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煤化工步入升级示范关键时期

2017-04-10 12:09边际
上海化工 2017年12期
关键词:煤制烯烃煤化工

“十三五”及今后较长一个时期是我国推动能源革命和现代煤化工行业升级示范的关键时期。这是在最近举行的2017(第六届)中国国际煤化工发展论坛上多为权威人士达成的共识。与会专家表示,现代煤化工产业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和技术积累,技术创新和产业规模均已走在世界前列,已成为“十二五”期间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专家提出,在产业定位已经明确的有利形势下,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的影响力,让示范企业和全行业共享示范成果,是行业亟须思考的问题。

技术工艺取得突破

技术创新是现代煤化工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会长李寿生介绍,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无论是在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装备自主化研制,还是在产品开发和生产规模扩大等方面,都取得突破性进展。

煤气化技术向大型化、长周期迈进。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超大型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惟一能够实现单炉日处理煤3 000吨级能力的水煤浆气化技术;航天长征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日处理煤2 000吨级航天粉煤加压气化炉连续运行421天,创造了世界现有工业化气化装置的最长运行纪录。

煤液化趋向高效高端。神华集团开发出超清洁汽柴油以及军用柴油、高密度航空煤油、火箭煤油等特种油品的生产技术,目前已完成了煤直接液化油品的战机试飞和火箭发动机试验。

煤制烯烃开辟新路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团队基于“纳米限域催化”的新概念,创造性地构建了硅化物晶格限域的单铁中心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在无氧条件下一步高效生产乙烯和芳烃等高值化学品。

煤制乙醇技术开辟出新能源和精细化工产品的新空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目前正在研发的4种煤制乙醇技术,分别处在工业化、工业示范、工业性中试和侧线单管放大模试阶段。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介绍,截至目前,我国煤制油年产能达到693万t,煤(甲醇)制烯烃年产能达1 242万t,煤制乙二醇年产能达270万t,煤制天然气年产能达51亿m3。

产业定位已明确

发展现代煤化工,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务院正式批准《煤炭深加工产业示范“十三五”规划》,表明当前煤化工的产业定位已经明确。

李寿生认为,在石油和化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形势下,现代煤化工发展必须坚持“示范先行”,但“十三五”的示范与“十二五”的示范相比,管理要求更高、技术要求更先进,投资效益要求更好。“十三五”的“示范”强调的是“升级示范”。

而这一升级示范,应深入评估和总结示范项目的经验和问题,重点围绕提高项目能效、降低资源能耗和污染排放、提高终端产品性能和附加值、加强体系优化集成、降低产品成本等方面开展升级示范工作。煤制烯烃要重点开展产品差异化以及与氯碱化工等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煤制乙二醇要进一步完善工艺技术,将产品质量提高至化纤级标准。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基铭建议,现代煤化工要与炼油等产业融合发展,将现代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和石化原料供应多元化的重要部分,发挥与传统石油加工的协同作用,推进形成和能源产业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格局。

对于煤化工今后发展方向及重点,李寿生表示,现代煤化工的升级示范,应围绕制约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装备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加快形成终端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发展的新局面。他认为,从现在技术发展的突破和未来技术的潜力看,以下几个方面将大有作为:一是发挥煤制超清洁油品及特种油品的优势;二是大力开拓煤制烯烃、芳烃新材料高端化、差异化的产业链;三是积极探索煤制含氧化合物产品的新路子;四是努力推进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的新模式。

(边际)

猜你喜欢
煤制烯烃煤化工
控制液相加氢提高煤制乙二醇产品质量的研究
煤制烯烃副产混合碳四的综合利用
煤制聚丙烯需谨慎发展
烯烃不稀罕
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纠结的现代煤化工
中国煤化工拟在建及运行项目汇总
低温甲醇洗技术及其在煤化工中的应用探讨
MTO烯烃分离回收技术与烯烃转化技术
过硼酸钠对高碳烯烃的环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