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04-10 11:07马丽萍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3期
关键词:闭式胸腔人性化

马丽萍

(周口市人民医院 感染办 河南 周口 466000)

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马丽萍

(周口市人民医院 感染办 河南 周口 466000)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行开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导管留置时间、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利于预后。

开胸术;胸腔闭式引流;人性化护理;疼痛程度;并发症

开胸手术切口大、手术时间长,手术结束后需在患者胸腔处留置导管,以便手术残余液体及气体流出胸腔,减少肺部感染[1]。但若导管拔除过晚,长期滞留于胸腔内,易导致伤口感染,同时不利于患者活动,影响康复效果。本文旨在研究人性化护理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术后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在周口市人民医院行开胸手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的60例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男22例,女8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47.1±4.3)岁。对照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为25~70岁,平均(46.7±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保证导管通畅干净、位置固定;督促患者按时用药;监测患者基础生命指标等。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术后因疼痛及活动受局限导致心理状态不稳定,临床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交流沟通,转移注意力,并列举临床治疗成功病例,鼓励患者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通过健康教育,针对病理、病机、并发症、导管留置必要性等向患者进行宣教。

1.2.2 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要多进食富含优质蛋白、维生素等食物,增强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功能,减少感染。

1.2.3 疼痛护理 因手术伤口大且留置导管,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引起过度应激。护理人员可采用多种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若疼痛程度较深,则与主治医生共同商讨,给予合理的药物镇痛。

1.2.4 康复指导 患者因手术位置具有特异性及伤口较大,需长期卧床,对患者的肺功能、呼吸功能、免疫功能等均有明显影响。护理人员于患者完全清醒6 h后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及咳痰训练,并每隔2 h帮助患者更换体位;术后2 d进行简单的床上运动,护理人员床旁指导,控制运动量及强度。

1.3 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导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心理状态评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2],总分50分,得分越高则心理状态越差。疼痛程度评定:采用数字疼痛分级法进行疼痛评估,得分0~3分属轻度疼痛,4~7分属中度疼痛,7~9分属重度疼痛,10分属强烈疼痛。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护理前,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为(43.1±2.4)分,对照组为(42.6±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为(18.3±2.5)分,低于对照组的(32.6±2.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86,P<0.05)。

2.2 导管留置时间 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为(69.1±7.3)h,对照组为(87.6±7.7)h。研究组患者术后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50,P<0.05)。

2.3 疼痛程度 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并发症 在护理期间,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对比[n(%)]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于开胸手术后留置导管有助于肺部通气及扩张,维持胸膜腔压力平衡。但导管留置易造成患者活动受限及疼痛程度剧烈,导致患者心理状态不稳定,影响护理质量及康复效果。临床实践发现,在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感[3-4]。

人性化护理是通过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疼痛护理、康复指导等方法,使患者接受全面有效的护理服务[5-6]。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说明通过护患之间频繁的交流沟通及心理疏导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强护理信任度,心理疏导缓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治疗依从性,利于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护理质量得以保障。研究组患者的导管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短,疼痛程度较对照组低,说明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后,康复效果得到明显改善,故导管留置时间缩短,导管长期滞留导致的疼痛及拘束感减轻。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人性化护理利于患者伤口愈合及功能恢复。适当的运动可减少长期卧床导致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床旁指导可有效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伤口感染,多种方法协同作用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进程,利于预后。

综上所述,对开胸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导管留置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利于预后。

[1] 施娟娟.细节护理在开胸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2):1405-1407.

[2] 吴萍,张东云.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及疼痛的影响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10):1124-1125.

[3] 宋明华.系统化疼痛护理对促进开胸术后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6,16(5):767-768.

[4] 贾学凡.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的实施及经验体会[J].临床研究,2016,24(6):134-135.

[5] 黄金梅.不同护理模式在开胸手术后的应用价值对比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6):1143-1144.

[6] 冯然.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10):125-126.

R 473.7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03.124

2016-08-25)

猜你喜欢
闭式胸腔人性化
胸腔巨大孤立性纤维瘤伴多发转移1例
NEAT1和miR-146a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高炉半闭式液压油箱的开发和应用
胸外科术后胸腔引流管管理的研究进展
论如何提升博物馆人性化公共服务质量
人性化
液压机闭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一种闭式静压回转工作台新型结构设计
化疗联合恩度胸腔灌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包装色彩人性化设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