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诉讼成本拖垮你

2017-04-12 23:38关胜
当代工人 2017年5期
关键词:院方正义维权

关胜

实现正义有没有成本?当然,现代社会做什么没有成本?在平常百姓那里,正义是一个凛然的大词,实现正义更非草民所能担当,光是成本,他们就负担不了。他们只能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一对一地维护自己权益。即便如此,他们的维权成本也是相当大的,其中包括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人力成本等。有些人连这些成本都无法付出,只好认命。

前不久一个新闻,说某医院一护士误将打胎药当保胎药,发给怀孕两个月的孕妇,致孕妇流产。院方最初只答应赔付8000元,还说如果不满意,可以走法律途径,就是打官司。后来据说双方经过谈判和解了,但院方赔了多少钱,新闻没有交代。想想真是可怕,若孕妇一家执意上法庭,该是多么艰难且长时间的诉讼啊!有人更有单位从中发现了决窍,他们明知自己侵犯了他人和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思主动赔偿,却一句接一句地让受害方去法院告自己。他們知道,光是成本,就会把这些人干趴下。

打官司成本大,这是客观情况;但有些人和单位把这一客观情况当成了向受害人伤口撒盐的利器,不仅不厚道,还颇有那么一些小人气。

好长时间,很多研究和文章多是从维权的法理和具体的操作层面谈维权、谈正义,倒也有学者从经济角度谈了很多真知灼见,熊秉元就是其中之一。熊秉元是著名法律经济学家,现在台湾大学经济系任教。当今华人经济学界有4位公认的武林中人:行笔如飞的“飞侠”林行止;神出鬼没的“顶侠”张五常;笑声震天的“大侠”黄有光;年纪最轻的“巨侠”则是熊秉元。熊先生出了很多本“生活中的经济学”之类的书,如《灯塔的故事》《寻找心中那把尺》《正义的成本》《我是体育老师》《会移动的城堡》等,文章都不太长,文笔从容、细致、典雅。笔者差不多都读过。

《正义的成本》这本书由大名鼎鼎的北大法学院贺卫方教授作序。贺先生感慨道:在不少法律经济学大部头著作已被翻译为中文的今天,熊先生这本篇幅不大的著作能在大陆问世,具有别样意义。作者用他经济学和法学的双边造诣、充满智慧的叙述、俯拾皆是的生动例证以及清雅简约、款款道来的文笔,让我们在愉快的阅读中得以对法律经济学一窥堂奥。

作为法学教授,贺先生讲话历来重事实,重规范,在很多人心中的地位都非常高。有他评判熊先生的书,吾等也就不必多言了。相信熊秉元的功力,相信贺先生的引荐,绝对不会错的。不妨再引用贺先生序中之言作尾:花径未扫,柴扉已开,欢迎各位光临,欣赏这满园春色吧!

猜你喜欢
院方正义维权
“过程复杂”成维权痛点
实践正义是否可以脱离理论正义
维权诉讼知多少
人体能“代谢”就可输错液?
3·15 维权特别活动
湖北移动12315消费者维权站创新维权方式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