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2017-04-10 11:07杨涛尹晓新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动脉炎青年组饮酒

杨涛 尹晓新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2.武汉市汉阳医院 神经内一科 湖北 武汉 430050)

青年脑梗死68例临床分析

杨涛 尹晓新

(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2.武汉市汉阳医院 神经内一科 湖北 武汉 430050)

目的 探讨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收集6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青年组)及同期收治老年脑梗死(老年组)、健康青年体检者(对照组)各68例,以调查表形式比较3组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等。两组脑梗死患者根据出血量不同给予手术或保守治疗,并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3组高血压、糖尿病、风心病、脑动脉炎、高脂血症、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炎、高脂血症、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血压、风心病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动脉炎、饮酒过量、肥胖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青年组继续工作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能自理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自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年脑梗死诱发因素较多,积极应对高危因素,对避免青年脑梗死发病意义重大。

青年脑梗死;病因;预后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变,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以往以老年患者为主,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及饮食习惯改变等,45岁以下患者呈增高趋势。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肥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甘油三酯增高、血清脂蛋白增高等均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但仍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1]。为了解青年脑梗死发病原因,特对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8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均经颅CT或MRI证实,并符合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8~44岁,平均(31.62±4.37)岁,作为青年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首次发病、65岁以上老年患者,年龄65~74岁,平均(68.45±3.27)岁,作为老年组,同时抽取体检健康青年68例为对照组,年龄18~43岁,平均(31.06±4.50)岁,两组抽取性别比例同青年组。均排除其他颅脑病变、肿瘤及心脑肾严重器质性病变患者。

1.2 研究方法 根据危险因素制作调查表,详细询问3组患者吸烟、饮酒史、患病情况及体质量变化情况等,详细了解青年组与老年组患病部位及程度。均给予溶栓(符合条件的患者)、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同时积极对症治疗,控制基础病变,指导患者健康饮食、运动,并嘱患者戒烟、戒酒,指导患者功能康复锻炼。观察两组预后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情况 3组高血压、糖尿病、风心病、脑动脉炎、高脂血症、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炎、高脂血症、饮酒过量、肥胖、家族史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高血压、风心病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动脉炎、饮酒过量、肥胖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调查表各因素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老年组比较,bP<0.05。

2.2 预后 3个月后青年组继续工作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能自理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自理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3个月情况比较[n(%)]

注:与老年组比较,cP<0.05。

3 讨论

脑梗死又名缺血性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及饮食结构改变,脑梗死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势,相关统计显示,其发病率为6/10万~20/10万,且有逐年上升趋势[2]。本研究旨在了解青年脑梗死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断率,为及时救治奠定基础。

目前,已明确的老年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诱发脑梗死[3]。通过本组结果可知,青年与老年脑梗死存在一定差异。高血压可加速大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成为诱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青年心理压力大、自我认识及保护意识低下,控制多不满意,易发生脑梗死。糖尿病、高血脂虽可损害血管内皮,但青年运动量大、代谢旺盛,单纯糖尿病、高血脂对血管损害缓慢。

黄悦士等[4]报道显示,脑动脉炎占青年脑梗死病因的20%,可直接损害血管壁,甚至导致坏死,促进血栓形成。本组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患者脑动脉炎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对照组,与此报道一致。风心病与脑动脉炎形成脑梗死原因多为游离栓子脱落进入脑动脉循环而引发,已成为青年脑梗死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年脑梗死中风心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低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为研究例数不足导致,有待扩大研究范围。

本研究中,饮酒过量、肥胖患者明显高于老年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患者心理压力大、应酬多等,过度饮酒多见,可增高血胆固醇含量,损害血管内皮功能,且过量饮酒,对血管具有收缩作用,增加脑梗死风险。如伴有肥胖,运动量必将减少,胆固醇代谢速度减慢,增加血管内皮损害。周艳辉等[5]研究显示,烟草中有害物质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从而提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脑梗发生率。

综上,青年脑梗死重在预防,特别是多重高危因素共存情况下,应积极应对高危因素,避免青年脑梗死发生。

[1] 王瀚.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J].河北医学,2013,19(12):1801-1805.

[2] 刘春苗.7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海南医学,2012,23(18):89-90.

[3] 吴勤花,耿直,张斌,等.青年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994-996.

[4] 黄悦士,吴宇飞.青年脑梗死30例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3,25(12):1340-1341.

[5] 周艳辉,王琦,余丹,等.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临床特点与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6):735-736,749.

R 743.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31

2016-03-26)

猜你喜欢
动脉炎青年组饮酒
刘智斌教授针灸辅助治疗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经验
饮酒,到底是好还是坏呢
感染性主动脉炎CT血管成像特点分析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韩梅: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速滑女子青年组双料冠军
左颈总动脉炎误诊为频发心绞痛1例
1504例铁路职工心电图分析
多吃辣椒可防中风
青年急性胰腺炎病因及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