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

2017-04-11 14:36
山东纺织经济 2017年1期
关键词:会计师腐败国有企业

涂 伟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

涂 伟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2)

当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方面的改革已经铺开,国有企业作为一项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以实现国有企业功能为导向为重点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国有企业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改革,政府对国有企业相应地一次又一次地放权,国有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相应的监督却没有得到强化,导致国有企业的腐败存量不断攀升,腐败事件频发,给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也在社会公众中造成了恶劣的影响。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对常规性的监督方式,可以有效地预防、抵御、惩治腐败。但是,当前全国的腐败形势严峻,国家审计机关不仅要应对政府系统的腐败,还要应对庞大的国有企业系统的腐败,其自身的力量显得明显不足。因此,本文主张通过研究探索制度创新,让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缓解目前国家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保驾护航。

国有企业;腐败治理;国家审计;社会审计

一、前言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经济体量大,但是国有企业运行的相关制度还不完善,存在许多管理上的漏洞,使国有企业处于腐败高发的地带。因此,对国有企业运行的监督,就变得非常重要。当前,国家对腐败治理的力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社会公众反腐的呼声也日益高涨。然而,面对中央国企和地方国企庞大的体量,国家现有腐败的监督力量显得有些捉襟见肘。相对于政府审计,社会审计更具有专业优势,能够补充现有政府审计自身力量的不足,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有效地对国有企业进行腐败查处,达到腐败治理的效果。本文从社会审计的角度出发,认为社会审计对国有企业能够起到腐败治理的作用。

二、文献回顾

审计作为一种常规性的监督,能够及时地发现腐败线索、制度缺陷,及时查处腐败、修复制度漏洞,保护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李江涛、曾昌礼、徐慧[1]认为对国有企业进行国家审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绩效的提升,能够有效地进行腐败治理。杨建荣[2]通过对英国审计署对国有企业审计的“成绩单”,发现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的审计分别在政府层面、社会层面、企业层面分别起到政府作为股东的利益,保护纳税人利益,完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对于国有企业的腐败治理问题,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国家审计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实际上,社会审计也是应对国有企业腐败的有效方式之一。王彦超、赵璨[3]从国有企业“吃喝”腐败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国家审计与注册会计师审计都将在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权力制约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只有少量关于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研究,对于社会审计如何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更少。

三、国有企业现状

在此次国有企业改革之前,我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4个阶段,分别是放权阶段、权利分离阶段、现代化阶段、股份制阶段。改革开放初期(1978-1984)对国有企业经营进行放权,扩大其自主经营权,同时进行利税改革,实现对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从1985年到1992年进行了对国有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使政企分离。从1993年开始到2002年期间的国企改革,进一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实行优胜劣汰,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从2003年起到2013年,对国有企业进行了股份制改革。每一次国有企业改革,都是对企业的放权,都会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根据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国有资产管理与体制改革情况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的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119.2万亿元、所有者权益40.1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资产总额47.6万亿元、所有者权益15.9万亿元。从总的趋势来看,政府对国有企业放权是一个总的趋势,但在放权的同时,对国有企业的监督却没有得到强化,导致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发生国有资产的流失的现象[4],滋生了大量的腐败事件。从中央巡视组对中央企业的巡视情况的结果反馈来看,中央企业普遍存在党的观念淡薄、管党治党责任缺失;国企领导寻租问题严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松弛;“四风”问题仍然突出;用人腐败反映强烈等问题。国有企业腐败不仅会影响大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还会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阶级基础。所以,搞好国有企业,根治国企腐败现象,不仅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也对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有益,更是确保我国的政权稳定的方式之一。

四、社会审计参与国有企业腐败治理

社会审计主要是指注册会计师审计,社会审计与国家审计在对国有企业审计方面各有优势。国家审计更具权威性,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落实方面要比社会审计效果更强;社会审计更具专业性,现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汇集了各种审计与非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当前,中国的国有企业大部分都是上市公司。这些国有上市公司,一方面要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另一方面还要接受社会审计,同时消耗国有审计资源和社会审计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以至于国有企业每年需要支付高昂的审计费用的同时国家还要支付大额的国家审计机关参与国有企业审计的相关费用。

目前,国家审计机关存在自身力量不足的困难。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规模和业务增长速度很快,根据国资委主任向人大作的报告中资料显示:2012-2015年,中央企业国有资产年均保值增值率为106%。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审计力量来处理对国有企业的增量进行审计。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腐败存量庞大,需要消耗更多的审计资源去仔细聚焦对腐败进行调查和确认,以及花费更多的精力去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进行协同。让社会审计参与国家审计,强化国有企业的腐败是现实而有效的解决方法。那么,社会审计如何参与国家审计对国有腐败进行治理呢?

第一,现行的社会审计制度下,会计师事务所的确定由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双方自行协商确定,一方面增加了谈判过程中的交易成本,增加了企业的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与管理层合谋的可能性,通过虚假披露,损害投资者利益。如果对各级政府的国有企业的年报审计,由相应的国家审计机关通过招投标确定,并指定中标的会计师事务所代表国家审计机关和企业全体股东对特定的国有企业进行审计,切断注册会计师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关联,注册会计师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时就不会受制于被审计单位的利益威胁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国有企业与事务所之间没有了利益关联,就没有了通过弄虚作假获利的动机,其出据的审计报告也能更加反应出企业的真实情况,能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促进社会、企业和资本市场的良性发展。

第二,国家审计机关可以加强对审计国有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对审计的结果实行抽查,并同时加大对审计失败的处罚力度。我国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源于西方国家,西方国家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很强,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将会面临投资者的巨额索赔,以及其自身的声誉损失。但我国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很弱,即使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其面临的后果自然不如在西方国家那样严重,这严重降低了我国社会审计的质量。如果国家审计机关对社会审计的结果进行抽查,并对社会审计失败进行惩罚的情况下,社会审计与企业管理层合谋的可能性就可以大降低,挺直“腰杆”办事,其办事的可靠程度自然会有所提高。

第三,现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及时与相应级别的企业管理层或治理层沟通。但从中央巡视组对中央企业巡视的结果来看,不少地方出现团伙腐败、串通舞弊的现象,而且出现这些问题的管理层级别还很高,有的甚至是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这些人沟通不利于审计出的相关问题得到妥善的解决。如果进行制度上的创新,新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在发挥国家审计的权威性、社会审计的专业性的同时,又能弥补两者的不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可以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对国有企业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在与公司内部相应的管理层或治理层沟通的同时,抄送一份给相关层级的国家审计机关和国资委。这样有利于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腐败问题得到及时查处,以及企业内部控制上的缺陷得到有效修复,同时也有利于国家相关部门能够更加及时地掌握企业的治理情况,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修补制度上的漏洞,进一步增强腐败治理的防御能力。

第四,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报告的腐败问题,国家审计机关应该立刻进驻问题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并与纪检、监察、司法机关保持良好的协调与沟通。根据查实相关的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涉及的范围及时进行严肃处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意见,并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后续监督。这样就可以及时处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及时遏制腐败的蔓延势头,提高审计的权威性,从而避免屡审屡犯的问题发生,同时也可以为国家减少经济损失,对腐败份子形成震慑作用。从国外的审计实务也证实了这一点,如法国的国家审计法院在执行过程中,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及时处理,严肃问责,及时清理腐败存量,遏制住腐败增量,提高了其权威性,有效地防范了腐败的发生。

五、总结

国有企业作为全民所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起到主导作用和控制作用,从最近不被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国有企业被不少腐败份子看成唐僧肉,造成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自新一届党和政府领导上任以来,展示出巨大的腐败治理决心。但是,要在短时间内消化庞大的腐败存量的同时,还要做好对国有企业增量的监督,实现国有企业的保值和增值,却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通过调动社会审计的力量来增援国家审计,并研究探索对相关制度进行创新,进一步增强社会审计的独立性,来壮大国家审计的力量,更好地实现对国有企业腐败治理的目的,来回应社会对腐败治理的盼望。

[1]李江涛,曾昌礼,徐慧.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5; (4):47-54.

[2]杨建荣.英国国有企业审计研究[J].审计研究,2016;(2): 22-35.

[3]王彦超,赵璨.社会审计、反腐与国家治理[J].审计研究,2016;(4):40-49.

[4]杨茁.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职能弱化及其修正和创新[J].审计研究,2007;(2):21-23.

F239

A

10.3969/j.issn.1673-0968.2017.01.015

涂伟,男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会计师腐败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2021年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举行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征集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学术论文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腐败,往往由细微处开始……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国外警察腐败控制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