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2017-04-12 22:00何海燕姚方元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14期
关键词:微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

何海燕++姚方元

摘要:随着数字化校园的成功建设,微课程是在信息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当前应该广泛推行和研究的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数字化;微课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XJK016CZY016,课题名称:基于微学习思维导向下的高职学院数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

现如今随着信息通讯技术与信息媒体的高速发展,手持移动信息智能设备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开放共享内容的理念越来越普及广泛。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对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和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微课程”教学模式的产生使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一、微课程的概念

微课程是一个新型的概念,它的概念在不断深化与变化中。微课程就是以简洁、完整的教学视频作为呈现载体,围绕着某一个教学的重难点或者是教学环节精心开展教学活动以及配套的课程资源的总和。微课程有实验、答疑、讲授以及解题等多种类型。微课程的内容与许多的教学辅助资源密切相关,具有内容简洁、主题明晰、交互性较强、半结构化以及模块化等特点。

二、微课程的特征

1、明确知识目标,素材使用方便简捷。由于微课程所用的格式大部分是比较适用于在网络上运行的格式,在教学中能够在较常用的信息设备上播放流畅,再加上配套的辅助资源,使师生在下载和调用方面得到了极大的便利。微课程所讲解的内容与传统课程教学有比较大的区别,传统式教学是以课堂为单位在一节课中安排多样复杂的内容,而微课程教学模式是让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解构,比如讲解比较突出关键的一些重难点或者是学生集中反映的难题以及演示某个实验操作等。

2、倡导个性化学习理念、构成松散耦合的结构。微课程所讲授的知识是具有片段化的,却能清晰明确地呈现一个完整独立的教学内容。微课程的教学内容还具有承前启后,内容由易到难并有很好的连贯性。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在数字化校园环境下倡导个性化的学习理念,构成松散耦合的结构使它具有扩展性以及开放性。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可以随时进行更新上传教学资源,而学生可以按照已存在的学习路径进行课程的学习,选择适宜的内容,对学习进度自主控制,对没有掌握的知识内容要反复学习,要做到提前预习新的学习内容,这样就能够解决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等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方面的弊端。

三、开发与设计“微课程”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系统完整的内容设计。开发和设计微课程一方面要针对一些特定的问题,从教育情境的真实性方面入手,分析学习内容与任务,然后根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设计选题,创建情境、指导单的供给、引入中心概念、解释、叙述、反思与总结,并且配合其它的学习辅助材料、工具、构架和路径,以及异步或者是同步的学习指导、相互合作与讨论、不同难易程度的练习和反馈等,这就构造出了一个较真实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必须要完整地创建课程体系,要把每个模块化与半结构化的微课相结合,形成网状的立体的结构,并形成有意义的联系网。

2、目标明确清晰。在现如今的资源共享、协同化的知识构建、生态化的服务平台、个性化的学习、终身学习广泛性的背景下,平台、内容、终端的相互合作是合宜数字产业发展的生态系统。那么开发与设计微课程就必须要有明确清晰的定位,以方便开发创新思路、对经费的预算、确定运营模式以及目标用户。

3、舒适愉悦的微课程体验。微课程的开发和设计要求整体内容简洁、清晰、美观、结构完整、技术标准规范、形式新颖;在教学中运用语言要通俗易懂、幽默并且风趣、生动而且简练;在授课时一定要详略适当、突出重点、开门见山;同时要依靠智能化的终端设备与较大的数据技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思虑教学中的每一处细节和每个环节,使微课程的趣味和交互性大大提高,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与个性化的特征。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还处在初级阶段,要开展并且能够深入此项工作就需要教师、专家学者、优秀的技术人才以及好的服务商等的协同努力。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微课程教学模式会与现实的教育更为契合,使微课程的教学效果逐步提高。

四、探讨“微课程”的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实际的微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上传已经开发好的课件内容,按照已制定好的教学目标,然后使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新的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学生能够在平台上面发表各自的见解以及学习心得,还可以按时完成预习任务,可以对自己掌握学习的程度进行初评,还能及时发现难题并提出疑问,其它的学生可以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题目评论与回复,根据问题的回复学生可以一起研究解决相互解惑,完成各自的学习任务。

2、课堂内相互协作进行知识探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平台上提出的问题与遇到的难题,找出比较有探究价值的课题,组织学生进行习题训练、亲身进行实验、教师的教学指导、研究探讨课题等混合式的学习活动,对实践和信息反馈的运用,使学生成为主动加工信息者而不是被强制灌输的对象。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成為主动学习者,使课堂教学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3、课后进行复习,巩固知识。课堂结束以后,学生要按照各自的学习程度和进度对微课程进行合适地有针对性的观看和调用,来突破解决难题,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要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在平台上利用评价资源进行自我评估,看是否成功的掌握了已知的知识。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学习效果。如果达到了就能学习新知识,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就要继续反复学习直到达标为止。

五、小结

微课程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它对传统教学模式是有益的补充,它的发展空间非常广阔。但是微课程的普及与推广也是需要循序渐进的,不能一蹴而就的,这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提升微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毅. 面向数字化学习环境的高校微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黄兰. 微课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5.

[3]钟琦,武志勇.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微课程”教学模式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2014,v.24;No.15402:26-33.

[4]张霞. 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4.

猜你喜欢
微课程数字化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揭示数字化转型的内在逻辑
数字化起舞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巧借微课,翻转课堂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