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死秧的原因及其防治

2017-04-10 07:30刘忠强,张连芝
农业知识 2017年10期
关键词:托布津病部枯萎病

大棚黄瓜死秧的原因及其防治

在大棚黄瓜生产过程中,死棵病害发生日趋加重,特别是常年连作栽培尤为严重。由于多数菜农无法辨认究竟是哪种病菌感染所致,也无法对症用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现将黄瓜死棵病害介绍如下:

一、枯萎病。病株先从下部叶开始凋萎,早晚尚能恢复,最后全株枯萎。病株从近根部的茎上溢出琥珀色胶状物,有的长出白霉,病茎的基部缢缩,有纵裂,纵切病茎可见维管束变为褐色。

防治方法:采用黑籽南瓜或南砧1号做砧木进行嫁接。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农抗120杀菌剂10倍液灌根。7~10天1次,连续2~3次。或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稍加水,制成糊状涂抹在病部,7~10天1次,连续2~3次。

二、蔓枯病。主要发生在茎蔓上,叶和果实也可受害,叶片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边缘呈“V”形。症状与枯萎病相似,病茎维管束不变色,病斑呈椭圆形,淡褐色多着生在茎节上,病部溢出琥珀色胶状物,干燥后为红褐色,纵裂后呈乱麻状。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全棚喷药,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97%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防治,或利用上述药物灌根,或做成膏状涂在病部。

三、疫病。茎基部软化缢缩、植株萎蔫枯死,但是,导管不变色,这点和枯萎病不同。枯萎病与黄瓜疫病的主要区别为,黄瓜枯萎病一般不危害叶片。有时叶脉发黄,成网纹状。疫病危害叶片,开始呈水浸状,暗绿色小斑,后扩展为近圆形大病斑。黄瓜枯萎病不危害瓜条,疫病危害瓜条,开始水浸状凹陷,后皱缩软腐,表面生有灰白色霉状物。黄瓜枯萎病呈萎蔫,严重时枯死,疫病呈萎蔫,很快枯死。黄瓜枯萎病地上部茎基部纵裂,疫病地下茎基部软腐缢缩、腐烂。黄瓜枯萎病致使导管变黑褐色,疫病不变色。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7~10天用药1次,病情严重时可以5天用药1次,连续防治3~4次。

四、拟茎点霉根腐病。一般在头茬瓜始收期开始发病,发病初期黑籽南瓜砧木的细根变褐腐烂,主根和支根变浅褐至褐色,严重时根部全部变成浅褐至褐色,然后细根基部发生不规则纵裂,在纵裂中间产生灰白色的黑带菌丝,根皮可见密生的小黑点。发病初期叶片失去活力,中午前后植株萎蔫,早晚和阴天尚能恢复,持续数日后下部叶片开始枯黄,并逐渐向上扩展,严重时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一是控制浇水数量,防止大水漫灌,特别是连阴雨雪天气时禁止浇水。二是中耕划锄。疏松土壤,防止土壤板结。三是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根腐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液250毫升。

(刘忠强 山东省宁津县农林局张连芝 宁津县柴胡店镇农技站)

猜你喜欢
托布津病部枯萎病
青脆李枯萎病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剂筛选
黄瓜穴盘苗期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及枯萎病胁迫下的生理响应
苹果树干腐病
不同化学消毒试剂脱毒处理对龙牙百合的生根影响
甜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甲基托布津SC马铃薯使用技术实验总结
几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症状识别
非洲:控制香蕉枯萎病的新方法
60Coγ射线辐照降解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研究
铜、锌元素对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有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