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

2017-04-13 18:34李浅浅
当代工人 2017年4期
关键词:秀英老张阿姨

李浅浅

退休后的张阿姨喜欢两件事,一是遛狗,二是跳广场舞。这天傍晚她遛狗回来,走到自家的楼门口,发现一个与她年纪相仿的女人站在楼下徘徊,还不时向楼上张望。张阿姨是这个小区的老户,对周围的街坊邻居了如指掌,她敢肯定这个女人不是小区的住户,可是她在这里东张西望的想干什么,等人?迷路?张阿姨心里疑惑却不好问出口。

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这个女人每天都来楼下转悠,尤其是早晚,一连过去了10多天,张阿姨心里犯了嘀咕,出现这种情况一次两次尚且可以忽略,可是天天如此就不那么正常。难道?坏了,莫不是被贼盯上了,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想到这她心里一惊,三步并作两步匆匆上楼,还有点提心吊胆,像小时候走夜路,后面有小鬼跟着似的。

老张正在书桌前写书法,他听见叫声放下笔,眼睛从老花镜的上面看过来:干啥呢,整这大动静?

“老张,不好了!咱家被贼盯上了!”张阿姨的声音因紧张显得有些颤抖。

老张一慌神,拿毛笔的手不由自主地抖了一下,把横写成了捺,有点惋惜地摇着头:“大惊小怪,光天化日哪来的贼?”

张阿姨辩解道:“我也不信啊,可是这个女人真是奇怪,一连10多天都来楼下张望,你说她有什么好看的,就这几栋老楼,这不是别有用心是什么?”

老张走近窗前,向下面看了看,漫不经心地说:“她爱看就让她看嘛,你不看她不就没事了。”老张看张阿姨着急,又笑着把她扶到客厅里,跟她分析了这个事的前因后果,然后俩人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女人有病!

经过老张的一番梳理,张阿姨的心情果然平复下来。如果是精神病,就更不敢怠慢,每次接孙女上下学,都要千叮咛万嘱咐,要她离这个“精神病”远点,千万不能跟她搭话。

对于这个不速之客,不光张阿姨觉得奇怪,楼上的阿姨们都感到了危机,她们在一起跳舞时经常议论这件事。一天中场休息时,张阿姨看见几个人在一起嘁嘁喳喳地咬耳朵,等她一过来大家就岔开了话题,好像在掩饰着什么。

在回家的路上,她一直跟在最好的姐妹秀英身边,试图通过她找到突破口。秀英是张阿姨30多年的好姐妹,也是心直口快之人,还没等张阿姨开口,就忙不迭地说,你知道她们说的啥?她又把嘴凑到张阿姨的耳根:就是咱们楼下的那个女人,跟你们家老张有关系。

张阿姨万万没想到是这样,她想开口说话可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字,觉得喉咙里堵了一个大疙瘩,几次三番地努力才把这个大疙瘩咽了下去:咋能跟老张扯一块去,你给我说详细点。

秀英就把刚才大家的议论一五一十跟张阿姨说了。她们说他俩是在老年大学勾搭上的,甚至有人看见他们在一起吃饭,打乒乓球,有说有笑的。“有这种事,那个女人虽然怪异,但看上去挺正经的,真是人不可貌相,你说这个楼里那么多老人,怎么偏偏说是来找老张的?”秀英便开始跟她分析起来,说这个楼里的老人是有几个,但都是些瘸瞎驴带滚蹄的,哪有老张有文化有魅力,这女人放着一个大帅哥不找去找那些瞎摸枯眼的小老头?女人不管多大年纪,一遇感情问题就容易昏了头脑,智商降到零。那一刻张阿姨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上帝为所有人打开了窗子,唯有对她关紧了门。

张阿姨回到家,身子骨跟散了架一般疲惫不堪,她换了拖鞋顺势倒在沙发上。老张听见动静从书房出来,不解风情地打哈哈:呦,舞蹈家回来了,今个怎么没买菜。

要是搁往日,张阿姨认为这话再正常不过,可自从听了秀英的话,就觉得老张话里有话,还什么舞蹈家,这不是在讽刺她吗?捎带菜,凭什么买菜就是她一个人的活儿。想到这她的气不打一处来,不假思索就呛了老张一句:咋地,把你伺候地就去外面浪呗!

老张被这句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那么平常的一句话怎么就呛了张阿姨的肺管子。他丢下了一句“无聊”转身回书房。张阿姨一看他要溜,反倒来劲了,厉声喝道:“你给我站住!”老张被这突如其来的叫声吓了一跳,刚立定就见张阿姨从沙发上跳起:老张,你今天要跟我说明白,你跟楼下的女人是什么关系。

老张更加蒙圈了,结结巴巴:这,这都哪跟哪啊,你这不是无事生非吗?咱们老夫老妻这么多年,我啥样你还不了解?

“老张,别说得好听,知人知面不知心,你在背地里干的事我咋了解。”张阿姨咄咄逼人,我一开始就说那个女人是小偷,原来她不是来偷东西的,是来偷人的。

老張没想到张阿姨会说出这般昏头涨脑的话,他一着急觉得胸口憋闷难忍,赶紧扶住茶几的一角,身体却不听使唤地向下滑倒。张阿姨一看慌了神,赶紧把老张扶到沙发上,老张捂着胸口指着书房,喃喃着:药,药……张阿姨这才反应过来,赶紧去书房取来救心丸,老张含下几粒便倒在了沙发上。

老张渐渐缓过气来,又喝了点水才算稳住。张阿姨也觉得自己刚才太冲动了,有点过分,老张肯定伤心了。老张患有心绞痛,自从上了老年大学练上书法,一年多没发病了,以前发病也是一阵工夫,吃了药就会缓解。可这次不同,到晚上10点了还在隐痛,张阿姨更加惊慌,想打电话叫120。老张坚持不去医院,大半夜的太折腾,又不是急症,只要张阿姨表态不再无中生有冤枉他,比什么药都好使。

张阿姨迫于无奈跟老张道了歉,说自己是被闲言碎语冲昏了头脑。令她生气的不是老张的作风问题,她还是信任他的,她是把造谣生事人的气撒在老张身上了,她找不到那个闲话的出处,只能拿老张当了一把出气筒。老张一听顺了气,这一篇在他这儿就算翻过去了。经过一周的调养,老张又能去老年大学上课了,重回一如既往的生活节奏。

张阿姨怕老张心脏病复发,虽然嘴上不说什么,心里还在纠结,因为那个女人还像幽灵一般准时准点出现在她家楼下,渐渐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每当她看见女人向上仰望时,就像看见一只苍蝇在耳边“嗡嗡”叫着,恨不得自己是个苍蝇拍,“啪”一下把它拍死。

她也不知道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变成小心眼了,原来根本不走心的小事现在都能把她的心装满,而且挥之不去,排解不开,就像一个瞎线团,越缠越多,剪不断,理还乱。想跳跳广场舞解解闷吧,又整出个风流韵事,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背后有人戳她的脊梁骨,好像犯错的不是老张,而是她自己。她更不知道那些说法是从谁的嘴里传出来的,说得有根有派,有鼻子有眼,不容置疑。俗话说无风不起浪,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当她把自己的苦恼向秀英倾诉时,秀英也觉得张阿姨分析得有道理,她说:朝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说不定这大妈中间也有朝阳级的,还是得加强警惕,不能听之任之。即便没有,凡事提前打个预防针也没坏处,防患于未然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张阿姨听秀英这么一说,感觉周身的热血又一次沸腾了,与其在家闷着坐以待毙,不如快速反应主动出击!

秀英不愧是她30多年的好姐妹,主动请缨盯梢老张,张阿姨负责对付楼下的女人。盯梢好办,只要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看住老张,看他跟什么人在一起,给谁打电话,什么精神状态便可一目了然。这个女人该如何对付,动静大了怕难以收场,不痛不痒怕达不到威慑力,最好是先给她点颜色看看。她们俩绞尽脑汁,最后商定了一个主意,让张阿姨倍感兴奋。

这天傍晚,趁老张不在家,张阿姨把事先准备好的垃圾拿到窗前,她等这个机会已经快一周了,一周的时间说不上多么漫长,但对张阿姨来说却是无尽的煎熬。

今天得了这个机会,她首先的反应是兴奋,她看准了女人的头,把垃圾袋重重抛下,但因为紧张还是落在了女人身边,离她足有一米远。张阿姨正在为自己的失手懊恼,却意外地看到那个女人倒了下去,重重地摔在楼前的地砖上。

张阿姨见此情景赶紧关了窗,尽管她希望女人昏倒,这也是她一直想看到的,但真的摔倒了她又觉得过意不去,万一出事自己也脱不了干系。张阿姨没料到还有这一出,是没经过彩排的。她慌忙跑下楼,这时女人的身边已经聚集了好几个人,大家连呼带叫带掐人中。女人慢慢缓醒过来,大家七手八脚把她搀扶到绿化区的椅子上坐下,看来她只是受了惊吓,身体并无大碍。

大家问她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儿,女人幽幽地说:因为儿子住在4楼(跟张阿姨家一个楼层),最近因跟妻子闹离婚得了抑郁症,总说还不如跳楼死了好。他不让她上去看他,可她又不放心,就趁早晚不上班时来望望,看见他房间的灯亮了也就安心了。没想到今天不知道是谁扔了一袋垃圾,她误以为是儿子跳下来了,一着急就昏了过去。大家听罢,都为女人无私的母爱唏嘘不已,张阿姨听了,感觉整张脸“唰”地一下红到了脖子根,除了少女时候,她的脸很少有像今天这么红。

猜你喜欢
秀英老张阿姨
同期听力(六)
加菜
推销
简单快乐
误解
各付各的
把饺子当钻石卖
意想不到的效果
给乞丐发工资
酒鬼老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