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裂变·重构:基于微信朋友圈的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研究

2017-04-10 19:50李阳张月娇
消费导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李阳+张月娇

摘 要:微信等新兴网络自媒体的横空出世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网络人际互动模式。基于微信朋友圈的诸多功能,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场域、空间、内容、动机、模式等既与传统人际传播有着密切联系,又有着自身的新方式和新特点。探寻基于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产生的可能影响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大学生网络人际互动的引导策略,对微时代下大学生规避网络传播风险、引导合理互动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微信朋友圈 大学生人际 互动重构

一、研究缘起

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指出:“人生是一出戏,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渴望自己能够在观众(即参与互动的他人)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也称‘面子)。为了观众心中建立起这种‘面子。每一个人都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扮演着角色,竭力表演。”在新媒介技术扑面而来,移动端新兴自媒体成为网络生活的“新常态”,全新的数字化生存空间不仅被搭建起来,也越来越成为人们浸淫的“平行世界”。

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微信朋友圈”功能同时上线。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同时可以通过其他软件将文章或者音乐分享到朋友圈。用户可以对好友新发的照片进行“评论”或“赞”,用户只能看到相同好友的评论或赞。基于此,微信朋友圈中的大多数沟通发生在“熟人”之间,相较于其他社交媒介个人内容的公开性稍弱。基于微信朋友圈的人际互动,将更直接、直观、立体地影响别人(“观众”)对自己的看法(“印象”)。

对网络传播中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大学生来说,微信朋友圈使其关系网络从现实联络到虚拟世界,大学生人际交往动机与行为、关系维持模式实现了新的变革。当下,研究微信等新兴网络社交媒体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研究大多是碎片化的,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或单纯从理论层面进行探究,或单纯从实证角度进行量化分析,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少。

为了更好地了解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塑造,特选取浙江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艺术职业学院(排名不分先后)共10所代表性高等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中不同层次的20名大学生分别进行访谈,并作记录整理。

二、微信朋友圈对大学生网络人际关系的塑造

据腾讯科技披露的数据,截止2016年第二季度,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4%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8.06亿,用户覆盖200多个国家、超过20种语言。而微信朋友圈则是微信的重要社交功能之一。在朋友圈中,可以直接发布图片动态、小视频、纯文字信息、网页和链接、广告,并进行评论、点赞及添加地点信息等。腾讯在此基础上还开发了高级功能,自己的朋友圈分享可以随时删除,图片和链接可以收藏和转发,收藏支持标签管理。图片还可以编辑权限,选择“谁可以看”和“提醒谁看”。朋友圈支持“不看TA的朋友圈”和“不让 TA看我的朋友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1月发布的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截至2016年12月,学生群体占比25.0%(见图1)。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不断渗透,在为大学生网络人际互动带来新生力量的同时,也对传统的人际交往和行为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互动

作为大学生使用范围最广泛、使用频率最高的社交通讯工具之一,微信朋友圈具有记录、分享、评论、转发、点赞等多种功能。通过现实生活中的联络网,大学生实现了微信上的虚拟社区搭建。通过搜索微信号、QQ号、手机号等搭建起的熟人社交圈和通过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等搭建起的陌生人社交圈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相互交错的交际网络。

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即人的延伸。”微信朋友圈拓展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范围。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现实生活中认识的交往对象有家人、同学和朋友,在网络中认识的交往对象有陌生人和网友。朋友圈实现了跨越现实和网络的人际互动,实现了人与人在物质、情感和信息上的交流与传播。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刚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来说,微信朋友圈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树洞”的角色。对于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及合理的排解方式的学生来说,朋友圈成为了不二选择。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A的叙述:

“有时候在学习或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时,我会在朋友圈里po出来。不少同学和朋友都会给我评论一些安慰的话。有些关系很好的朋友甚至看到的第一时间就会私聊我,询问我具体情况,甚至给出一些合理的建议。”

下面是訪谈对象小B的叙述:

“哈哈说实话,我把吐槽学校或实习单位的话配上大热的表情包,有不少同学给我点赞和评论呢。对于他们来说,也有或多或少类似的吐槽。一方面是纾解我的情绪吧,另一方面我也想看看屏蔽老师发出来后,我的同学们是不是也有同感。”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通过朋友圈中的互动,大学生群体获得了更多同学、朋友的安慰和建议。在更大范围内收获了心理上的认同,从而有意识地形成对自我的激励。同龄人对于“成长的烦恼”的理解与认同、朋友圈分享的私密性(可设置分组可见)和主体互动时或加深或淡化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中产生的身份认同产生了相当重要的推动作用。

基于微信朋友圈,大学生群体达成了交流和发泄情感的目的,而囿于朋友圈分享的可选择性和匿名性,封闭滞缓的信息流动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群体观念的更新。譬如,对某一事物持有相同或类似想法的受众会进行“抱团”行为,在此基础上形成网络群体、虚拟社区,而对持有相反观点的群体则会进行排斥甚至抵抗。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C的叙述:

“朋友圈还是蛮开放的,解锁了我上大学之前没感受过世界。譬如之前我觉得LGBT群体离我很远,直到有位学长公开出柜,我才知道原来他是同性恋。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我们的关系,我觉得不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平等的,首先是爱,其次才是性别的区别。”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D的叙述:

“我现在这份实习工作就是在‘朋友圈找到的!看到学姐转发了实习信息之后就去投了简历,按部就班地面试、入职。我觉得朋友圈还是蛮有用的,像是信息的集散地,如果我有什么好的实习或就业信息的话,也会在朋友圈里发出来,说不定哪个学弟或者学妹看到了就从此以后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了呢。”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朋友圈实现了信息的流动与传播。熟人和陌生人组成的圈子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异质性强的圈子会促进文化的开放和观念的创新。圈子中的信息获取与交换(如“信息转发”、“添加好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大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试金石。

(二)裂变

朋友圈的分享功能虽然实现了信息更大范围内的交流与传播,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心理认同划分出不同的受众群体,实现了人际互动的裂变。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微信上多元化的社交渠道开拓了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弥补了现实生活中同质化的空白,但基于内容共享而存在的朋友圈也加剧了网络人际互动的裂变。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E的叙述:

“朋友圈的功能更多在于分享吧,分享彼此的情感、日常生活。在我的微信好友里有一个同学会每天都发一些负能量的话,比如‘人总要寒心一次,才知道世界的真真假假,并不是谁都能以心换心。类似这样的‘毒鸡汤看都要看吐了,所以我选择屏蔽她的朋友圈,干脆不要让自己被这样的负能量感染。当然,我庆幸自己和她的交集不多,平时不怎么见面,否则真要时时被她爆棚的负能量给淹没了!”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F的叙述:

“微信朋友圈就像个染缸啊,大家都会想把更加积极或者更好的一面示人。但是‘有阳光一定会有阴影。前不久我就看到有同学在晒去美国学开飞机的照片,秀自己的定位。有些同学就会晒自己买了或收到了多少多少大牌口红,在用多贵的护肤品。对于家境一般的同学来说,我觉得这可能会刺痛他们。也许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拜金的一种推波助澜吧,之前就有看到新闻说女孩子为了用七百多元一小瓶的粉底液,买两千多元一个的包包去借裸条,或者更不堪地去卖淫。”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G的叙述:

“朋友圈里的微商、代购之类的是有一定隐患的,特别对于经济实力不强、判断能力弱的大学生来说,有可能会上当受骗甚至物财两空。我就曾身边同学说起过,朋友圈代购付了款没发货。搞得都不相信代购了!”

从以上三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朋友圈的信息分享传递的不仅有正面、积极、多元的信息,亦有负面、消极甚至违法违规的信息,甚至可能发生隐私泄露、引发财产损失。“刷朋友圈”如同从另一个空间和维度“凝视”(gaze)着生活。限于基于朋友圈形成的闭环,对负面、消极甚至违法违规的信息进行检测和清除具有相当大的难度。以负面情绪的传递为例,很多有抑郁倾向的大学生会在微信群中寻找有同样心理问题的“病友”,看到其朋友圈中分享的内容反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可能造成的恶劣后果。

(三)重构

基于朋友圈互动形成的网络群体并不是完全稳定的,每天更新的海量信息从现实生活中涌入虚拟的社交平台,实现了人际交往的裂变,也重新塑造着人际关系。朋友圈也重塑了大学生的表达方式和关系维持,通过内容分享从而在开放的社交平台塑造出理想的自我形象,进而投射到现实生活中,影响着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H的叙述:

“这么说吧,有些我不喜欢的人给我评论的话我不会回复。还有一些负面的评论,或者称之为‘唱反调的评论我也不会回复,我也不会跟他(她)争论什么,孰对孰错。但是我会记住,他(她)曾经给我泼冷水或唱反调,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今后我们的关系。”

下面是访谈对象小I的叙述:

“之前我对院学生会的某项政策有异议,并委婉地指出了改善的余地。没想到院学生会主席就在朋友圈‘怒怼我,并说我的态度有问题什么的。更夸张的是,他还纠集了一大批他的干事为他‘摇旗助威。我就想不明白了,都是为了学院好,至于用网络暴力来孤立我吗?”

从以上两个访谈对象的叙述可以看出,从看到朋友圈的分享内容、自行解读分享信息到对信息进行二次加工,大学生群体将网络人际互动迁移至现实生活中。而这种网络人际互动更大程度上与现实交往相融合,重新塑造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版图。值得关注和警醒的是,对于朋友圈可能引发的网络暴力应当提前防控,规避可能带来的交际风险。

三、微背景下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引导策略

(一)舆论上:宣传、教育、引导

“人是社会的动物。”基于微信等网络社交软件的特殊性,既要在法律法规上进行弥补和规范,从道德和法律上进行双重约束,又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舆论引导,构建和谐网络环境。调动学校、家长和朋友的力量,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如有意识地以正面话题进行引导,结合丰富具体的案例进行教育,以生动有趣的形式进行宣传,对于监督、举报不良信息等行为进行激励。

(二)技术上:监测、监督、维护

通过技术手段净化网络环境,既要防范负面、消极等不良信息在朋友圈的传播,更要在一经发现后及时叫停、严格惩处。如设置敏感词过滤、利用大数据筛选锁定等,充分认识网络平台作为工具的属性,共同维护大学生的网络交际空间。

四、结语

基于微信朋友圈的分享、互動与传播功能,大学生群体满足了对信息和情感的需求,拓展了社交圈,弥补了现实生活交往中的空白。对于相同或类似观念的认同形成了稳定却不固定的网络群体,对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实现身份认同、寻求心理安慰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社交圈的扩大也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甚至诱发财产损失甚至网络暴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既要从舆论上对朋友圈等平台进行宣传教育,密切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模式,通过学校、家人和朋友加强和大学生的交流引导,形成互帮互助的良性社交环境,更要从技术上进行引导和监督,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措施,共同维护良好的网络社群。

参考文献:

[1]聂磊等.微信朋友圈:社会网络视角下的虚拟社区[J].新闻记者,2013(05).

[2]李玉峰.基于微信的大学道德教化信息的传播与优化[J].中国电化教育,2013(09).

[3]聂沉香.网络交往与个体道德自律[J].山东社会科学,2002(01)

[4]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5)

[5]CNNIC.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R]. 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7. 40-41

猜你喜欢
微信朋友圈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微信朋友圈使用状况的研究
微信朋友圈信息对大学生价值观影响调查报告
网站开发课程交互中朋友圈群体信任解决方案
微信朋友圈的拉康式解读
官员“微信朋友圈”缘何“官味十足”
“微信朋友圈”之法律问题反思
社会学视角下的微信朋友圈研究
微信朋友圈成瘾的影响与机理
大学生对微信朋友圈微商广告的态度研究
《莽原》与微信朋友圈:点赞评论背后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