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途径镇痛在瘢痕子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7-04-10 11:07郑海旅黄霓许帆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硬膜外瘢痕剖宫产

郑海旅 黄霓 许帆

(潮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广东 潮州 521000)

不同途径镇痛在瘢痕子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郑海旅 黄霓 许帆

(潮州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广东 潮州 521000)

目的 对比分析硬膜外持续镇痛和静脉持续镇痛在瘢痕子宫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潮州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产妇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两组产妇经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手术,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镇痛泵,观察组应用静脉镇痛泵,比较两种不同途径镇痛的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要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持续镇痛对于瘢痕子宫术后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持续镇痛,且对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更明显,值得推广。

硬膜外镇痛;瘢痕子宫;镇痛泵;静脉镇痛

人工流产、子宫穿孔、剖宫产等妇科手术均会对女性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女性接受临床手术治疗后瘢痕子宫的发生率也明显提高[1]。瘢痕子宫再次接受妇科手术时会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镇痛效果,对于术后镇痛传统多采用硬膜外镇痛泵,但患者会发生尿潴留等并发症[2]。本次研究旨在观察瘢痕子宫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镇痛泵和静脉镇痛泵两种不同镇痛途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于潮州市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瘢痕子宫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第2次剖宫产150例,第3次剖宫产10例。研究对象年龄20~36岁,平均年龄(25.4±2.2)岁,孕周34~41周,平均孕周(40.2±0.3)周,体质量43~75 kg,平均体质量(53.7±5.9)kg,孕次1~6次,平均(1.4±0.2)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

1.2 麻醉方法 两组产妇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检查,在手术前给予建立静脉通路和吸氧,对产妇进行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血压的检测[3]。两组产妇行腰硬联合麻醉后进行剖宫产手术,待手术进行至关腹时均于硬膜外腔注入首剂量(吗啡2 mg+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配至8 ml)后使用镇痛泵。对照组产妇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硬膜外麻醉剂配制:吗啡6 mg+氟哌利多2.5 mg+罗哌卡因200 mg+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溶液配至100 ml,在术后第1天,每4 h开启导尿管1次,待产妇有尿意时如厕排尿。观察组产妇在术后应用静脉自控麻醉泵,微量麻醉泵加三通连接于静脉留置针上,并连接于静脉通路上,镇痛药流速设定为2 ml/h,静脉镇痛药液的配制:芬太尼0.6~0.7 mg+地佐辛10 mg+托烷司琼5 mg+质量分数为0.9%氯化钠注射液配至100 ml,患者自觉疼痛加剧可追加药液,每次追加剂量为0.5 ml,待药液全部用完,除去镇痛泵。

1.3 临床观察和疗效评价 观察两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疼痛分级情况并进行比较[4]。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疼痛分级法对术后疼痛分为4级:无痛为0级;轻度可忍受的疼痛,睡眠不受干扰,可正常生活为Ⅰ级;中度持续性疼痛,睡眠受到干扰,需要服用镇痛药物才能缓解为Ⅱ级;强烈剧痛,严重影响睡眠,需要进行镇痛药物的治疗为Ⅲ级。根据疼痛评级对患者镇痛疗效进行评价:显效:0级,有效:Ⅰ级,无效:Ⅱ~Ⅲ级,对患者术后48 h的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效果比较(n,%)

2.2 手术相关指标 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9.0±4.5)h,术后排气时间(16.0±5.0)h;对照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30.0±5.7)h,术后排气时间(17.0±4.2)h。两组下床活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尿潴留2例,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国际上将疼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共同列入患者记录和评估的生命体征[5]。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有权选择无痛治疗,临床医生应重视患者的诉求。对于瘢痕子宫的产妇在剖宫产手术后,伤口愈合较慢,宫缩疼痛时间较长,应用微量镇痛泵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临床上多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和静脉持续镇痛。硬膜外持续镇痛在手术关腹前在硬膜加注镇痛药,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因药物的作用而降低,从而抑制了骶髓副交感神经,腰硬联合麻醉后膀胱骶神经恢复较慢,加上吗啡会抑制排尿反射,而引起尿潴留并发症。静脉持续通过三通与静脉留置针连接,不再阻滞膀胱骶神经,避免了尿潴留并发症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采用静脉持续镇痛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硬膜外持续镇痛患者。

留置导尿管不利于产妇术后下床早期活动,静脉持续镇痛使产妇自主排尿和早期下床活动的时间均明显提前,一方面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和产妇术后排气,另一方面产妇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有利于子宫收缩并帮助恶露的排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静脉持续镇痛产妇恢复速度要高于硬膜外持续镇痛。

瘢痕子宫患者手术后伤口难愈合,再加上宫缩痛的持续,产妇的疼痛感高于正常子宫产妇。在剖宫产术后的疼痛会给产妇引起严重的焦虑,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泌乳素的分泌。从镇痛效果上看,观察组术后镇痛的总有效率高达96.3%,高于对照组产妇,特别是对于宫缩痛的镇痛效果明显,有效减少产妇痛感。在剖宫产后应用静脉持续镇痛可缓解产妇疼痛,促进乳汁的分泌有利于新生儿的成长。

静脉持续镇痛的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持续镇痛,在实际使用静脉持续镇痛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对于三通管与留置针、镇痛泵的连接均应严格按照无菌规程操作,穿刺部位应每日进行消毒,三通管连接肝素帽也应用无菌辅料覆盖预防发生静脉炎。

[1] 孟玉华.200例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4):73-74.

[2] 曾凡乙,熊高钊.腰硬联合麻醉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3,19(6):111-113.

[3] 赵佩君,唐俊,陈丽清.瘢痕子宫剖宫产80例麻醉管理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3,30(2):204-205.

[4] 梁剑江.瘢痕子宫剖宫产的风险及临床麻醉方法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0):88-90.

[5] 杨莉莉.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中腰-硬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2016,14(14):69-71.

R 71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40

2016-03-26)

猜你喜欢
硬膜外瘢痕剖宫产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
剖宫产之父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腹膜外剖宫产术应用于二次剖宫产的疗效观察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