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2017-04-10 11:07刘东松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药袋固始县正骨

刘东松

(固始县人民医院 外三科 河南 信阳 465200)

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

刘东松

(固始县人民医院 外三科 河南 信阳 465200)

目的 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单纯中医正骨治疗,观察组在中医正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医正骨疗法;消痛散药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LIDH)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原因主要是腰椎间盘劳损变性,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1]。经外力作用,纤维环发生破裂,髓核脱出,造成腰椎神经受到刺激和压迫,从而表现为腰背部等一系列疼痛症状[2]。本文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组治疗以对比分析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经CT、MRI扫描得到证实。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及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患者,排除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以及精神疾病患者。

1.2 一般资料 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3~68岁,平均(41.5±6.1)岁;病程为5 d~3.2个月;L4、L5节段椎间盘突出20例,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15例,L4、L5和L5、S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5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42.5±6.8)岁;病程4 d~3个月;L4、L5节段椎间盘突出23例,L5、S1节段椎间盘突出16例,L4、L5和L5、S1双节段椎间盘突出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单纯中医正骨治疗。患者俯卧在床上或端坐在凳子上,根据患者棘突偏歪程度、棘突旁软组织肿痛以及棘突上下间隙等进行定点旋转复位法,用双手拇指触摸查清棘突的偏歪情况。如果患者属于棘突左侧偏歪,则医生需要将左手置于患者左腋下伸向前,并扳住患者右肩,帮助其前曲40°~60°向右旋转,旋转角度大于45°,同时用右手拇指向右上顶以推偏歪棘突,指下即刻有微动的触觉,常会伴有“喀”的声响,随即完成治疗[3]。若患者棘突偏歪方向为左侧,则操作方向相反。治疗过程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腰骶角大小,选择合适的正骨方法。每2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0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

1.3.2 观察组 在中医正骨治疗的基础上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消痛散药袋组方:生川乌10 g、生乌草10 g、制马钱子10 g、生半夏10 g、桑葚10 g、细辛5 g、防风5 g、当归20 g、威灵仙15 g、透骨草10 g、桂枝10 g、红花10 g、生麻黄5 g、木瓜5 g、姜黄10 g、赤芍10 g[4]。将它们碾磨成粗粉,分装入20 cm×15 cm的消毒散药袋中,药袋放入锅中浸湿蒸热,放在腰部进行熨疗,每2天进行1次,2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 显效:腰背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消失,腰部功能恢复,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劳累后未出现症状;有效:腰背酸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得到缓解,腰部功能较正常,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劳累后出现轻微症状;无效:症状未得到改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患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软件SPSS 18.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定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特征主要是纤维破裂、髓核突出,椎体移位。目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普遍认同的三大病因主要为机械压迫、化学刺激以及自身免疫刺激。临床上主要选择保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为消除神经根水肿、修复神经、调节免疫功能等[5]。非药物治疗中的中医正骨治疗一直很受欢迎。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主要和外邪、跌扑损伤及劳欲过度有关,造成腰部经络气血阻滞,引起疼痛。

中医正骨疗法主要是通过调整病变椎体关节突关节的微小错位,改变关节突关节椎间韧带及椎间盘的张力,以达到解除机械压迫、松解神经根粘连、缓解症状的作用[6]。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风寒湿邪入体,造成气血闭阻。需按照温经散寒、除湿通络的原则采取药物治疗。消痛散药袋中的配方正是以此为原则。本文选取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进行中医正骨治疗和中医正骨联合消痛散药袋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医正骨联合消痛散药袋效果优于单纯中医正骨治疗。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李良玉,张金钟.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0 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7(2):97-98.

[2] 黄爱民.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11(30):998.

[3] 杜双庆,杜景华,王金榜,齐立卿,王文智.中医正骨配合消痛散药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7,12(18):3116-3117.

[4] 梁来德.中医正骨手法配合消痛散治疗6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10(7):154-155.

[5] 刘玉东,王春.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1,(30)17:134.

[6] 尹晓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现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3):143-144.

R 274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066

2016-01-25)

猜你喜欢
药袋固始县正骨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
图说
Can or Can’t ?
养生泡酒料
养生泡酒料
固始县
第七届“手抄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黄瓜除湿汤
讲述正骨人的故事
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