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先驯而后求良

2017-04-13 12:18吴君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6年38期
关键词:张仪鲍叔牙管仲

吴君

【例文展示】

巍巍中华,源远流长。孔丘、孟轲倡儒家之“仁”“义”;老子、庄周尚道家之“修身”“养性”;墨子主法家之“兼爱”“非攻”。(此处排比使语言酣畅通达,生动有力,气势非凡。)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这样写道。的确,德才兼备乃历代君王选拔人才的重要标准,正所谓“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引用名人名言,典雅精致,极具感染力。)

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纵横于天下诸侯,可怜的楚怀王,你怎能让张仪那如滔滔江水似的甜言蜜语蒙蔽视听?你只看到张仪才思敏捷,口若悬河,于是你心灵的天平发生了倾斜:屈原被放逐,张仪获得高升。殊不知,张仪乃巧舌如簧、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无德、无行之辈。选择人才标准的错位,使楚怀王最后落得身死异乡的悲惨下场。(设问启发读者思考,使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确,意蕴深厚。)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刘备以忠义驰骋天下,以肝胆照耀乾坤,选择人才亦是“忠”字为先,“德”字为首。

刘备惊叹关云长万夫不挡之勇与披肝沥胆之气魄,与之结义桃园。于是便有了关云长“为寻故主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壮举和“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无忘赤帝”的佳话。历史证明刘备当初对关羽既重其“良”又重其“驯”是正确的。(引用名人名言,文句精美,意味深长。句式长短变化,错落有致,富有感染力。)

春秋时期,鲍叔牙向齐桓公力荐管仲的故事流传千古,然而古往今来世人所津津乐道的正是鲍叔牙博大的胸襟与高山仰止的品行,而对管仲才能的钦佩却是少之又少。由此可知世人对“德”的崇拜是高于才的。(对比手法的运用,使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更加突出,语言色彩更加鲜明。)

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侠肝义胆的豫让虽身怀绝技,却能灭须去眉,吞碳为哑;娄师德,德才兼备不记私仇,十荐狄仁杰。他们是历代帝王所推崇的才,不只是因为他们有“良”有“能”,更由于他们有“驯”有“信”。(“晏婴辅齐,鹿裘不完,季文子相鲁,妾不衣帛”,对偶使句式整齐有力,讀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由此可见,“德”是“才”的支配机器,“才”只有以“德”为主体,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正如大雾天的航船只有在灯塔的指引下才能驶入港湾;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才不会迷失方向一样。(比喻的运用,使语言更为生动形象,使说理更为透彻。)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评价人才,选择人才,注重才能固然重要,但高尚的品行同样不可或缺,因为厚德才能载物,高尚才能有景行,马先驯乃有能有良,才能恒久立足于世。(引用名人名言,使文章意蕴深厚,回味无穷。)

点评

考场作文的语言和内容是阅卷老师最为看重的两个方面,也是体现考生写作潜能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对比,如鲍叔牙与管仲;排比,如“孔丘、孟轲倡儒家之‘仁‘义;老子、庄周尚道家之‘修身‘养性;墨子主法家之‘兼爱‘非攻”;引用,如引用司马光的话“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比喻,如论述德与才的关系时,“正如大雾天的航船只有在灯塔的指引下才能驶入港湾;在沙漠中行走,只有在指南针的指引下才不会迷失方向一样”。这段文字综合运用几种修辞手法,使文中抽象空洞的说教化为具体形象的感悟,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猜你喜欢
张仪鲍叔牙管仲
天下棋局
管鲍之交
天下棋局
管鲍之交
管仲:我给你们唱个曲儿
没有力量,就没有正义
鲍叔牙与管仲
5000金为何大于500金
品悟经典
点点和小e / 管仲之器小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