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创新驱动力模式研究
——以合肥地区高校为例

2017-04-11 08:10李舒平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院所科研人员

李舒平

(合肥师范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601)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创新驱动力模式研究
——以合肥地区高校为例

李舒平

(合肥师范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601)

以合肥地区10所高校为例,对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创新驱动力模式进行了定量研究。通过对点度数、中间中心性、特征向量、科研人员流动比率、学科集中度5个指标的分析,研究了省内高校的合作模式、区域政产学研的20种合作模式、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来源、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人员流动情况,从而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能力的提升提供量化参考。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创新驱动力;社会网络分析;定量研究

政产学研合作网络是以合作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为节点,以其相互间的合作关系为节点连线形成的网络。[1]区域技术创新体系通常包括大学、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主体要素。如今区域创新主体各要素之间开始出现交融和延伸发展的趋势,它们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密,所以必须用系统的观点来研究区域创新体系中各行为主体互动与演变的内在机制。

基础研究作为技术生命周期的第一阶段[2-4],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等要素在基础研究阶段的表现,必然对应用研究和开发阶段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于应用研究和开发阶段的数据存在难以获取等限制因素,导致难以深入探析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各要素发挥作用的规律,使得以往对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创新驱动力来源等研究,只能停留在理论上。因此本文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理论,尝试从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基础研究阶段出发,深入探析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及创新驱动力模式,以期促进区域政产学研的创新合作及提高成果转化水平。

1 数据选取和指标界定

1.1 数据选取

利用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集合肥地区10所高校参与的政产学研合作数据,10所高校分别是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大学、安徽中医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合肥学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以这10所高校的名称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并且作者单位为“公司”,以确保检索出来的文章是大学和公司产学研合作的成果,共计797篇文章。

检索出10个单位的文章篇数分别为393、195、79、66、32、12、8、7、4、1。对以上797篇文章的数据指标进行整理,包括:合作省内大学名称、合作单位数量、第一作者单位的性质、科研人员的流动数据。其中第一作者单位的性质,包括公司、大学、异省大学、科研院所、政府。其中科研人员的流动数据,表征在政产学研合作的文章中,如果科研人员分别属于两个单位,则认为科研人员在这两个单位之间流动,例如科研人员分别属于公司和高校,则认为科研人员在公司和高校之间流动。

1.2 指标界定

首先利用Ucinet软件的NETDRAW功能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三个数据指标:点度数(Degree)、中间中心性(Betweenness)和特征向量(Eigenvector)。

点度数是该点有直接关系的点的数目。中间中心性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处于这种位置的个人可以通过控制或者曲解信息的传递而影响群体”,在此意义上说,起到沟通各个作者的桥梁作用。每个行动者相应于每个维度上的位置就叫做一个“特征值”(eigenvalue),一系列这样的特征值就叫做特征向量。[5]

为了更好地探析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各主体要素发挥作用的规律,创新性的提出科研人员流动比率和学科集中度指数两个数据指标。科研人员流动比率这一数据指标,为单位科研人员在公司、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之间的流动数据之和占该单位文章总和的比例,表征单位科研人员流动情况的强度和大小。

2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

2.1 省内高校间的合作模式

通过797篇文章的“合作省内大学名称”这一数据指标,对10所省内高校之间的合作情况进行分析得表1。

从表1可见,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无论是点度数、中间中心性指标、还是特征向量指标,均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数值最大,分别是17、171.267和0.59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点度数和中间中心性指标方面仅次于合肥工业大学。可见在与省内其他高校的合作模式中,合肥工业大学的合作最为活跃,其次是中国科技大学。同时从表征与省内高校政产学研合作程度的中间中心性指标来看,也是合肥工业大学的作用最大,其次是中国科技大学。

而对于特征向量指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四,排名第二和第三位的分别是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我们发现,这两所高校具有较高的学科集中度,因此可以认为学科集中度对高校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结构中是否居于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影响。

从中间中心性指标来看,安徽理工大学仅次于合肥工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可见安徽理工大学在与省内高校的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沟通作用,因此,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在行动者对资源的控制程度上,不仅与学校的地理位置有关,还主要与学校的科研创新表现相关。

表1 省内高校之间的合作网络主要数据指标

2.2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20种模式

文章继而分析797篇文章的作者合作模式,得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共有20种,其中一种是2人合作的:1人为大学,1人为公司,3人及以上合作的模式有19种。进而应用Ucinet社会网络分析软件对这20种合作模式进行分析,从数据结论图1可见,显著的合作模式为11种,按照点度数大小依次排列如下:2大学+1公司;1大学+1公司;1大学+1公司+1科研院所;1大学+1公司+1政府机构;1大学+2公司;3大学+1公司;2大学+2公司;2大学+1公司+1政府机构;1大学+1公司+2政府机构;1大学+2公司+1科研院所;1大学+2公司+1政府机构。

图1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20种模式

笔者以前也多次探讨过多人合作模式,但如此详细划分作者单位属性的还是第一次。从本文研究可见,2所高校和1个公司的合作模式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具有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点度数还是中间中心性都最大;1个大学、1个公司、与1个科研院所(或政府机构)的合作模式仅次于2所高校和1个公司的合作模式。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模式非常丰富,最多分别有5所大学、4个公司、2个科研院所和4个政府单位参与的合作创新,可见区域政产学研合作之间具有较好的内在沟通协调机制。

2.3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来源

我们认为,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完成的成果中,第一作者单位的性质代表了政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驱动力来源。通过对第一作者单位的性质进行分析,得表2。从点度数、中间中心性和特征向量指标来看,从大到小依次是公司、大学、异省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从此可见,创新驱动来源最大的是公司,其次是大学,然后是异省大学,而且科研院所和政府在创新驱动过程中发挥着同等的作用。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中,企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7],这与我们通常的认识相一致。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通过重新组合人力、资金、技术和知识等生产要素,包括技术、工艺和组织等创新活动,以实现创新要素资源功能的最大化。[8]

2.4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人员流动情况

对20种合作模式进行分析,发现大学、公司、科研院所及政府之间之所以具有如此丰富的合作模式和创新驱动力,与科研人员的流动密切相关。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科研人员流动存在以下5种情况:在大学和公司之间流动,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流动,在公司和科研院所之间流动,在异地大学和公司之间流动,在大学和政府之间流动。考查的10所高校中,有6所高校存在不同程度的人员流动,详见表3。其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人员流动比率最高,达到了27.18%,后面依次是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建筑大学、安徽中医学院,人员流动比率分别是21.88%、15.52%、6.33%、1.52%、8.33%。

进一步考察作者的所属单位情况,发现人员流动的原因大体可归结为以下三种:有毕业于某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进入到公司和政府部门带来的合作;有公司或政府机构人员到大学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学习带来的合作;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外派到公司进行学习带来的合作。

表2 第一作者单位社会网络数据分析

表3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的科研人员流动情况

3 结 论

3.1 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力来源

从第一作者所属单位的性质分析,我们认为高校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驱动力主要来源于公司,其次是大学,而政府在政产学研活动中也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作为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系统中的重要元素,各自发挥着自身的重要作用。

企业是科技活动及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应积极探索形式多样的创新方式,利用自身的人才、技术优势,创办新型的科技型企业,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机构对科技企业的孵化作用;并利用市场需求来引导科研开发,解决科技成果工程化和集成配套问题。

3.2 高校在政产学研网络中的作用差异

高等学校在技术创新体系中不断创造新知识,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支撑力量,这些奠定了大学在技术创新系统中的知识创造和人才培养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以上的分析可见,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中,合肥工业大学的点度数、中间中心性和特征向量的数值均最大,可见合肥工业大学在合肥地区政产学研合作网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点度数、中间中心性指标均排名第二,仅次于合肥工业大学。而在特征向量这一数据指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排名第四。通过学科集中度指数测算公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学科集中度指数为0.67,合肥工业大学的学科集中度指数为0.81。可见中国科技大学参与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分散,而合肥工业大学参与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学科则具有非常高的集中度。

进一步考察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可以进一步佐证学科集中度对高校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的影响作用,安徽建筑大学和安徽农业大学因为其较高的学科集中度,安徽建筑大学的学科集中度为0.82,安徽农业大学的学科集中度为0.91,因此这两所大学在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网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3 人员流动对政产学研网络的影响

区域内科研人员的流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笔者的研究发现,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人员流动存在以下5种情况:在大学和公司之间流动,在大学和科研院所之间流动,在公司和科研院所之间流动,在异地大学和公司之间流动,在大学和政府之间流动。

正是具有如此丰富的人员流动,才形成了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多达20种合作模式,进而促进了区域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具有宽松的科研流动和交流氛围的区域,更容易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3.4 政府在政产学研网络中的作用

政府应该不断完善创新激励政策,创造宽松的科研人员流动和交流氛围,充分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以使企业真正成为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促进高校和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实现产学研合作主体之间风险共担、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使学术界和产业界合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9]

总之,中国的区域政产学研合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为了充分发挥高校、公司、科研院所各个子系统自身的优势,不仅要充分考虑各子系统的环境和学科等优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各主体要素本身的性质和运行规律,并要为科研人员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真正促进区域政产学研合作的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水平。

[1] 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2,30(2):165-174.

[2] 程跃.企业能力与新兴技术共生演化机理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3] 浦根祥,周志豪.从技术生命周期看企业“技术机会”选择[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6):47-49.

[4] 范金华.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的技术创新转换成本分析[J].商业现代化,2008(2):99-100.

[5] 刘军.社会网络模型研究论析[J].社会学研究,2004(1):1-12.

[6] Ellison G,Glaeser E.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 Dartboard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 889-927.

[7] 安林丽,杨鹏起.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中三元主体的作用及关系[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32-35.

[8] 金高云.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动力分析[J].企业经济,2013(1):32-36.

[9] 顾建华,陈辉华,杨军将.政府引导型产学研合作创新中政府对企业的激励[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11):23-26.

[责任编辑:张永军]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Network and Innovation Driving Force Mode of Hefei Regional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LI Shu-ping

(Library, Hefei Normal University, Hefei 230601, China)

s:Taking 10 universities in Hefei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kes a quantitative study on the network and the innovation driving force mode of its regional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rough analysis of 5 indicators of the degree, betweenness, eigenvector, the flow rat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ersonnel,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discipline, the cooperation modes of universities in Anhui are studied together with 20 modes of regional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ts innovation driving force, the flow of the personnel, which can provide a quantitative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ability.

regional government-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innovation driving forc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quantitative study

2016-09-20

2016-12-28

李舒平(1976— ),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合肥师范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C93

A

2096-2371(2017)01-0111-05

猜你喜欢
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院所科研人员
科技部等五部门联合发文开展减轻青年科研人员负担专项行动
科研人员揭示油桃果实表皮不长毛的奥秘
科研人员破译黑猪肉特征风味物质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我国科研人员揭秘银杏古树长寿机制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Discussion on age factor Influenc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