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2017-04-12 22:05符征辉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537618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7年10期
关键词:垫料鸡场氨气

符征辉 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618

冬季肉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符征辉 广西博白县旺茂镇水产畜牧兽医站 537618

肉鸡养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品质优良的畜产品为目标。但是由于肉鸡生长速度快,导致肉鸡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而且肉鸡容易受饲料质量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饲料报酬降低,死淘率增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应当掌握科学的技术措施。

1 做好鸡舍保温,适时通风

冬季气候寒冷,舍内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悬殊,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严防仔鸡由于低温造成扎堆挤压致死的现象发生。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防止温差过大,引起应激反应。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m以上为宜。当气温急骤下降,防寒保温工作跟不上时,容易使肉鸡外感风寒,发生以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呼吸道疾病。所以要维修好鸡舍,防止贼风、穿堂风侵袭鸡群。平地饲养的肉鸡群要加厚垫料,利用垫料来提高室内温度。

2 通风换气,防止氨气蓄积

冬季不能为了保温而忽视通风换气。对鸡群排泄的粪便和潮湿的垫料要及时清除,避免鸡舍内氨气蓄积的浓度增大,导致肉鸡氨气中毒或引发其他疾病。为了防止氨气对肉鸡的不良影响,建议养鸡场铺设的垫料厚度在5cm以上。饲喂时尽量减少洒水,防止水槽漏水弄湿垫料;如果鸡舍内的湿度过大,应及时清除舍内粪便及潮湿的垫料。此外,可使用吸氨除臭剂来降低鸡舍的氨气浓度,常用的有硫酸亚铁、过磷酸、硫酸铜和熟石灰之类。

3 合理饲喂,做好疾病防控工作

(1)根据肉鸡不同的生长阶段,按照饲养标准配制日粮。由于冬季气温偏低,肉鸡的热量消耗较大,配制日粮时可适当提高饲料中代谢能的标准,降低饲料中蛋白质的比例,同时日粮中维生素的含量要满足需要。饲料应现拌现喂,防止冰冻,有条件时可以饲喂热料和温水。所配饲料的原粮必须无霉变、无杂质,以防诱发呼吸道疾病。

(2)疾病预防。做好病毒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的预防工作,当肉鸡体质较弱、抵抗力下降时,容易诱发疾病。因此,在提高机体抵抗力的同时,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有疫苗预防接种的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注射。饲养前期主要控制沙门氏杆菌病和大肠杆菌病。这2种病的死亡率一般在2%~3%,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0%。饲养中期主要控制球虫病(地面平养)、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同时密切注意传染性法氏囊病。这3种病的死亡率一般在3%左右,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饲养后期主要控制大肠杆菌病、非典型新城疫及其混合感染。这3种病的死亡率一般占3%~4%,约占全期死亡总数的35%。

(3)鸡舍定期消毒。空鸡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饲养期间宜采用高效无毒的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定期带鸡消毒,一般采用喷洒消毒和饮水消毒配合执行。防治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措施。建立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搞好环境卫生,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场,制定科学有效的消毒制度;加强对种鸡的监控和净化;药物防治;免疫。冬季饲养肉鸡一定要处理好通风和保温的矛盾,保持舍内空气质量,加强卫生管理,合理用药,这样发病率就会大大降低,保证肉鸡健康地生长和生产,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4 加强饲养管理

进雏前对雏舍进行严格的冲刷、消毒、环境熏蒸消毒,对用具、衣帽、房舍等彻底清洗。入舍后先饮水后开食,尤其长距离运输的鸡,更需要及时补充机体所失的水分。对于不愿意活动的鸡,应采用人工轰赶强制采食的措施,但应注意动作要轻,不要造成挤压致死的现象。光照时间宜短不宜延长,不可随意改变光源的位置、时间和强度等,使舍内照度均匀。

地面要干燥,水泥地面不吸水,易潮湿,最好用三合土打地面,使地面透气、保持干燥不反潮。地面要用新鲜、干燥、柔软、不霉变、吸水性好的垫料,最好为刨花。最好一次性铺好垫料,不要零星添加,要经常翻动,使其不发硬、不赶毡、不板结,保持松软。控制饮水,饮水是耗料量的2~3倍,因为水多会加剧垫料的潮湿。日粮中不过量用盐,防止喝水多,导致鸡粪含水分高或拉稀,打湿垫草垫料。另外,饲料中的含脂率不要过高,否则会使粪便黏稠,落在垫料上容易板结,鸡趴在上面容易引起胸部发炎和囊肿。日粮中的蛋白质添加要适量,过多则不易消化,如饲喂豆饼多容易拉稀。

预防胸囊肿。如果是笼养或网上饲养,可在笼底或网底部加一层柔软的橡皮条,以防止鸡的胸部直接与尖硬的铁丝接触,避免造成胸囊肿。平养鸡只要用柔软度良好的垫草,也可防止鸡肠道病的发生。

网上平养的肉鸡群容易发生非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尤其是25日龄左右的肉鸡冬季易发。该病的病原不是细菌或病毒,也不是寄生虫,而是饲养管理不善造成的。一般从第1天开始,连续或间断的空气干燥、粉尘过多,而且在通风不良情况下,粉尘被鸡群吸入、长期蓄积而致病。防治措施是在保持舍内温度的前提下加大通风量,保证舍内氧气含量,是鸡群不发病或少发病、发病后尽快恢复的基本条件。要保持舍内一定湿度,第1周保持湿度20%左右,第2周至出栏湿度应保持在60%左右。3周龄以上肉鸡要以通风为主,舍内温度不低于21℃。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应激因素,尽量让鸡多采食,以保证机体的能量需要,增强鸡只的抗病能力。除采取以上措施外,在饮水和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抗菌药物和维生素或小苏打,以增强鸡只的抗应激能力和缓解由于呼吸不畅引起的酸中毒。

5 强化卫生管理

应从健康种鸡场引进鸡苗,严防经垂直传播带进病原体。应创造良好的饲养环境,包括鸡场大环境和舍内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尽量将场址选择在远离其他鸡场,地势开阔、交通便利、无噪声等外界干扰的地方。舍内环境是指良好的保温和通风条件,配备单独的储料室、消毒池、更衣间和工具室等。饲养用具与消毒用具严格区分,并定期消毒,严防水平传播疾病。同时定期监测相邻鸡场及本地区有无疾病疫情的发生,采取预防措施。定期监测本场鸡群的健康状况,出现疫情及时处理。坚持带鸡消毒,消灭鼠害,严防鼠害传播疾病,病死鸡火化或深埋处理,病鸡与健康鸡隔离的原则。

猜你喜欢
垫料鸡场氨气
如何搞好鸡场消毒和病毒病免疫接种
鸡舍垫料管理技术
氨气还原氧化铜的微型实验
鸡场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治
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养鸡场氨气排放的试验
肉鸡养殖中的垫料管理
规模鸡场暴发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
山区规模鸡场常见疫病的防控措施
肉鸭发酵床垫料的管理与维护要点
鸡场垫料的选择及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