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是心上一把刀

2017-04-13 15:13笑笑
当代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不公待遇职场

朋友是那种遭遇不公,宁可咬碎牙忍着,也不愿主动面对的人。她承担了部门90%的加班任务,活没少干,可升职加薪跟她从来不沾邊。偶尔一次,她发现刚入职的同事工资已经跟自己比肩了,上火了好几天。大家劝她找领导谈谈,她却认为谈了也没用,搞不好还要被穿小鞋。为什么有些人在不公面前非要委屈自己?

奕星 心理咨询师:

我见过太多委屈自己的案例,有些当事人已经到了对委屈麻木的程度。也许真的是委屈受多了,慢慢就适应了。从专业角度而言,我坚决反对隐忍和自我牺牲式的处事方式,这不仅不利于个人心理情绪发展,也不会为人际交往铺平道路。

俗话讲,忍是心头一把刀。科研人员把这一说法变成了可量化的结论。有研究表明,心肌梗塞或心脏病致死,都与隐忍的处事方式密切相关。以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待遇的男性群体为例,隐忍者比采取对抗的人,得心脏病的风险要高出1至4倍。

到底何为隐忍的处事方式呢?就是将事情藏在内心,强力克制忍耐,不作表示。具体到职场中,隐忍的方式包括当感觉被同事或上司亏待时,选择“什么都不说让事情过去”“不直接面对”。笑笑,你的朋友暗自上火,表面上却装作没事儿人一样,就是典型的隐忍。

通常来讲,隐忍者大多属于自我标准偏低的人群。他们总是能见到那些和他们一样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比他们还悲惨的人。隐忍者会认为,身在职场都难逃不公待遇,而且还会找到一堆例子来证明自己。在他们的观念里,职场本身就不是公平的,所以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属正常。“大家都一样”“还有人不如我呢”,这些想法就是他们面对不公平待遇时的心理潜台词。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隐忍不发也被视为君子必备美德之一,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思想被一些人继承下来。笑笑,很显然你的朋友就是这一思想的拥趸。她怕领导给她穿小鞋、怕丢了工作,而这些在她看来是大谋,所以面对一时的不公平待遇,选择咬牙忍过去。

此外,家庭因素也会对隐忍者起到不小的示范和带动效应。也许,父亲曾在单位受到不公待遇后借酒消愁,母亲受到委屈下班回家只是默默流泪,第二天继续扮演五好员工。在这样的环境,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平等沟通、互信尊重的职场关系不存在,然后把自我牺牲式的处事关系视为理所当然。

最后,隐忍者之所以选择咬碎牙也忍着,在我看来也是当下职场大环境使然。目前职场工作分工越来越精细,每个人都淹没在相对独立的工作环节,这样的分工方式固然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也使得个体难以准确估量自我存在的价值。

比如笑笑你的朋友,她虽然承担了部门绝大部分的加班工作,但自己感觉更多是精力和时间的堆积,这无法帮她建立起个体不可替代的自信,自然也没有站起来反抗不公平待遇的勇气。就好比一个普通女子嫁入豪门,虽然感觉到了婆家对自己不公平,但想想渐渐老去的容颜,随时可能被年轻貌美女子取代的现实,最终还是选择忍气吞声。

猜你喜欢
不公待遇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职场要减龄 特立独行第一名
为报复美国 欧盟议会呼吁取消给美国公民免签待遇
不公和不义
不公和不义
职场首页
国王的待遇 ———原载“伊朗漫画网” ▲
疯狂的职场/等
世道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