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2017-04-12 22:10张宏荣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张宏荣

摘 要:目前,在小学,特别是广大农村小学,存在心理异常甚至心理疾病的学生已占了不小比例。近年来,各级各类大小媒体报道了不少发生在小学校园里令人震惊的事件:诸如小学生跳楼、服毒、离校离家出走,或者打骂老师、刺杀校长、伤害同学等等,不一而论。因此,看清形势,发现问题,从小抓起,从启蒙教育阶段抓起,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而且亟不可待!

关键词: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亟待加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生活节奏日趋变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社会上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日益滋生泛滥,社会环境也日趋复杂。这一切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极大的冲击,也波及到了校园,波及到了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小学生。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和社会学的有关理论,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通过课堂教育教学、游戏、活动、辅导等各种教育途径,帮助小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认知。

一、当代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诱因

现代社会生活日新月异的发生变化,小学生周遭的一切也急剧地变化,他们在社会中不断成长,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都对他们产生了重要影响,总体而言造成小学生不良心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家庭,社会,学校和学生自己心理等四个方面。

(一)、家庭因素。家长的经济地位、政治态度、思想倾向、文化教养、人际关系乃至家庭氛围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生活压力,孩子父母往往把教养孩子的责任转移给祖父母辈,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责任。祖辈疼爱第三代,往往比较注重生活方面的照顾,缺少心理上、感情上的交流。由于照顧太多,这些小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在自主、自立、受压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明显不足。这种“隔代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模式”,在农村已经十分普及遍,父母外出务工常年不回,祖父母“管不来孩子”抑或“管不了孩子”的情况比比皆是,广大农村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凸显,尤其令人担忧!

(二)、社会因素。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独生子女往往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在孩子们中间也开始流行起来:如不少孩子生日讲排场,家长对孩子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孩子们之间相互攀比,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优良作风抛之脑后。社会大环境对此类现象,也未作出反应,甚至默许。

(三)、学校因素。小学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时期,他们在学校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将影响他们一辈子。小学教育中过分强调对小学生的成才教育,忽略了小学生作为人的成长教育。有些老师教育思想不端正、素质不高、教育方法不当,给小学生造成了负面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四)、学生心理因素。现代的学生父母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受新思想影响较大,这些学生能力普遍较强,但是,自我表现欲过强,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肯定,往往会采取一些极端的形式表现自己。如有些学生希望老师注意他,让老师看到他的能干,故意在课堂上讲话、吵闹,甚至作出让人难以预料的其他事情。

二、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前提和基础——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家要从各方面培育人,那么他首先要在各方面了解学生。”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就要多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多听一听来自童心世界的呼声,和学生交朋友,加强心理沟通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关键和要领——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师生关系是学校里面的一种重要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这种关系也会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从而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表现出强大的影响,对于学生来说是影响他们一辈子的事情,这其实是比单纯的成绩更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研究师生关系在现阶段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我们知道非常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把学生的个性发展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而不够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就会在一定程度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

作为教师,应时刻牢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该生是否尊重师长”是班主任评定一个学生品行的首要条件, 而作为班主任是否问过自己“我尊重学生了吗?”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他们常常感觉不到自己的价值。这些学生只有被人接受,才能接受自己,如果教师不尊重他,他也感觉不到自尊,对那些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要坚持正面教育引导,尽量不要当众批评。实践表明,只有从尊重出发,学生才能打开自己的心扉,心理教育措施才能奏效。

(三)、方式和方法——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给孩子创设有利于合作学习的环境,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大地发挥孩子间合作学习的效能,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长、最佳组员等。并把小组合作中的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公布。为合作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还要注意在耳濡目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主要有赖于学生所处班级心理环境的状况。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总之,只有搞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让学生身心愉快地去学习、去生活,才能培养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能有效有序;唯有如此,我们的教育,才是人们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李世明.浅析小学生的心理教育[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2]张维兰.浅谈心理学在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04.

[3]汪丽霞.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成功(教育),2013,07期.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我是小学生
心理小测试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