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问题设计的艺术浅析

2017-04-10 19:03吴荣秀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堂教学

吴荣秀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引导探究, 变式展开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还是存在。笔者从近年观摩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不少“徒劳的设问”,因为问题设计欠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学生的参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也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但在,有的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还是没有走出传统的模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艺术

【中图类号】G633.6

引言

什么是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就是指教师精心设计一定的客观条件,如提供学习材料、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从而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欲求不得,欲言不能的状态,从而起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了思维的发生,学生不但收获了知识和方法的同时也收获了良好的情感体验和对数学的兴趣。它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打破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从而唤起思维,激发其内驱力,促使学生探究、主动学習、内化建构。

一、课堂问题的设计要体现数学的趣味性

数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趣味性,教师不能在教学时照本宣科,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点;只要求学生掌握“是什么”,而不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和“怎么样”,导致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得益太少,充其量只是背了一堆自己都说不清楚的东西。如何做到在数学教学时,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呢?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必须联系实际,贴近生活,体现趣味性。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数轴”的概念,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个“怎样报告一条东西向笔直的公路上发出救援的地点”的学习问题,建立“如何确定直线上一点的位置”的教学模型.学生依据生活经验,通过讨论,结合画图,便自然地抽象出“数轴”的概念。先是“方向”,报告向哪里?方向错了则谈不上救援了,那可人命关天的问题了,即非常非常的重要;再是“原点”,所谓的原,即是不变的位置,一个位置有大有小,实物可能是人用眼睛看不完的或看不到的事物,但是作图在纸上,则可小化为一个点,如地球可用一个点来表示。最后是“单位长度”,“单位”通常指“1”。综合得出,理解好“正方向、原点、单位长度”,即数轴的三要素,就说明理解好了“数轴”。

又如,讲授“直线”一节,可以引用到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筷子,给同学们讲述一个趣味小故事,“在中国人的观念里,中华传统文化历史长久,人们吃饭时,习惯用筷子,筷子好比人的双脚,笔直、勤快、能干。而国外人吃饭时用的是刀叉,要用双手同时使用,所以,有的中国人则说,外国人吃饭的工具太繁多了,不方便,花枝招展,不务实。其实,不管是用筷子还是刀叉,那都是一种民族文化,各有优缺点。”小故事中的筷子,就是两根直线,把它们放在一起,可以有多少种放法呢?平行放置?交叉放置?那就如画直线时,两直线平行、交叉。这样的问题设计,学生的兴趣特别高。

二、课堂问题的设计应把握好由易到难,层层递进

迪拜有全世界最高的大楼,这都归功于大楼的设计团队,如果没有一个很好的设计团队进行工程设计,再好的建筑工程师也造不出全世界的最高大楼。由此,我们想到,课堂问题的设计,不能随便对待或随便设计的,教师首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难易度,过易过难都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应该让学生跳一跳——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答案,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使学生理解层次不断深入,逐步实现由知识向技能的转化。例如: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讨论如下问题:你认为n条直线最多有个交点?大多数学生很难进入合作角色,不知如何下手。由于问题的探索性较强,有一定的难度,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这样的高度。教师可把这个问题设计成具有一定的层次感,可操作性的问题:2条直线有几个交点?3条直线有几个交点?4条直线有几个交点?……100条直线有几个交点?n条直线呢?这样提问,层层推进,问题就可以迎任而解。

三、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承上启下,尽量使问题拓展延伸

说“温故而知新”,在问题设计上,要在善于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抓住新知识的衔接点,以旧引新,承上启下。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回顾学过的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知道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其中k,b为常数且k≠0),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y=kx,(其中k为不为零的常数),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只有这两种类型的表达式,如从A地到B地的路程为1200 km,某人开车要从A地到B地,汽车的速度v(km/h)和时间t(h)之间的关系式为vt=1200,则t= 中,t和v之间的关系式肯定不是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关系式,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式究竟是什么关系式呢?有什么特征?这样步步引入,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四、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有实效性

教师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质量如何,都应该给予肯定,使学生经历一次获得结论的过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有些教师在讲述专题内容时,基本直接告诉学生已有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程序,而不是启发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经历探索活动的过程,因此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偏差仍普遍存在,使得数学问题教学的误区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潜能的开发,缺乏问题情境的实效性。

课堂教学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课堂问题设计的方式、方法很多,有待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运用。好的问题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在数学王国里遨游;好的问题设计,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疑难处,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实现 “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开慧. 关于数学教学中情境设置有效性的思考[J]. 教学与管理. 2010(22)

2、沈林. 中学数学课堂中数学交流的有效性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08

3、武文鑫. 中学数学课堂提问的现状调查与实践探索[D]. 南京师范大学 2013

4、冯国英. 中学数学新手与专家型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0

5、苏莹. 高中翻转课堂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课堂教学
BUBA台灯设计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纸的艺术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有种设计叫而专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