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中大数据伦理问题探析

2017-04-11 21:14钟平玉
市场研究 2017年4期
关键词:伦理时代

◇钟平玉

经济发展中大数据伦理问题探析

◇钟平玉

随着大数据技术日益兴盛,各种争议也不绝入耳。在数据的经济活动中,数据正在步步蚕食着我们的隐私世界,“人”慢慢被数据“掌控”。本文探讨在经济发展中,大数据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

大数据技术;伦理:经济:数据权

10.13999/j.cnki.scyj.2017.04.004

大数据的伦理问题主要集中于:一是数据安全隐私问题,即个人和群体的隐私该如何保护;二是伦理治理问题,即在数据采集和使用过程中如何保护数据合理运行;三是对个人的危害,即个人意志在大数据时代怎么有效地表达:四是数据权问题,即数据权是公民应有的权力。如何高效、适度地开发和使用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一、大数据伦理研究的重要性

海量的数据共享与挖掘,会导致主体身份的数据化。大数据伦理问题的现实性根源在于数据共享平台中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多样性,以及个体观念与相关行为的转变[1]。通过提高数据使用的透明度和搭建共同价值平台来寻求合理的伦理决策点,是提高行为与价值一致性方法。大数据时代至关重要的是要确立起一组有效的伦理规则,因为伦理治理会让人们自我约束,比起法律治理伦理可以从内部出发治理社会。数据生产者生产的数据资源,在社会经济活动下进行资源分配时,要建立在有效的社会规则下,才能保障数据活动健康发展[2]。

二、大数据伦理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人类社会的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把一些不可利用的资源变成可利用资源。在这个过程中技术突破成为了经济飞跃的重要突破点,因为伴随着技术突破,会有大量且不断的密集型手段涌入到这个圈子,并最终转化成价值增效。

1.数据价值

大数据价值更多体现在大数据的四个“V”上,即大数据规模大、类型多及快速处理低密度数据而带来各种可能性。其中大数据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可行”的转变是大数据的核心价值所在。数据的经济活动就是一种从技术上解决怎么从非结构化、低密度的数据中分析并提取出有价值的数据源,尤其是在经济发展中要考虑经济成本问题在大数据时代中被有效地节省。但是大数据要快速发展,前提就是要降低数据的存储技术和挖掘技术发展的技术成本问题。这两年,因为IT行业的成本下降和云计算的发展,数据存储成本也有所下降,数据量也出现指数倍增长,都使得大数据成为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失的资源手段。但目前,数据挖掘分析技术成本还很高,尤其是对非结构化数据的分析挖掘技术。所以,未来大数据要想得到快速发展,必须要把数据挖掘技术的成本降下来才行。

2.数据产权

在商业化的数据交易下,数据产权的前提界定成为了利益的分配问题,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即数据所有权、使用权该如何界定才能达到各方利益最大化,才能产生最大的经济效应。比如BAT的数据企业,他们使用的数据,目前处于使用权当中的什么层面?医院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不经过病人同意调取患者信息使用?以及数据生产者到底有哪些权利?这些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另外,政府及公共机构的数据是否理应开放?是不是应该把民众的数据使用权让渡给社会?或者说哪些数据该开放,和开放到什么程度?理论上任何可以授权的信息都可以成为隐私,但是不是隐私,则要看实际授权范围而定。在逻辑上信息授权分为三种,即明晰授权、强制授权和默认授权,现阶段在大数据发展时期中产生最大争议的往往是默认授权。大数据时代的隐私问题主要与个人信息收集与处理有关,即使所收集的信息是公开的,这些公开的个人信息碎片本身不具有构成隐私问题,但是在对这些信息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可能形成新的隐私问题。在这一种情况下就必须实现收集者和处理者之间的责任问题,切实保护好个人隐私,维护个人权益。从道德、法律和技术层次上加强对风向及其掌控问题的把握。

数据权界定需要明确商业运用、个人隐私保护、政府数据公开上都有怎样的边界问题?另外,还有其他的制度需求,需要有公平竞争的环境,例如在“大数据+传统行业”上的使用,现在的市场准入门槛低等问题,造成一定的社会乱象。数据信息安全问题,即“数据主权比产权还高”,比如数据在国家之间的外泄,关乎的重要矛盾在数据主权上,需要建立安全预警与审查机制,来确保数据安全性问题。如果大数据所有权被某些人或者某些机构单向垄断的话,会带来一种新的数据不平等现象。如何保证在不影响经济发展过程中推动大数据伦理的发展?要推动隔热与集体的隐私保护,公共机构信息公开的立法,资助大数据基础技术的研究,包括人才培养,建设和布局IT基础设施和加快“宽带普及提速工程”等。

三、大数据时代重建伦理道德

在隐私安全方面,大数据时代导致我们隐私难以保护,不仅个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利受到限制,人的尊严也受到损害。需要提出大数据时代必须从责任、制度、功利方面对人的隐私进行全方位的伦理治理。谁收集使用数据谁就承担职责,数据挖掘使用者必须坚持伦理底线,必须做到利益相关者各方利益的最大化、伤害最小化[3]。由大数据的伦理争辩中产生了悲观派和乐观派群体,悲观派十分抵触将私人行为暴露在公众视野中,乐观派却认为人类行为就好比自然资源,本就应该无私地提供,企业、政府、医疗单位利用大数据革新服务和产品后,会以更大的优势反哺人类[4]。但是,无论是保守派还是开放派都必须承认,大数据作为一种基础设施,必须要建立自己的规则,就好比公路上的汽车要遵守交通。

1.大数据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

大数据技术在采集、处理运行过程中,数据会留下“数据足迹”,怎样看待和处理这条数据痕迹是大数据伦理主要问题所在。对数据的垄断和滥用以及担心人的自由权可能被侵犯问题是对传统伦理的新挑战。在大数据透明世界中每个人都是透明的,那么个人自由意志怎样表达成为了新的问题,个人数据依附在群体数据中只能有有限自由,这会使传统伦理观念产生新的变革。

2.大数据时代人的自由与责任

只有将大数据用到了对的地方,才能为我们带来更加欣喜的明天,造福人类生活。比如在医疗领域,它对人类基因组的分析和计算,使得攻克癌症看到了曙光。苹果公司已逝总裁乔布斯在接受胰腺癌治疗期间就运用了大数据,他说:“要么我是第一个彻底战胜癌症的人,要么是最后一个死于癌症的人。”因此,大数据带来的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重点是要对掌握大数据的人有所约束。

3.大数据时代下数据资源分配

资源配置一直是人类社会需求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在小数据时代我们必须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分配来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资源配置使得人类利用最有效的手段发挥有限资源最大利益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求,当前可以说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是伴随着资源配置问题的解决而进行的。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为这个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全新的资源配置手段,它的效率远远高于传统配置方法。大数据正是因为它的大而才具有优势,而在面对大数据这一个宽而大的数据时,要想做到资源的有效分配在当今社会还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大数据的发展能否真正改善供需平衡?先收集需求数据情况,再组织生产的事例,局部可以。但收集全国所有的数据,在目前还有点困难。

4.大数据时代下的数据理性

大数据在提升人们对真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使人类处于“全方位的数据监控”下,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拉大,理性判断及学习能力退化,导致人类在生存上出现“单一化”[5]。技术工具崇拜以及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和资本逻辑的存在是产生人类危机的源头,拨开大数据迷雾,理性对待大数据,克服数据束缚,回归本真存在。

4V特征使大数据一步步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每一个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都在大数据的世界中荡漾,时刻产生数据和利用数据,我们身在其中难以自拔,虽然在大数据发展过程中有各种系列问题,但是随着大数据进一步发展,技术的成熟,人的观念也会随着改变。从大数据的不透明到大数据半透明再到大数据全透明过程中我们需要适应的规则。在全透明的大数据时代,所有的一切都是透明的,每个数据对象犹如回归“自然”。阴谋诡计将无处遁形,我们的世界将更公正、更公平、更正义。这样大数据时代将不存在伦理问题,大数据反而会主动推动伦理建设。大数据在成为商业界的新宠儿同时也暴露了大数据的负面影响。“科学预测”是对大数据的最大期望和价值所在,但是作为大数据生产者的大众,在“被采集”数据和利用数据的过程中,隐私边界似乎尚不明晰;大数据技术是把双刃剑,这种技术的创新给商业以及社会带来巨大受益,同时也引起风险。我们需要鉴定风险,仔细地和合适地平衡创新的受益与风险。探讨大数据技术有关的数字身份、隐私、可及、安全和安保、数字裂沟等伦理问题,并了解决这些伦理问题的进路。建议引入伦理治理概念,指出大数据伦理框架,为大数据行为提供一套准则、管理和立法的伦理学基础。

课题项目:江西财经大学第11届学生科研课题“大数据伦理研究浅析”(XS16500)。

[1]薛孚,陈红兵.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02).

[2]吴娜,石青辉.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伦理问题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5(01).

[3]陈仕伟,黄欣荣.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伦理治理[J].学术界,2016(01).

[4]邱仁宗,黄雯,翟晓梅.大数据技术的伦理问题[J].科学与社会,2014(0).

[5]陆伟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伦理研究[J].现代情报,2014(10).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猜你喜欢
伦理时代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壮丽七十载奋斗新时代
壮丽七十载 奋斗新时代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论《觉醒》中的伦理关系
从变译理论看翻译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