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材主干内容设置的比较与分析

2017-04-10 22:21张炳山赵迪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主干人教版设置

张炳山+++赵迪

【中图分类号】G633.55

1.教材主干内容设置的比较

就大的知识框架而言,人教版和鲁教版在内容设计上大致是一致的,即都设计到了人文地理部分的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四部分内容,并探究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它們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各部分内容的章节安排上,从下面的列表对比可以看出人教版和鲁教版在内容章节的安排上还是存在不小的差别的,具体表现在:

(1)在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这一主干知识上,人教版分两章(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主要介绍了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而鲁教版在人文地理这一主干知识上只单独列为了一章(即第三单元),农业生产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分别列为这一章中的两节内容。除此之外,鲁教版还把旅游业与地理环境以选学的形式列成一节。

(2)除了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产业活动、交通运输这四部分内容外,人教版还单独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即人地关系理论列为一章。可以说,这一知识内容是贯穿整个高中人文地理的一条思想主线,把它单独列为一章,既能对前面的主干知识进行地理的思想总结,又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激起学生产生共鸣,使其真正地把一些正确的地理价值观落实到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同时也使得中学的地理教育能真正地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它应有的效用。

(3)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有多种方式,鲁教版在对教材内容设计的时候对交通运输、通信和商业贸易都作了一定的设计与安排,而人教版则只对交通运输这一种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进行了设计与安排。

(4)除了以上两点主要的差别以外,它们之间还存在一些相对较小的差别,如在产业活动这一部分,鲁教版把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作为分立的两节内容融于一章之中来设计,同时将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与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的影响单独在各自的节次中进行设计安排,并占用了一定的篇幅。而人教版则把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单独列为两章内容,并且基本上都是按照“区位因素——农业/工业地域类型——典型地域类型” 这一主线来设计安排的。在这里,人教版并没有把农业生产和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教材中进行相应的设计与安排,更多地是将这一影响渗透于相应的案例分析之中了。再如,在对“区位”这一地理概念的安排上,鲁教版是在第二单元第二节介绍城市的区位选择之前对“区位”作了介绍,而人教版则是在第三章第一节介绍农业的区位因素时介绍了“农业区位”的概念。再比如,在工业生产活动部分,人教版选取了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这两种类型对工业地域进行了典型分析,而鲁教版在教材设计中则没有相应的安排。除了以上的差别外,在具体的节次内容的设计与安排上还存在许多的差别,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2.教材主干内容设置的分析

对教材主干内容的设置与安排,就笔者的理解和体会而言,主要应该遵循以下两点原则:

(1)重点突出,适当兼顾全面。

不避讳地说,目前的高中地理学习仍然是最终要向高考看齐的,当然在课时安排及其他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适当提升高中地理教育的人生意义是可以的,这又涉及到地理教学各目标之间实现的协调问题,在此就不作详细的阐释了。就人教版和鲁教版的主干内容设置来看,虽然在主干框架上大体相同,但是在主干知识框架下的具体节次内容的设置与安排上,人教版的内容设置更做到了抓住重点。比如,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人教版重点对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进行了设置安排,而且把这两类产业活动各分置成一章的内容来安排,重点突出在人教版表现的很明显。相比之下鲁教版则在这一点上稍显逊色,同样是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先姑且置把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和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各置一节内容安排在同一单元之中不说,对于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的选取与设置就没有抓住重点。在鲁教版中,农业地域类型部分介绍了热带迁移农业、水稻种植业和混合农业,而人教版则以混合农业为例加深对农业地域形成的理解,又分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对分两节对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这四种重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可以说是有重点、有细节。再如工业地域类型,鲁教版就没有突显出来,而只是以知识窗的形式进行了介绍,人教版则以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为例,并对应选取典型的地区进行重点介绍。再如,在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这一主干内容的设置上,人教版只选取了交通运输这一最为重要的方式展开内容设计,而鲁教版这一部分的设置则稍显兼顾全面,这样设置的后果只能是影响重点知识内容的突显,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导向。人教版和鲁教版之所以出现以上的差别,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受教材编写上的总的指导思想和教材编写体例的规范与约束,对于这一点笔者在此限于篇幅就不作具体的分析了。

(2)遵循教与学的实践规律,循序渐进,有很强的逻辑性。

教材的设计与编写必须要遵循教学的实践规律,必须要遵循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实践规律,这就要求在设计教材内容时需要注意知识内容之间的逻辑性,力求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前后相连,整体与部分相协调,宏观与微观相互照应等等。还是以高中人文地理的城市部分内容的设计为例,人教版是按照城市内部空间——不同等级城市——城市化的节次进行设置的,可以说是遵循了由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的逻辑思路,很好地切合了中学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同时也突出了重点,即把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这一重要内容单独列出一节,合理地凸显出来。而鲁教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设计则是按照城市化——城市区位与体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节次进行安排的,在逻辑顺序上,鲁教版遵循了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的设计原则。可以说人教版和鲁教版的这两种设计方式都是比较好的,同时鲁教版在兼顾全面这一方面做得相对要优于人教版,但是,在重难点与简易知识点的统筹协调安排上就略逊于人教版了,可以说人教版遵循把教材设计的逻辑性与内容的难易点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而鲁教版虽然也遵循着教材设计的逻辑性,但在处理突出重点与兼顾全面方面没有协调统筹好,以至于顾此而失彼。

猜你喜欢
主干人教版设置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为孩子打好生命底色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
寓美于物理力学主干知识的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