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奇迹

2017-04-12 18:39梅丽莎·弗莱明
海外文摘 2017年4期
关键词:救生圈救生衣拉克

梅丽莎·弗莱明

多娃是每日试图横渡地中海的上千名难民之一。海上险象环生,当她乘坐的船倾覆沉没之后,这个叙利亚女孩真的要绝望了。更糟糕的是,支撑她身体漂浮的只有一个儿童救生圈,还有两个不谙世事的婴儿等她救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不同寻常的故事。

多娃·阿尔-扎米尔生在叙利亚一个八口之家。一家人住在约旦边界附近的德拉城,距首都大马士革大概两小时车程。2012年,总统阿萨德的军队侵占了这座城市,多娃受到士兵的威胁,父亲的理发店也惨遭破坏。于是他们离开家乡,逃到对难民敞开大门的埃及,在地中海沿岸的达米埃塔安顿下来。17岁的多娃也在一家皮包工厂找到一份工作。在那里,她遇见了巴西姆,并与他情定终生。虽然食不果腹,他们的日子却是简单而快乐的。然而好景不长,2013年7月,总统穆尔西在一次政变中被赶下台,埃及对待叙利亚难民的态度就此发生了180度大转弯。

巴西姆说服多娃跟他一起到欧洲避难。敲诈到5000美元之后,一个偷渡犯终于同意安排他们上船。可是,现实却跟他们预想的大相径庭。在两度被捕、两度被关进监狱的惨痛经历后,2014年9月6号,他们终于以50美元的高价买到两件几乎无法使用的救生衣,趟过没到肩膀的海水,爬上橡皮艇,最后登上一艘破烂不堪的渔船。据巴西姆估计,船上大概有500名成年乘客,外加100个孩子。偷渡犯在这次交易中获利足有100万美元。渔船刚刚离港,偷渡犯就大叫让他们俯身下蹲,因为岸上的警察发现了他们的船,正朝他们开火射击。可殊不知,他们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多娃和巴西姆挤过人群,返回到他们位于甲板右侧的位置,继续最后一段去往意大利的旅程。她告诉自己说:再过19个小时,所有这一切都会画上一个句号。我和巴西姆会踏上欧洲的土地。她捏了一下巴西姆的手。他转过头冲她一笑,在她耳边低语道:“我们一定会成功的,多娃。”

多娃闭上眼睛,慢慢进入梦乡。结果,刚睡了几分钟,她就被一阵轰隆的马达声和操着埃及方言的男人的咒骂声惊醒了。一艘蓝色的捕鱼船正朝他们全速靠近。甲板上大概站着10个男人。“你们这帮狗东西!”他们尖叫着,“你们以为自己要去哪儿?为什么不好好待在你们的国家等死?”多娃所在船上的一个偷渡犯回应道:“你们想干嘛?”“想干嘛?当然是把你们这些肮脏的狗东西送到海底去!”

渔船往旁边开了一段距离,紧接着调转船头,向多娃他们的船直冲过来。她吓坏了,一脸恐惧地盯着越来越近的渔船。“多娃,多娃,穿上救生衣!”巴西姆尖叫起来 ,“他们要杀了我们!”船上陷入一片恐慌,乘客们手忙脚乱地抓起自己的救生衣。多娃刚把救生衣穿好,渔船就猛地一下撞上了他们的船身。

几秒钟之后,渔船又一次全速冲过来。多娃明白了,他们这是打定主意要置全船人于死地,不管是男人、女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在劫难逃。这一次,他们的船受了重创,一头栽向大海。船上的难民纷纷落水,渔船上的男人们尖声狞笑着,大叫着他们统统都该淹死。难民船的一半已经浸入水中,并以飞快的速度下沉。多娃想起困在船舱里的几百个人。

她紧紧扒住船的一侧,却发现自己被困在了塑料米袋之下,米袋是当初难民们绑在船侧遮阳用的。和她困在一起的还有另外十几个人。她挣扎着想要钻出水面。正在这时,她看到塑料袋上有一个破洞,于是用力钻了出去,浮出水面。多娃意识到,那些塑料米袋仍然绑在船上,如果能从它们上面爬过去的话,她就能到达船尾——整艘船唯一露出水面的地方。好不容易爬到了船尾,多娃停下来大口喘气,然后转头看向船下。米袋下面的人已经不再挣扎了。

到处都是尖叫声。人们拼命抓住浮在水上的东西——行李、金属罐,甚至其他人,把他们一起拖到水下。海面上一片血红,一些人被螺旋桨的巨大力量吸过去,绞得血肉模糊。支离破碎的尸体漂在海面上,恐怖极了。就算在战争爆发的德拉城,多娃也从未见过如此骇人的景象。她亲眼目睹一个孩子哭叫着,拼命想要抓住船沿,结果下一秒,他便滑进锋利的桨叶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她突然听到巴西姆的声音:“多娃!”他浮在不远处的水面上。“放手,别抓着船了,不然你也会被绞成碎片的!”巴西姆冲她大喊。她的救生衣早已不知去向,他们离螺旋桨也越来越近了。巴西姆又一次大叫:“多娃!跳下来!快!”

她闭上眼睛,向后跌进水里。仰面浮在水上时,多娃突然感到自己的长发被猛地拽进水下。溺水的人把她的头发当成了救命稻草。他们抓住她的头,把她拖入水中。奇迹般地,她挣脱了他们的手。在她的注视下,难民船的最后一部分也被海浪吞没,水面上除了为数不多的幸存者和船身碎片之外,再无其它。

她看到巴西姆朝自己游过来,手里举着一个巨大的蓝色儿童救生圈。她把救生圈套在头上,又钻进去爬到它上面。巴西姆一手扶住救生圈,一手轻轻划着水。他看到一个认识的男人拿着一小瓶水,于是恳求他给多娃喝一点。刚咽下一小口,多娃就把吞进肚子的海水一股脑吐了出去。

黑暗慢慢降临。巴西姆抓着救生圈,多娃则紧紧抓住他的胳膊,生怕他被海浪冲走。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的哭叫声变成了微弱的呜咽。到处都是尸体。沉船发生时,大概有100个难民活了下来,可是到了夜里,寒冷和疲惫又带走了更多人的生命。一些失去家人的人也不再挣扎,他们脱下身上的救生衣,任凭大海把自己吞噬。

第二天,太阳升起的时候,幸存者只剩下不到原来的一半。一些没有救生衣的人拼命攀住同伴的尸体,好可以浮在水面上。多娃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男人朝他们游过来,肩膀上托着一个小宝宝。到达他们身边之后,他看着多娃说道:“我没力气了。你能帮我抱马拉克一会儿吗?”小宝宝穿着粉色的睡衣,露出两颗小牙,哇哇大哭着。男人解释说他来自加沙,是孩子的爷爷,一直靠打鱼为生。他們一家27口人都上了船,现在只剩他们祖孙俩还活着。“求你照顾我孙女吧,”他恳求道,“她才只有9个月大。请你照顾她,把她当成你自己的家人。我不行了。”

男人说着,伸出手摸了一下马拉克的脸蛋。“再见了,我的小天使,我的小宝贝。原谅我吧,我就要死了。”等他们回过神来,看向他的方向时,男人正面朝下,一动不动地漂在离他们10米远的水面上。

马拉克冻得浑身打颤。多娃哼唱起小时候妈妈唱给她的歌曲。她知道她必须设法让巴西姆保持清醒,可他正一点点从她身旁漂浮开。她感到他的手从自己的手里滑出,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他无力的身体沉入水中。她想跳下救生圈去抓他,可又无法放开马拉克。一个男人游过来,摸了摸巴西姆的脉搏。“很抱歉,他已经死了。”他说。多娃明白,对眼前这个男人来说,巴西姆的死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因为自太阳升起之后,至少又有几十人失去了生命。马拉克的小胳膊软软地绕在她的脖子上,那一刻,她突然意识到,现在她成了唯一一个能照顾这个孩子的人。

星期四下午。我已经在地狱里挣扎两天了,多娃心里想。到了这会儿,幸存者只剩下大概25人。马拉克大部分时间都在昏睡,但每次清醒一会儿,她都会不停哭闹。她实在是太渴了。

幸存者中有一家人是她在船上认识的。他们有两个女儿——桑德拉和玛莎。姐姐桑德拉因为极度缺水开始抽搐。她的爸爸抱着她,一边哭一边轻轻对她说些安慰的话。桑德拉的妈妈抱着小女儿玛莎游向多娃。她抓住多娃的救生圈,紧紧盯着她的眼睛说:“请救救我的孩子吧!我不行了。”多娃接过玛莎,把她放在自己的身上,紧挨着马拉克。她的小脑袋枕在多娃的胸口,一双小腿刚刚够到多娃的肚子。看样子,她只不过两岁左右。桑德拉死后几分钟,她爸爸不再奋力划水。他彻底放弃了。紧接着,她妈妈也悄无声息地走向了死亡。

夜晚降临的时候,多娃努力哄着两个哭闹的孩子。水成了幸存者们唯一的奢求。男人们尿在空塑料瓶里,用自己的尿液维持生命。

第三天早上,多娃看到有两个大人攀着一个救生圈。救生圈跟她的一样大小,套在一个男孩的腰部。突然间,救生圈炸开了。女人一下子沉入水中,又浮上来吸了最后一口气,然后头一歪,便彻底没了呼吸。男人让孩子抱紧自己的脖子,快速游到多娃身边。“求你帮我抱他一会儿吧!”他祈求道。多娃有点犹豫。“救生圈上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了!”可是,她还是伸出手去,把他放到自己的腿上。他晃动着小小的身子,抬起头。“我要喝水。我要叔叔。我要妈妈。”多娃怕他动来动去会弄破救生圈,于是安慰他说:“你妈妈去给你找水和吃的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中,男孩的叔叔一会儿往前游一小段距离,好保持身体不被冻僵,一会儿又游回来,查看男孩的状况。他没有任何支撑他漂浮的东西。男孩突然开始颤抖起来,小小的胸口也开始剧烈起伏。他的叔叔攀住多娃的救生圈,把男孩抱进怀里,然后推开救生圈。她看着他们慢慢沉入水中。

她一定要让马拉克和玛莎活下去。这是她现在最重要的事。她给她们表演小游戏,转移她们的注意力。她发现马拉克下巴怕痒,每次她用手指假装老鼠“爬”到她胸口时,她都会咯咯笑。孩子们入睡时,她会轻轻揉搓她们的身体,保持她们的体温。感觉她们失去知觉时,她会在她们眼前使劲打响指,大声叫醒她们:“醒醒,小甜心,快醒醒!”玛莎对她说的唯一一个词是“妈妈”。多娃开始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她们的妈妈。

星期五,她们在海上度过的第四个早上,马拉克和玛莎几乎一直在昏睡,小身体也很少移动。

多娃也陷入了时睡时醒的状态。当她睁开眼睛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她看到远处有一艘很大的船。可是她知道,抱着两个孩子,她根本不可能游过去。于是,她把她们挪到身体中间,用一只胳膊紧紧搂住她们,再用另一只胳膊朝着大船的方向奋力划水。但她觉得自己似乎在白费力气。她调转方向,看向身后。另一艘大船的灯光映照在遥远的海面上。我怎么才能游到那艘船那里呢?她心里想。实在是太远了。亲爱的上帝啊,我很想到大船那边去,请赐给我力量吧!

她开始用一只手划水,另一只手抱住两个孩子。

多娃看到的是一艘化学品运输船——“CPO Japan”号。穿越地中海,驶往直布罗陀海峡的途中,“CPO Japan”号突然接到马耳他海岸警卫队发来的求救信号:一艘满载难民的船失事。船长马上下令改变航线。然而,等他们赶到失事地点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只是一片漂满尸体的海面。运输船放慢了速度,避免撞到尸体。

“CPO Japan”号船长命令船员们放下救生艇。在找到幸存者之前,他实在不忍心放弃。当时,海上起了风,能见度很低。“别管那些尸体,”船长在对讲机里说,“找找看还有没有活着的。”负责瞭望的船员突然听到一个女人的呼救声。

救生艇里的船员马上开往船头,希望能定位声音的来源。“继续喊,”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大叫,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她放弃呼救,他们永远都不可能找到她。

在海里漂浮了4天4夜,没有水喝,也没有进食,多娃早就有气无力了。她看到“CPO Japan”号驶近自己,又慢慢远去。然后,一阵喊声突然传入她的耳朵。她只能依稀分辨出几句英文:“你在哪儿?继续说话呀,那样我们才能跟着你的声音找到你!”一个浪头突然打过来,喊声变得模糊不清,似乎离她更远了。他们看不到我吗?她担心所有的声音都只不过是自己的幻觉。可是,她明明看到一束光在海面上扫来扫去。她每喊一声,那束光就离她近一点点。躺在她身上的两个孩子已经不怎么动了。多娃拼命划着水,绕过海面上漂浮的尸体,朝着她唯一的希望靠近。

终于,两个小时之后,一名海员透过救生艇的窗户看到了她。光束照到多娃身上。船上的人震惊地看向她。一名船员一边大喊,一边把一根木竿伸向多娃。多娃紧紧抓住木竿,任船员们把她拉了过去。凭着最后一丝力气,多娃用阿拉伯语恳求船员们一定要救活马拉克和玛莎。她掀起自己薄薄的外套,露出躺在她胸前的两个孩子。船员们惊呆了,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女孩不仅活了下来,甚至还救了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一位名叫德米特罗·兹特尼的船副把两个小女孩从多娃的怀里抱出来。他们用绒毯裹住两个小小的身子,把他们搂在胸前。

其中一名船员伸手拽住多娃的腿,和同伴一起把她拉到船上。德米特罗用一条毯子裹住她。有人把一块湿海绵送到她嘴边,滋润她干裂的嘴唇。一个男人拿来一根吸管,好让她可以喝到久违的清水。

一旁的玛莎和马拉克一动不动。“我们一定要尽全力救活她们。”德米特罗命令自己的同伴,然后又呼叫船上的大副,请他联系海岸警卫队,让他们派直升机救援。德米特罗看着四周,惊诧不已。“这是奇迹吗?还是命运?像我们这样没有受过搜救训练的商船船员,竟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找到一名幸存者?这可比大海捞针还困难啊!这么糟糕的天气里,如果再晚一个小时,她就没命了。”

运输船改航驶往克里特,救援直升机把3个女孩送到了那里的医院。不幸的是,小马拉克没有坚持下来。埃及干尼亚州的一个家庭暂时收留了多娃。经过千辛万苦,2016年1月,她终于和她的家人团聚,在瑞典的哈默达尔安顿下来。如今,经历过肾衰竭、体温過低以及极度脱水折磨的小玛莎也已经3岁了。她在雅典的寄宿家庭把她的消息发到社交网站Facebook上,她的叔叔伊马德——住在瑞典的一名难民得知她还活着,欣然把她接到瑞典生活。

猜你喜欢
救生圈救生衣拉克
回归
在海中
智能救生圈
小狐狸拉克探长
简易野外救生圈
划船要穿救生衣
便携充气救生衣
为什么救生衣是橘黄色
超级救生衣
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