的勇敢,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让自己接受《庄子》的熏陶,让自己接受《呐喊》《彷徨》的强音,让自己接受《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洗礼,借助书籍,让心在潜移默化中沸腾,改变自己。

当为官仅七十多天的陶渊明挂印田园归隐山间时,他改变了自己。官场的黑暗,是他无法改变的,变的只能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与菊为伴,虽然仕途不复,但他高洁的志向却被历史所赏识,为后人所铭记。当御用文人李白呼唤自己放养于青崖间的白鹿,即骑访名山时,他改变了自己。李白以为自己会一展鸿鹄之志,没想却只是为朝廷吟风弄月歌功颂德。无法改变官场的他,只得改变自己的志向,寄情于山水,纵览名山大川。虽然未能圆自己的经天纬地之梦,但却造就了半个诗歌的盛唐,为后人所传颂。他们改变自己,同时也改变了时代,虽不被时人钦慕,但却被后人铭记,在历史的苍穹中闪闪发光。那些不能改变自己的,只能被环境淘汰。高尔斯华绥笔下《品质》中的老鞋匠虽然拥有全城最好的制鞋手艺,但却不愿改变自己,致使无法跟上机器化的时代,坚持手工制好每双鞋,最终饿死在自己的鞋铺中。改变自己,方能跟上时代的脚步,方能不被环境淘汰。

改变,可以通过坚强的意志与创新的精神来实现。犹如新生分娩,为了改变,母亲们总是忍受强烈的痛苦,以坚忍不放弃的意志迎接新生命,化困难为力量,终以洁白丝巾托起的天使般笑颜为悦,欢欣鼓舞。又好像街头艺术家们克服外界的侵权批评,在心中一股热爱的激流引导下,不断创造出有趣而新颖的摄影技巧,在镜头下映出属于那些时代的独特印记。我们能够在意志与精神的指引下,用炮弹摧毁禁锢“炮兽”的牢笼,人与船,爆发雄伟的力量,在火力卷起的飓风里获得新生,告诉全世界,你在改变。

“改变世界,改变自己。”一首朗朗上口的歌谣,时常在我想起应做出些许改变时回荡于耳畔。没有改变,我们的世界的确会缺少太多美好。没有改变,也没有今天积极向上、拼搏进取的我们。因此,唯有“朝新的方向前进,你才会发现新的奶酪,也只有随着奶酪的变化而变化,才会享受变化”,为了灵魂的愈加完整,人格的愈加真善美,是时候该我们做出些改变了。

[作者介绍:盛云蔚,武汉中学高三(5)班学生]

猜你喜欢
奶酪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假如给你一块奶酪
奶酪大作战
奶酪盛会
都精神
拿出精神
花生鼠与奶酪鼠(外一则)
更多的奶酪,更多的营养?!
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