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7-04-10 11:07李小红徐彩红李嘉琪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脉搏低血糖左室

李小红 徐彩红 李嘉琪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小红 徐彩红 李嘉琪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8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优质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前,两组心率、脉搏、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率、脉搏、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糖尿病;心力衰竭;优质护理

糖尿病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疾病,发病率高,且极易合并心血管疾病,增加患者死亡率[1]。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病因[2]。本研究以78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39例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为50~77岁,平均(62.0±8.6)岁。对照组39例中男23例,女16例;年龄为50~78岁,平均(62.2±8.3)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测、了解患者病情、常规健康宣教、基础护理等。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成立优质护理小组:成立专门的优质护理小组,加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并按照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督促患者执行。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按照就诊顺序,为患者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对其一般资料、病情等进行记录,便于及时查询管理。③行为指导:按照患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向其介绍用药相关知识,告知遵医嘱用药的重要性,指导其正确服药;指导患者多穿宽松衣服,适量仰卧位或半坐位训练;按照患者具体情况,指导进行适量的肌群训练,放松身心;指导患者进行6 min步行训练;对其饮食结构进行调节,形成正确饮食习惯。④低血糖预防: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焦虑、心悸、出汗、认知障碍、抽搐等症状,避免出现低血糖;针对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及时报于医生,给予其含糖食物或葡萄糖迅速纠正。⑤饮食护理:对患者摄入总热量进行控制,确保摄入营养物质合理均衡。指导患者减少油炸食品、肥肉、全脂奶粉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定时检测其体质量变化,避免出现水钠潴留。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率、脉搏、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血糖达标情况及低血糖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心率、脉搏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心率、脉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率、脉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心率、脉搏变化情况比较±s,次/min)

2.2 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情况 两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情况比较(n,%)

2.3 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终身性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3]。糖尿病极易合并多种并发症,较为常见的有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等[4],而引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及舒张功能异常[5]。一旦糖尿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会激活其交感神经,导致心率和脉搏加快。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本研究中,干预组心率、脉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心率、脉搏。此外,干预组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辅以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且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 徐向静,梅泉,郭建平,等.跨理论模型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3):204-206.

[2] 石保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114-115.

[3] 陈桂英,赵晓艳,王艳慧,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227-228.

[4] 郭云平,王凯.老年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6):39-41.

[5] 张耀辉,魏家琳.BNP水平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血糖升高患者近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意义[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6):25-26.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116

2016-11-25)

猜你喜欢
脉搏低血糖左室
心脏超声配合BNP水平测定在高血压左室肥厚伴心力衰竭诊断中的应用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光电式脉搏波检测系统的研究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