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喻时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017-04-11 00:58朴锋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4期
关键词:人文素质

朴锋春

[摘 要] 科技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了“后喻时代”。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教育兼具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特点,这反映到教育的培养目的就是人的科技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找到这两个素质之间的有机结合点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始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近代以前的教育更注重人文;近代以来的教育则偏向于科技。“后喻时代”这两种素质的教育在实践过程中的失衡更加显著。现如今,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面临着种种挑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把握好时代特点,正确面对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运用与时俱进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切实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 “后喻时代”;科技素质;人文素质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34-03

人类历史上的几次重大产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推动作用是无可替代的。19世纪中下旬从英国的纺织业开始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动力系统的变革为特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带来了基于这一变革的众多新发明。以电力的发明为主要特点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给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甚至是给人们的心灵都带来了光明。而从二战以后开始蓬勃发展起来的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产业革命应被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第三次重要产业革命。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力和冲击力根本不亚于前两次产业革命。在诸多方面,例如在沟通方式和思维方法上迅速改变着由前两次产业革命奠定下来的生产、生活模式。随着这种变化,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划分也产生了不同的观点和方法。

一 “后喻时代”的定义及特点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就是这种不同划分法的典型代表。她在其《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在“前喻文化”中,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中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由此进入了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后喻文化”时期。“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米德在文章中这样总结道。

这里所说的“后喻时代”,指的就是文化和知识的反方向传播。在“前喻时代”,老人、年长者、老师、长辈等在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方面多让年轻人、年少者、学生或晚辈等可望而不可及。然而,在当今高科技和信息化时代的特定条件下,后者因其快速的接受能力及各种信息的多渠道获取能力,掌握了一定的新知识新技能,并反过来给前者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后喻时代”有一个最基本特征,那就是文化反哺。

处在“后喻时代”的学生现如今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我们不可否认现在的学生对新的通讯媒体产品或新的互联网平台的了解、掌握及应用使得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望尘莫及。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的自主意识日益增强,他们中的很多人追求个性的张扬,不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忽视,努力用自己在新媒体环境里产生的价值观去影响和改变长辈们的看法。例如,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挑战。这样,学校里传统的一些说教模式就很难深入到学生的脑子里,一些既定的人生观、价值观模式有时经常要面对来自学生的怀疑和挑战的眼神。

这样的一个时代呈现出的特征是价值观的多元化、信息量的爆炸化、沟通渠道的多样化,以及物质与精神的偏离化。而这最后一个特征在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体现就是人文精神的减少或缺失。这里我们并不是否定物质基础,因为教育本身在很多方面都以经济为基础。物质生活发展与精神生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基本需要。这样,服务于社会发展的教育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其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这两种价值观在教育目的方面的体现就是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培养。科技素质指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包括相关科学知识、做事的技能,以及与此相关的各方面意识和想法,等等。人文素质指与人认识、解决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问题、与人从事社会价值建构密切相关的人类文化、价值方面的素养、品质及能力发展水平,通常体现为在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关切中所形成的价值理性、道德情操、精神境界及其能力等。

二 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

著名教育学家严元章早在他的《中国教育思想源流》一书的第二章“宗旨论”中就强调过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的和谐统一。他说:“学的人”所要学的,基本上是学做人。严先生强调在学做人的过程中道德和本领的和谐统一,强调这两者之兼得对于一个人来说要像“日用品”对人们的生活当中起到的作用一样,是必须的。所以,现代“学的人”所要学的道德与本领,是现代生活的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都是一定要学的,不是可学可不学的;不然,就连“人”也做得不像样,甚至根本做不成“人”了。从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近代以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人文素质培养作为主要的价值取向;而近代以来的教育,科技素质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上日显突出。特别是在“后喻时代”,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对峙使近代教育目的的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价值取向失衡。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时代,社会发展对功利价值依赖以及对科技素质偏爱的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捕捉到,且这种价值取向的失衡也很容易以文化反哺方式传递到教育工作者那里。这里可以举一个笔者所在学校英语专业培养方向选择方面的例子。学校的英语专业学生到二年级期末的时候有两个培养方向可供选择:文学与翻译。近几年学生的选择结果基本呈现出雷同的倾向,即选择文学方向的学生占到学生总数的10%,其余90%的学生都选择了翻译方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在现如今充满功利主义倾向的社会现状迫使学生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选择后者。在学生看来,选择翻译方向意味着掌握实际操作能力,将来的就业选择面更广,会给自己带来更加可靠的未来。相反,选择了文学方向就意味着选择了学术研究,将来的就业范围不外乎科研机构和教育机构,那些老知识分子们强调的文學情怀毕竟不能当饭吃。在如今的大学校园里,此种偏功利轻人文的现象处处可见。例如,学生高考时对专业的选择,学生在大学里选修的课程,学生对校园各种社团的选择,学生对一些通识教育课的态度,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等等,无不体现着大学校园里功利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严重失衡。

然而作为高等学府,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理应成为不可动摇的基本出发点。学校教育应该以人文素质发展为核心,以科技素质发展为依托,在人的素质的实然性和应然性之间找到一个理想的有机结合点。在人文素质各个层面中,人文精神是核心。人文精神主要突出的是“人”作为主体在与其它因素如自然、社会等之间的关系,强调要围绕“人”进行各种实践活动,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以及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强调人格、尊严、平等的概念的重要性。人文素质的形成主要有赖于后天的人文教育。

这种人文素质的教育及培养目标如今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其第一个挑战来自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培养目标是受时代及社会现状的极大制约的历史性概念,惟其如此,它自然是多种多样的。这种多样性使得人们,特别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必须进行培养目标的选择与构想。所谓培养目标,是以最理想的人的姿态选定下来的特定的人的形象作为教育的追求。在进行这种选择和构想时,有必要对多样的培养目标做出历史分类和类型论的分析[3]。“后喻时代”的到来使得这个社会的文化交流过于频繁,随之而形成的价值模式也过于多样化。选择什么样的人文素质模式作为培养的具体目标是一件极具挑战性的事情,弄不好就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

第二个挑战当然是来自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处于半社会化阶段的大学生,受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影响,其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状态。现如今许多大学生都表现得很有自己的主见,很多时候难以用道理说服。他们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很大,平时看得多,听得多,有时也会自认为懂得很多,很多道理都能够自己想明白,不希望别人向自己灌输思想,也难以接受传统的思想教育的方式。对于当前这种状况,必须引起社会高度重视,思想和价值的多元如果没有主流的引导,就会形成放任和混乱的状况,发展下去就会造成一代青少年精神成长上的迷茫和迷失。现如今,按照传统模式,想把孩子放在无菌环境里,杜绝一切负面信息,以为这样就能培养出健康、纯洁的心灵这一做法已没有任何现实可能性,也不能教育出健全和完整的人格。一意孤行地想把学生留在纯洁的童话世界里只会加深他们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因此与学生沟通时,坦然认同现实,在此认知基础上,帮助他们学会辨析善与恶、是与非,并教会他们如何正确认知自己,如何正确看待大千世界。今天的学生,心态深深受到自己所处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强调自我存在的价值,看重自主意识的觉醒。因此,找出学生个性化倾向中功利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理想结合点,以及社会意义和个体意义的理想结合点是当代高等教育工作者始终要面对的一个充满挑战性的重要课题。

三 在“后喻时代”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思路

那么怎样才能在这样的一个大千世界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呢?综上所述,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探索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模式。

第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时代”当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面对“后喻时代”,教师的信息量和信息获取提前量没有明显优势,而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先进,并且信息往往超前。时代要求教师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教师既是学生的导师、学生的朋友,也是学生的学生这一新观念。有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问问题,求新知。与此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评价,必需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倾听,并结合这些评价不断进行自我剖析,自我梳理,自我升华,不断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后喻时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更是教学观的转变。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学不再是输与吸的活动,而是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动机,让学生挖掘自身潜力而实现掌握知识的目标的双边活动。教师也应当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网络时代,教师的部分传统角色被学生自己、学生父母、互联网等所取代。学生需要的不再是灌输知识的教师,而是引导者,即告诉学生应该学什么,往哪儿发展,剩下的就靠学生自己创造性地发挥了。课堂教学离不开思想性,教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指导学生辨别是非、真假、善恶,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任何枯燥的说教都是事倍功半的。“后喻时代”教师的知识观转变已成为了“必需品”。

第二,在教育过程当中要始终不渝地强调“人”的因素,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平等尊重每个学生的原则”。大学不能把学生看作是达成学校目的的工具,要尊重学生本身的目标,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尊重学生的选择自由的同时,学校需要优先考虑如何使他们能够提高负责任地进行选择的能力,帮助他们作为自由的道德主体进行适当的选择。再者,大学要看到学生与学生之间,不论差异有多大,作为道德行为者,他们都具有“同等的价值”。这既不意味着从能力上看每个人都具有平等的能力,也不是说在对待不同的学生时,他们之间就没有差异。其意是指每个学生都被赋予了同等的基本权利,除了天生的能力差异外,每个学生都享有相等的机会。

第三,要利用课堂教育和第二课堂的平台,加强文化比较分析教育。“后喻时代”不同的文化对学生和教师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当我们研究教育、制订更好的教育计划时,最重要的是确凿地认识“人”是怎样一种存在。对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怎么去认识?从哪一种角度去认识?或者基于怎样的一个背景去认识?这是开展教育工作的极其重要的課题。人究竟是怎样一种存在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正确地认识文化这个东西,这是不可或缺的条件。尤其重要的是,了解文化对于人的形成的影响的真貌[。这就说明了文化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密切联系。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多样的不同文化的比较分析教育,而“后喻时代”对这种对比分析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大学要紧紧把握时代特点,顺应时代潮流,借助时代便利,充分利用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与反哺两种交流方式的优势,全面提高学生对中外文化共同点及差异的认识。通过这种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清楚地认识作为“人”的存在的真正含义。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2]严元章. 中国教育思想源流[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

[3]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 钟启泉,译. 现代教育学基础[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4]斯特莱克,索尔蒂斯. 教学伦理(第四版) [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5]黄坤锦.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人文素质
舞蹈编导需要具有的人文素质和艺术修养分析
论高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人文素质培养
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
“互联网+”环境下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作用
校园文化对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养老服务类人才人文素质的缺失及对策
大学英语课堂中以语篇材料为载体的人文素质培养
南通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状况调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