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术家谢芳的后“青春之歌”

2017-04-12 19:32高雅
养生大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谢芳青春之歌春之歌

高雅

若在互联网上输入“青春之歌”,可以搜索到不少相关的海报,其中一张十分惹眼,那是一位女性的脸庞:乌黑的短发、稍稍蓬起,大而有神的眼睛坚毅地望向远方,高擎的左手拳头紧握。这一形象曾打动无数中国人,也使得剧中女主角的扮演者谢芳,跻身成为中国第一代知识女性的银幕代言人。接下来,请跟随笔者步入时光隧道,你看,谢芳正着一席素雅的蓝旗袍,配着白色纱巾,款款走来。

青春之歌 荧屏内外的苦与乐

1959年,电影《青春之歌》进入选角阶段,当时在中南文工团(今武汉歌舞剧院)做歌剧演员的谢芳,无意间“闯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海选活动,成为众多女主角的候选者之一。当时,年纪尚轻的谢芳并无太多负担:“既是试镜头,就有试上或试不上两种可能,试上了咱就演,试不上就回来仍旧演歌剧。”于是,她只身北上,当化妆师们给谢芳涂上厚厚的妆容之后,就有人在一旁讲:“这个,有点门儿了。”银幕形象轻松通过,谢芳顺利进入试戏阶段。时隔多年,对于当时的情景,谢芳老师仍记忆犹新:“北京的早春三月依然很冷。我穿着一件月白色的短袖旗袍,坐在水银灯下,极力克制住由于天冷和紧张所带来的内心的颤抖,努力按照自己对于戏的理解演绎着。”

试戏结束后,谢芳迟迟收不到回音。当时的她也许并不知道,在扮演林道静的人选问题上,剧组着实经过了一番激烈的讨论。崔嵬导演最终担着风险,大胆启用了当时毫无电影拍摄经验的谢芳。事实证明,崔嵬冒险启用名不经传的谢芳是具有远见卓识的,电影《青春之歌》随后获得了巨大成功。公映后,北京各家影院全部爆满,很多影院甚至24小时上演。当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很多人吃不饱肚子却排长队买票。同时,影片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也引起了轰动。

掌声的背后是默默的付出。强制自己的感情和注意力是件艰苦的事情,拍戏时演员的精力和体力往往消耗很大。一天戏拍下来,谢芳常常感到身心颤抖,手脚冰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知道,电影《青春之歌》以林道静跳海自杀为始,在青岛拍摄这场戏时,谢芳在海水里泡了好几个小时,以致当镜头拍完谢芳往外走时,突然感到两腿无力,一下子跌倒在地上。

歌剧女神 追求完美志气高

1935年,谢芳出生于湖北省黄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神学院的教授,母亲当过中学教员。“头发浓密,脸儿瘦削,只是两只眼睛乌黑发亮”,这是谢芳对于自己儿时模样的描述。她自幼受父母的教育和熏陶,天资聪敏,喜读诗书,儿时便展露了文艺天赋。在口齿尚不十分清楚的时候,她便能分辨出收音机里的文艺节目是由谁播演的。

艺术天赋加个人努力,成就了今天影坛上的謝芳,很多人不了解的是,谢芳在成为荧屏上的“国民女神”之前,曾是位出类拔萃的歌剧演员。1951年,谢芳正式加入中南文工团。1953年,由于在土改中扮演喜儿一角的出色表现,谢芳从原来的音乐部调到了歌剧团,唱歌剧对于当时的谢芳来讲,着实是个难度不小的挑战。她唱歌声音比较纤细,用苏联专家吉明采娃的话来说,“属于花腔女高音中最轻的一种”,并不适合歌剧的演唱要求。“一切都十分幼稚,声音既未经过专门训练,形体更缺少基本功。”谢芳这样描述当时的自己。为了更好的诠释角色,谢芳从不吝啬时间和汗水,在排练歌剧《小二黑结婚》的出场唱段时,她经常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一个人提着篮子在排练厅临时搭起的小桥上,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后来,歌剧《小二黑结婚》终于在中南剧场与观众见面了,刚满十七岁、脸上还带着稚气的小芹,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1953年到1962年间,谢芳参演了《小二黑结婚》、《白毛女》、《刘三姐》、《货郎与小姐》、《开花结果》、《红旗战歌》等多部大型歌剧。

时代烙印 但求问心无愧

生活在具体的时代背景下,难免受到些许影响,在谢芳看似顺风顺水的人生经历中,也曾暗流涌动。大跃进时期,她曾被派去修补炼钢的炉膛,由于受潮过敏,她的腿上长满大大小小的疱疹。“当故事片《第二个春天》拍到中途,摄制组接到上级命令,要我们各回原单位参加整风学习”,谢芳的艺术生命就此中断,没曾想,这一断就是十余年。那是一个时代对一群人的“考验”,期间,谢芳经历了不少皮肉之苦。她曾喂过猪、掏过粪,也曾因整日高强度的插秧劳作,使得双腿难以弯曲……

当谢芳再次回到荧屏,已错过了演员的“黄金时期”,对此,谢芳并不妄自菲薄:“我所演角色的成功率虽然远远不如过去,但是我所作的努力,或者说我在表演技巧方面的探索和塑造人物的主观能动性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无疑,谢芳经受住了时代的考验,像寒冬中怒放的腊梅般,愈加美丽芬芳。这也许便是谢芳从坎坷中汲取到的能量:我们无法改变一个时代,然而可以改变自己。

伉俪夫妻 不负岁月不负卿

一个演员的成功,或由于貌美,或出自技高,但如果没有真情,其表演便失去了根本,成功也不会长久。演员的情,其实不过是来自他(她)在这人世间的种种感受和珍贵记忆。谢芳说自己是个“幸运儿”,她将先生张目归为世间较为完美人群中的一个,“他为人乐观、正直、热情,却不轻浮,明智却随和”。

谢芳和爱人同是中南文工团的演员,一部《小二黑结婚》让两人生情结缘。有意思的是,当时暗恋张目的谢芳不敢当面表白,却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检讨自己,表明“对张目有好感”,引起全场哗然。张目被突如其来的表白吓的不知所措,好一阵子没有和谢芳说话。整理好思绪后,张目勇敢正视这份感情并写信给谢芳,他字迹工整、漂亮,开头第一句便是:“谢怀复(谢芳原名),我爱你。”1957年,二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谢芳曾表露:“他对我生活和事业上的真诚关注,使我常常暗中震惊。”张目对谢芳的呵护有目共睹,他甘愿成为红花身后的绿叶,默默地扮演着老伴、司机、助理等多个角色。过马路时,张目会自然地牵起谢芳的手,仿佛在他眼中,她永远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姑娘。谢芳的每一次活动、每一场演出,张目必定形影不离,常伴左右。当然,谢芳也常常毫不吝啬地夸奖爱人:“每当我俩同台演出,观众的反映就是张目嗓子好。”张目则哈哈一笑,打趣道:“客气,您客气了。”不过,张目偶尔也有坏脾气。有一次,谢芳要去外地演出,为了几个行李箱谁来拎的问题,二人你争我抢,张目便气鼓鼓地说道:“都给你。”谢芳呆愣在原地,但没过多久,张目便霸道地抢过了箱子,俩人又和好如初。

享受平凡 普普通通才是真

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谢芳老师依然忙碌。近几年,她参演了不少影视作品,如:《天下正道》、《远山的土楼》等,各类晚会、微电影也是邀约不断。忙碌的工作节奏,必须有硬朗的身体来支撑,充沛的精神也必不可少。

谢芳老师从不刻意养生,坦言自己“并无养生之道”,从她老伴张目的口中,笔者得知了谢芳老师的一些生活细节。她每顿吃的“很自然”,按時按顿,多菜少肉,只是“每顿吃的比较少”;她的睡眠很好,时常贪睡,搞得老伴张目不得不一次次唤醒赖床的“睡公主”。笔者猜想,这与她的性格也许不无关系,她爽朗大方,不喜拘束。朋友时常会忍不住提醒她衣着“过于朴素啦”,谢芳老师也并不在意,依然“我行我素”,认为舒适便好。

生活中的谢芳老师极为低调,她乐于平凡,喜欢过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闲暇时光里,她与北京胡同里那些悠然自得的退休老人看起来并无二致。天气晴好的时候,与爱人一同钓鱼、逛公园,沐浴着阳光,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有时候也去花鸟鱼虫市场兜兜转转,穿梭于各个古玩店之间;偶尔兴致来了,铺开宣纸一张,笔墨伺候……正所谓“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真正的桃花源,不在别处,而在自己的心里吧。

谢芳曾说:“人既然只能活一次,就该活得快乐,而真正的快乐,来自你给予这个世界的多少、优劣。”我想:她正是凭借着一颗对艺术无限热爱、潜心钻研的心,赢得了现在的美誉与殊荣。而晚年之后,一颗甘于平凡的心,使其在看尽世间繁华过后,仍然自在、快乐。

猜你喜欢
谢芳青春之歌春之歌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春之歌
春之歌
春之歌
舞剧《青春之歌》创作艺术特征探析
《青春之歌》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