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2017-04-13 01:14张丽
作文通讯·初中版 2017年1期
关键词:麦地材料

选材是作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叙述一件事情,选材很重要。在明确了题目要求、确定了中心思想后,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想使文章内容充实丰满,就要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

到哪里寻找这样的材料呢?材料来源于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材料就有多么丰富。同学们可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搜集整理材料:

1.时间角度:过去——现在——将来,沿着这条时间轴搜寻,可能很快会想起某些触动心灵的时刻,想起那些刻骨铭心的场景。

2.空间角度:学校——家庭——社会,这三个空间几乎涵盖了我们的全部生活。师长的教诲、同学的帮助、集体的温暖、求知的欣喜、丰富的校园活动等往往是我们感受最真切的,完全可以从中撷取最难忘的场景;家庭生活经常表现在一桌可口的饭菜、几句关爱的话语,也可能是严厉的批评,甚至矛盾冲突后,品味出家人的深爱;而一次踏青、一次远行、偶然的街头见闻、一次难得的生活实践活动更能锻炼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从而产生对生活万象的独到见解。

3.材料内容:写作素材包括人、事、景、物。当你思考这四方面时,具有画面感的往事或许会历历在目。或许有一个人,在你无助时为你指点迷津,让你心生温暖;或许有一件事,让你深刻领悟生活真谛;或许有一处景致,你无意问回眸,被它深深震撼,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或许是一件普通的物品,因为见证了你的成长而意义非凡。

4.获取途径:一方面,可供选择的材料有些是亲身体验的,我们能产生深刻认识和感悟。另一方面,还可能是通过读书、交谈、影视等途径获得的新鲜事,如果运用得当,同样可以为文章添彩。

那么,如此丰富的材料,我们在写作文时如何筛选呢?这就需要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1.围绕中心:审读作文题目必须抓住题眼,读提示语还要提炼关键字,因为这些内容限定了文章中心,围绕一个明确的中心选材,才能把最具说服力的材料提取出来,这叫准确选材。

2.避生就熟:选取自己熟悉的材料,才能把动人的细节描写出来,才能用细腻的情感润泽文字表达,也才能挖掘出材料的内涵。

3.去粗取精:精当的材料以一当十,恰到好处。课文《秋天的怀念》的作者没有交代母亲照料自己的琐碎事例,仅选取几个“看花”的片段,一位母亲对儿子的挂念、期许尽在其中。

4.推陳出新:新鲜的事物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写文章应尽量摒弃陈旧的材料,关注新人新事新风尚。

每个人的生活总会有相似之处,仅在搜寻新鲜材料上下功夫恐怕难有较大突破,我们可以另辟蹊径,从不同角度选取材料解读材料。同样的材料,由于角度不同,写出的文章也截然不同:你看到一棵大树,你仿佛看到它从抽出新芽到绿阴如盖的全部历程,你想到的是厚积薄发;他看到一棵大树,仅仅认为是一个孤独的存在,因为他联想到的是一片茂盛的丛林。同样的主题,也可以从不同角度选材:都德先生写“爱国”主题,他选取了一个孩子、一堂课作为材料;你写“爱国”完全可以选择一次庄严的升旗仪式,国旗下的你思绪飞扬,骄傲于载人航天飞行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也可能为强大的中国军队保卫美丽的南海而热血沸腾;你还可以选择一堂普通的地理课,就像一首老歌唱的,“当北国江城的钢花映红飞雪,江南的田野正春色妖娆;当东海的哨兵迎来朝霞,戈壁油田还灯光闪耀……”辽阔的祖国大地怎能不让你情思涌动?你甚至可以选取某座城市、某个家庭来描写,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只要同学们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一定能够找到富有情趣、触发哲思的新鲜材料。那一次,

我突破胆怯 李星儒

当嫩芽突破土层,它呼吸到了第一口空气;当阳光突破云层,它把光芒洒向大地;当红梅突破寒冷,它成就了凌风傲雪的传奇……那一日,站在了“一线天”的顶端,我终于突破了心中的胆怯。

莽莽苍苍的山峦问,陡然裂开了一条缝隙。从远处望去,陡峭的石阶、摇摇晃晃的铁链,造就了大自然的奇观——盘山一线天。当我站在它的脚下,抬头遥望,一道无形的墙壁横在我心头:胆怯。

迈出第一步时,我的脚已经发抖了,脚下不像坚实的石阶,更像是软软的棉花。妈妈用一只手托着我的腰,我紧张地回头看她,她平静坚定的目光给我吃了定心丸。我默默地安慰自己,有妈妈在不会有事。

我咬紧牙关,手紧握住铁链,脚下用力蹬住石阶上的凹槽,将整个身体撑上去。我屏住呼吸,一鼓作气,竟爬了好长一段距离。正窃喜,一旁登山的游客善意提醒:“小妹妹,前面就要到没有保护的地方了,你还继续吗?”

当头泼了一盆凉水。我抬头望,果然石阶两端长长的铁链消失了,连落脚的地方都窄了很多。这时,不少游客打了退堂鼓,一个个掉头准备原路返回。

我一下子慌了神,同伴们也慌忙转身返回,只留下我一个人站在原地,手心沁出了冷汗,莫名的恐惧好似潮水一般袭来,填满整个身体,心中的胆怯阻碍着我。我不甘心,又手足无措,用祈求的目光望着妈妈。

这一次,妈妈抬起手臂,指向前方。我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那是一棵奇特的松树,仿佛斜插在峭壁上。它一定有过娇嫩的绿叶,在烈日与风雨中最终蜕变得四季葱茏;它的枝干也曾柔美,却终在这峭壁上坚强地傲视苍穹。“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为何这座山上从未生长着柔美娇弱的桃李?因为它们不能突破苦寒,战胜凄风苦雨的考验,所以它们无缘一览众山小!

是“学长松”还是“作桃李”?这问题拷问着我的内心。那棵峭壁上的青松化作一股绿色的潮水,充满我的全身,驱散了我的胆怯心理。我伸出发抖的双手攀住坚硬冰冷的岩石,一步,又一步……

终于,我站在了一线天的顶端。俯瞰脚下,来来往往的游客都化作指甲大小的影子,山风吹拂,我心坦荡。妈妈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青松同我遥相辉映……此时,“胆怯”之心已荡然无存,只有突破胆怯、突破自己后的喜悦之情

教师点评

文章选取的是登山这个很普通的题材,文章在材料处理上花了心思。小作者紧扣题眼“突破”,写出自己从犹疑胆怯到迈出坚定脚步的转变过程,其间对自己的内心感受、对峭壁上奇特的景致描述得较细致,让读者身临其境。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些不经意的见闻或偶遇让我们顿悟。

(张丽)

选好就出发 王淳

记忆的蝴蝶翩翩飞舞,留下一串串美丽的回忆。那年,我站在岔路口,毅然迈开脚步。

三年前,我决定学习一种乐器。走在琴行里,耳畔不时传来钢琴曲浑厚的曲调,其中夹杂着小提琴温婉的旋律,古筝、古琴也在撩拨着我的心弦。这么多的乐器,该选择什么呢?我有些迷茫,在各种美好的旋律中无所适从。我坐在琴凳上,手指在黑白琴键上跳跃,内心如同欢快的小鹿。琴声悠扬,时高时低,钢琴早已成为无数人青睐的乐器,那么我……蓦地,一阵激昂的旋律打破了柔和平静的思绪,在我心中激起层层涟漪。循着乐曲传来的方向,我看到了它——架子鼓。鼓手用力敲打着鼓面,曲调欢快激昂,不时伴随的钹声,更为演奏增添了一份劲爆的力量——如此恣意,这样高亢,我被深深吸引,毅然决定就学它。这是我音乐之路的起点。或许我不能坐在灯光交错的舞台中央为观众演奏;或许我达不到演奏家们的专业水准;或许前路泥泞坎坷,但我无怨无悔。选好就出发,摒弃杂念,勇往直前!

初学时,我只能端正坐姿,抬起双臂,跟隨着节拍器一下一下地敲击鼓面。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着,汗水顺着脸颊流下来,双臂因长时间地架起,早已酸痛难忍,但我无怨无悔。耳畔的节拍声越来越嘶哑,仿佛身体衰弱的老人颤抖的声音,又仿佛向坚强的我妥协。我已忘记了休息、忘记了放弃。我知道,这是我音乐之路的第一步,没有鸟语花香,没有青山绿水,万紫千红也在远方,眼前只有荆棘。跋涉过这段单调枯燥的旅程,前路定会平坦开阔。从这条路上出发,我收获了坚毅。

渐渐地,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曲目,跟随着音乐,徜徉在洁白的冰雪世界,我仿佛坐在雪橇上,驾驭着驯鹿,在雪花纷飞的世界中遨游。我的手脚不再像从前那样呆板僵硬,在日复一日的练习中配合默契。目光在曲谱上跳跃,手脚动作衔接得恰到好处,心灵慢慢融入音乐中,我的思绪就像冰天雪地中轻盈的雪花……我已经找到了通往迷人风景的道路,拨开荆棘与云雾,充满信心出发。

无限风光在险峰,这是我自己的选择,不走捷径,懂得付出,无怨无悔;虽失去万众瞩目的光芒,却收获着朴实无华的快乐;远离抱怨,从此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选好就出发,在曲折的道路上渐渐长大。

教师点评

作文考试中,尽量选取自己较熟悉的、有亲身体验的事例,这样的材料更便于把握,也能写出真切的感受。这篇文章写自己被或温婉或悠扬,或浑厚或劲爆的音乐吸引,流连于各式乐器之中,在做出选择后无怨无悔坚持努力。全文思路清晰,写出了自己的深刻领悟,用富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受。

(张丽)

选好就出发 宋芊钰

是否每个人都有一段回忆,总是沉溺于过往;是否每个人都曾面对着一个路口,惶惶然不知方向。挣扎不再,信念依然,这风里来雨里去的征程,我铭记着用双臂撑起的忧伤和坚定的选择。选好就出发,从此不再迷惘。

一直有个作家梦,如同张爱玲笔下的“天才梦”。渴望如文人墨客,看尽春华秋实,斜倚栏杆满眼离愁别绪,渴望有一天能够站在世界的舞台,挥笔写下的文字被世人景仰。但梦想像雪花,飘飘荡荡,看似握在手中,却早已融化。

四月的柳絮似鹅毛大雪在空中飞扬,痛楚洒落心房——我满怀希望寄出的稿件被多家杂志社退回,心如刀割。一直热爱文学、热爱阅读,可毫无起色。心中苦闷,感觉怀揣的“作家梦”是无谓的空想。

我拉上窗帘,蜷缩在房间一隅,心中充满忧伤与烦恼。往事历历在目:作文失利,投稿退回……路途遥远、希望渺茫,干脆放弃吧?

房门被轻轻推开,母亲瘦小的身影出现在我面前。她笑容恬淡宁静,怀中抱着几本厚厚的书,动作轻柔,似在抚慰婴孩。她完全看不出我沮丧的心情,将这些书放在我面前,轻轻说:“这是我上午刚从书店买回来的小说,在国际上获过大奖的……”

我抬起头,目光迷离,呆呆地盯着墙角。突然,我疯了似的将那些书扔向墙角:“妈,我不读书了,读书有什么用?终究不还是这样,还是无法成为作家……”我哭诉着心中的苦闷。她平静地听完我的抱怨,眼神平静如水。她将书一本本捡起来重新放在我的双膝上,我这才发现她的双眼似一潭清泉——饱含着母爱。

她轻拂着我泪迹斑斑的脸颊:“平静些,你就这么轻易放弃吗?谁的青春没有受过伤,谁的青春没经历过迷茫,这只是人生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总有一天云淡风轻……”说着,她站起身拉开窗帘,阳光洒落房间的每个角落。母亲继续说:“你曾写过一篇文章叫《四月飞雪》,讲述每片柳絮都有它飞舞的方向,它们会按照自己的心愿成长。你不是要成为谁,我也从未要求过你成为张爱玲那样的人。要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你无法成为任何人,你注定要选择——要成为你自己。”母亲说完,转身离开房间,留给我一个瘦削的背影。

“惟有旧时山共水,依然,暮雨朝云去不还。”心中的阴霾慢慢散开。窗外青烟柳影,又是一年春好处,漫天飞扬的柳絮……每一朵都有为此痴狂的归宿。

现在,我依旧执着于梦想。从此青灯黄卷,簟纹灯影,无谓得失,只求无悔。自此,我枕书达旦度过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在夜半的城市里亮起一盏不眠的孤灯。梦里的人依旧梦着,孤灯苦读的我不知是梦是醒——沉迷梦想,从此沉醉不知归路。终于,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在全国作文比赛中荣获大奖。

英国意识流代表作《到灯塔去》,最后,詹姆斯一行人到达了灯塔,可惜时过境迁,故人不在,时光不再。他们早已“选好,可惜没有出发”。

叶的离去,是风的追求,也是树不再挽留。看着“四月飞雪”,我明白:每个生命都应该有追求,脚下的路,选好就出发,终究会有一艘船把你带走。你不是孤岛,所有路口都注定成为你的彼岸,哪怕征程万里,也注定风雨无阳。

教师点评

这篇习作写一位文学青年的追梦之路,写作重点是追梦路上内心的失望以及母亲平静而坚定的鼓励。全文如一泓清流,不疾不缓娓娓道来,将生活的点滴温情、起伏错落的心绪和对事件的所思所悟融入其中,情韵悠长。

(张丽)

挥手自兹去 韩涵

夕阳西去,远处的山腰间仍有几户人家。炊烟缓缓散去,望着渐行渐远的山路和两边的麦地,我挥挥手,告别那段迷惘、不成熟的十四岁。

提着镰刀,用搭在肩上已看不出本色的白毛巾狠狠地揩了把汗,扶了扶斜戴在头上的草帽,走向通往家里那条唯一的小路。

夏忙时分,从学校回家与父母一起割麦。这是我第一次干这样的体力活儿,当然极不情愿,一直抱怨,可每当抬头看见父亲那坚毅且不容置疑的目光,我只好同意,不敢再说什么。

早上,从井里舀一瓢凉水抹把脸,把两个中午吃的馍装进胸前的布袋里,赶在太阳初升前来到麦地。

麦地离家不远,只要转两个弯,过一个土坡,若要走小路,需过一条小河。到了麦地,我惊呆了,更有些感动,脚下大片的麦地延伸到山的另一边,硬是把黛绿色的青山冲出一道金黄,虽极不和谐,却极有冲击力。父亲拍了一下我的头:“别光顾着看,快割吧,莫等到有了太阳。”我一个劲儿点头,一猫腰将身子埋进麦地,左右挥动着镰刀,看着一株株麦子顺势无力地倒下来。

中午时分,太阳似一个倒扣的火盆,严严实实地将光与热倒在毫无遮蔽的麦田上。汗水顺着额头渗到眼眶,长衫紧紧地粘在身上,头昏脑涨,脖颈青筋暴起,腿也像断了茎的垂柳,无助地抖着。全身血液都聚在了胸口,虽是夏日,四肢竟冷得发麻。头上的太阳越发庞大,我倒立着镰刀支撑着整个身子。远处的麦地有些模糊,几个坚实的身影也飘忽不定,唯独看见父亲依旧戴着草帽,将整个身子朝着朴实的大地。

麦地尽头,几处人家的烟囱冒出的炊烟翻滚得很快,转眼间飘上了山腰,又徐徐缓缓地化作一片青云……

到了半夜,我醒了,一阵凉风吹进屋内,夹杂着夏日的麦香和飘浮在空气中淳朴的汗味,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想到学校里那不忍提及的分数和每日的醉生梦死,父亲的身影似一块巨石压在我身上,心中悔得像只酸涩的柿子。我站起身,向麦地走去……

十多天的割麦日子结束了,曝晒的后背虽隐隐作痛,心中却有一种从未有过的踏实。后来回到学校,每到精神松懈、意志颓废时,我总能想起那疼痛的后背和父亲佝偻的身影。

望向远处的炊烟和两边的麦地,我挥挥手,告别迷惘的十四岁。来吧,美好的明天。

教师点评

选择人无我有的新鲜材料,的确会让人眼前一亮,求新的同时还要注意求真。这篇文章选材独特,写第一次参加繁重的割麦劳动,父亲的坚韧、劳动的艰辛让自己在迷惘中振作起来。从真实生活中提炼的精华才最具有感人的力量。小作者用心體悟生活,品出生活真味,文字平静简约,细节处用笔又不厌其烦。

(张丽)

猜你喜欢
麦地材料
焊接材料
用各种材料来制版
后记 一生的麦地
青青的麦地
蓝天与麦地 千阳万亩旱作梯田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路过一片麦地
最美材料人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