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软包装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下)

2017-04-13 00:31王学文张和平胡鸿波胡继超
塑料包装 2017年5期
关键词:软包装塑料知识产权

王学文 张和平 胡鸿波 胡继超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论坛

塑料软包装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建议(下)

王学文 张和平 胡鸿波 胡继超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上接《塑料包装》2016年第5期)

三、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把准产业升级的路径方向,推进信息化与塑料软包装工业深度融合,提升包装工业基础能力,并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推广绿色制造,实现塑料软包装行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原则;

2、坚持质量为先原则;

3、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4、坚持优化产业结构原则。

四、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十三五”末,我国塑料软包装工业发展目标是:产业规模在“十二五”末基础上产值增加65%以上,产业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技术创新能力有显著提升,通过自主科技研发,使重要基本原料树脂、基础薄膜和产成品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结构调整稳步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生产模式,初步形成布局趋于合理,绿色环保、低碳高效的塑料软包装工业新体系。

(二)具体目标

1、紧紧围绕以提高生产效率为核心培养新的竞争优势,保持塑料软包装材料总产值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发展同步,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世界塑料软包装制造大国,同时为建成世界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加快加工装备智能、数字化改造力度,大力发展小型、超高精度、超高速和智能控制的加工设备,为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提供先进装备和生产线,推动互联网+塑料软包装行业的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

3、加快绿色、节能、高效新型加工成型工艺的开发,提倡无溶剂排放生产工艺,规定有溶剂排放工艺的回收装置必须配套使用,奖励节能创新,加快热泵技术、电磁感应节能技术等的推广。

4、普及生产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认证体系建设,规范产品的生产过程。从行业层面,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进一步完善技术规定,制定健全、有效的行业产品标准,使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五、塑料软包装行业发展方向

“十三五”期间,在国家“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政策指引下,中国经济将进入稳定增长新周期,塑料软包装行业也将面临着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加速的新形势,未来行业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技术能力的创新和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应大力发展以下六个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拓宽或延伸产业链;加快“互联网+”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大力建设体系、标准,规范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品质和提升品牌建设;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完成专利布局;改善装备及生产工艺,实现进一步的节能、环保;结合纳米技术创新,开发更安全、更智能、丰富功能的新塑料软包装材料。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十三五”期间,塑料软包装行业的产业将以龙头包装企业为基础,从包装制造到包装创造的重大转型,转型的必由之路是强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塑料软包装行业作为中国制造的一个细分类别,要按照中国经济已达成共识的合理轨迹去运行,才能有效完成转型升级。就塑料软包装行业而言,可以通过延伸产业链来实现上、下游的跨界转型升级和拓宽行业领域实现个性化、智能化生产来平行转型升级。

延伸塑料软包装行业产业链,首先在软包装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包装制造+包装物流+包装服务”的“三位一体”的整体运行模式,使包装产业的目标从客户延伸到客户的客户,实现服务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型制造业的优势:容易形成市场竞争差异化;产品利润、附加值高;市场发生变化,制造业随着应变;与客户和前方行业的接触期延长;后期服务的利润更高。

利用自动化智能制造技术组合而成的个性化生产线,制造出每一件都完全不同的个性化产品,是“中国制造2025”对于智能化生产的愿景之一。如可变二维码,是未来物联网的主要入口,其背后隐藏着的,是每一个产品的独特ID和身份,塑料软包装行业的印刷要及时跟上这一巨大的变革。

(二)加快“互联网+”信息化发展,创造新的发展生态

从行业角度看,我国塑料软包装企业的现状是民营企业较多,行业分散,信息渠道不畅,导致一些产品产能过剩,需及时建立有效的互联网信息交流平台。通过信息交流平台,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各个企业之间快速了解行业发展的现状,并可以直接反馈市场给出的真实信息。

“互联网+”是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升级版,将互联网作为当前信息化发展的核心特征提取出来,并与工业、商业、金融业等服务业的全面融合。未来,更深层次的结合将会是全自动、智能伸缩的个性化产品生产流水线与互联网的深度、紧密的结合。塑料软包装行业“十三五”期间,要从基于互联网的生产管理系统、数字资源云平台、互联网营销系统等方面做好进一步完善,将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逐步实现从2.0、3.0的工厂转型到4.0的工厂,整个生产形态上,从大规模生产,转向个性化定制,形成整个生产过程更加柔性化、个性化、定制化的新发展生态。

(三)大力建设体系、标准,规范产品生产过程、保障产品品质、提升品牌建设

健全的体系、匹配的标准是产品质量保证的技术支撑,是企业规范生产过程、制造合格产品的基本保证。我国目前缺乏独立、完善的包装法规体系,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法律处罚手段,劣质包装、假冒包装、欺诈包装、过度包装等现象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利益,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严重影响塑料软包装行业的品牌声誉。特别是我们有的不规范企业一味的追求效益,大量使用不合格的原料来进行加工生产,从而导致了市场混乱;另外一些小型作坊式工厂,本身其使用的原料是正规的,由于在工艺流程中,达不到食品包装生产的工艺要求,其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不符合要求,给整个市场带来误导。

多年来,塑料软包装行业产品标准和质量、环境、安全体系正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部分法规标准的滞后和缺失:新型食品包装材料和加工助剂缺乏有效的准入和管理机制;部分标准中存在一些指标规定得不够明确、不够细致的问题。目前,还没有建立相应的技术法规对接触食品的材料进行科学分类、统一管理,很多材料中有害物质的迁移检测标准还没有制定,需要参考欧美标准来进行检测。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往往由发达国家引导,一些新材料的安全性评价资料往往掌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政府或一些跨国企业手中。我国在新原材料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评价和检测技术标准方面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影响了对新物质和新材料的食品安全评价能力,导致了部分食品包装材料和加工助剂的监管还处于空白状态。

欧美发达国家关于包装材料的法规标准中,对潜在影响国民身体健康的物质作了明确的规定,而我国只对允许使用的材料作了规定,但对不允许使用的材料规定得不清楚,使一些食品包装材料中隐含的有害成分得不到控制,造成了按现行规定检测是合格的,但事实上却不安全。较为突出的问题是,现行部分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加工助剂标准的标龄较长,标准的部分内容已达不到保障食品安全的要求,也不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

“十三五”期间,可以通过对比研究欧美发达国家与我国的塑料软包装料标准,建立有明显的范围和定位,包括食品安全法规、各种相关生产工艺要求,以及材料中成分和迁移测试的检验标准。加快、加强食品包装材料法规与标准制修订步伐,根据当前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参照或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更为严格的理化检测项目,提高我国塑料软包装材料质量。管理部门应尽快完善新材料的安全性评价程序和评价机制,强化风险管理机制建设。亟待制定或完善的标准方向有:透气膜/保护膜等新产品的标准的制定;塑化剂/双酚A/壬基酚等检测方法的完善修订;复合膜制品不同材质的产品标准;修订食品用复合膜行业准入制度;复合膜制品的检测标准;增加或涵盖欧盟薄膜标准。

(四)增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及时完成专利布局

1、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整体知识产权战略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制定实施与其商业竞争策略相匹配的知识产权战略,将知识产权作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立与其战略目标相匹配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提高知识产权战略决策能力,以知识产权为导向优化企业技术创新路径、资源配置和业务链条。

2、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产出能力。以知识产权为利益纽带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提高创新效率、提升创新质量,促进高质量知识产权产出,加强国内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引导企业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将知识产权以投资入股、股票期权等形式参与企业利益共享,实现企业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3、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国际运营能力。引导企业持续运用知识产权参与全球战略竞争,实现专利运用高端化、规模化、国际化。引导企业以开展专利导航工作试点、构建产业专利联盟等协同运用形式,运用专利强化对产业链的整体控制力和全球资源的整合配置力,促进知识产权与资本市场的高效对接,实现运用知识产权支撑中国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目标。

4、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风险管控能力。引导企业建立贯穿立项、研发、采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的知识产权侵权预警机制和风险监控机制,有效降低知识产权风险,综合运用法律救济途径和手段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开展专利与标准前瞻研究,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提升知识产权风险应对能力,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法律保障。

5、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提升塑料软包装行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积极推进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强面向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进一步完善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规范,推动制定知识产权资产评估和财务核算制度。鼓励塑料软包装企业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大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6、加强塑料软包装行业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级知识产权工作培训交流。开展专业性质较强的知识产权实务培训,加强企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资本运作、法律事务等实务人才培养,推进塑料软包装行业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的专业化、国际化。

(五)改善装备及生产工艺,实现进一步的节能、环保

1、节能

(1)设备节能化改造

设备节能化改造,主要是通过替换能源及其供给系统,并运用智能化的及时控制,来达到提升能源的利用率。目前,应用于塑料软包装行业的加热方式主要有电加热、蒸汽加热(包括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生物质锅炉等)、热泵加热、太阳能辅助加热等。其中,电加热是最传统,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加热方式,但因电费昂贵,已有部分被其他加热方式所替代。近年来,热泵技术在塑料软包装行业开始得到应用。该技术没有燃煤锅炉的污染问题,能在较大程度上降低烘箱加热成本,现已有部分企业成功应用。印刷高温冷热联供热泵不仅可以同时满足印刷复合设备风箱加热烘干、新风预热和工艺制冷的要求,还可以满足车间冷气提供和恒温除湿要求。与太阳能、生物质等新能源相比,印刷高温冷热联供热泵在加热高温热水满足设备烘干要求的同时,伴生的恒温冷水可输送至印刷机冷却辊或车间进行降温处理,而这部分功能的实现是免费的,尤其是热泵为车间提供的免费空调系统,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有机溶剂挥发,还可以省去空调设备采购及运行成本。热泵空气处理系统可以同时生成一部分热水(或热空气)和一部分冷水(或冷空气),热水或热空气主要用于凹印机、复合机、涂布机等设备印刷复合有机废气的排放控制。

(2)材料节能化开发

塑料软包装行业的材料节能化开发的直接方向就是轻量化和减量化,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率利用,以及改变大量依赖于资源投入的问题解决模式。轻量化的塑料包装产品——微孔发泡塑料材料。它的泡孔直径只有1~10μ m,泡孔密度达到109~1012个/cm3。与不发泡塑料相比,微孔发泡塑料使用寿命延长5年,断裂韧性提高近5倍,冲击强度提高6~7倍,吸收的能量增加5~7倍,比强度、比刚度均可提高3~5倍。减量化就是减少过度包装、降低塑料原材料的使用量。目前塑料软包装材料设计采用的安全系数普遍偏高。在保证材料质量、性能使用要求前提下,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强度等性能优化设计,将材料厚度减薄,达到质优价廉、节约原材料的效果。

(3)工艺节能化提升

为满足材料节能化的开发,必然需要工艺节能化提升。如薄膜的发泡技术改善推广,不同材料共混以及多层共挤工艺的进一步改进,聚乙烯薄膜拉伸减薄工艺等。

2、环保

(1)开发应用环保原材料

大力推广应用可降解性塑料薄膜、水溶性塑料薄膜、可食性包装膜等环保材料。可降解性塑料分为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分为共聚型和添加型两类,前者是用一氧化碳或含碳单体与乙烯或其他烯烃单体合成的共聚物组成的塑料。由于聚合物链上含有碳基等发色基团和弱键,易于进行光降解。后者是在通用的塑料基材中加入如二苯甲酮、对苯醌等光敏剂后制得,制造技术简单。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完全生物降解塑料和生物崩解性塑料。前者如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人工合成的聚乳酸、聚己内酯等。后者生物崩解塑料是在塑料基材中加入如木质素、纤维素、淀粉、甲壳粉等天然高分子材料助剂而制成。水溶性塑料薄膜,其主要特点是:降解彻底降解的最终产物是CO2和H2O可彻底解决包装废弃物的处理问题。这种薄膜力学性能好,可热封,而且有较高的热封强度。可食性包装膜,如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膜、玉米蛋白质包装膜、改性纤维素可食性包装膜及复合型可食性包装膜等,可以用于各种食品的内包装,如裹包糖果、粘性糕点的衬垫,或制成肠衣、果衣与胶囊等。随着环境友好材料需求的增长以及包装减量化的趋势,可食用薄膜和水溶性薄膜成为活性包装中具有代表性的新型包装材料。过去可食用薄膜是用纤维素制成的,最新的进展是用牛奶中的一种成分——乳清蛋白来生成。乳清可食用薄膜既可制成水溶的,还能提供对气味的高阻隔效果,它光滑、透明、气味很淡。针对乳清蛋白制成可食用薄膜的研究还在进一步研发当中。可以预见,这将是未来非常成功的一种软包装薄膜。

在欧美及日本,无溶剂胶黏剂和水性油墨等包装辅料能大量降低VOCs排放,其中,无溶剂胶黏剂的使用已占据塑料软包装的50%以上。我国最近五年才开始大力引进与研发无溶剂技术产品。由于产能不足,无溶剂胶黏剂是“十三五”期间重点发展的产品与技术。相比,环保胶黏剂产品还有:醇溶型、水溶型和水性胶黏剂,这些环保产品也将会推广应用。发展过渡期的酯溶胶黏剂的发展方向是朝高固含量同时保证低粘度方面发展。塑料软包装行业的印刷油墨环保型产品主要有:无苯无酮油墨、水性油墨、紫外光固化油墨、水性UV油墨、电子束固化油墨等。历经多年的技术验证,水性油墨将在“十三五”期间会得到大力推广。过渡期的溶剂性油墨发展方向是尽量使用单一溶剂的油墨,利于溶剂回收后的再次利用。

(2)普及环保装置

2015年环保部门在制定重点行业VOCs排放标准时将印刷包装行业纳入了监管范围。据调查分析,塑料软包装也会已有近20%的企业安装或部分安装了VOCs治理设施。其中,印刷和复合工序都安装了VOCs治理设施的企业只有10%,有40%企业表示计划安装或增加治理设施,余下企业处于等待观望、尚无意向的状态。调研过程中,企业普遍认为开展VOCs综合整治是必要的,特别是复合膜专委会的理事、会员单位认识较高,且行动积极。“十三五”期间,国家和地方环保部门会加大监管力度,构建合理有效的倒逼机制,行业协会会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沟通协调,推动企业增加VOCs治理意识,提高治理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必要时,将会强制企业普及VOCs治理装置。

(3)推进环保工艺

目前,食品包装印刷已全部采用无苯油墨进行印刷,复合工艺除了溶剂型黏合剂复合,也拓宽环保的挤出复合和无溶剂复合的应用。塑料软包装行业的两大污染工艺为印刷和复合。在印刷环节,一是推动更加环保的柔印工艺的应用,二是尽快突破凹印水墨的技术难点。这需要设备制造商、油墨生产商和塑料软包装企业,甚至终端客户的共同努力。在复合环节,无溶剂复合、共挤出复合、水性胶黏剂复合工艺的推广应用,也大大减缓了复合工艺对环境的污染。多层共挤是生产环保薄膜的工艺之一。多层共挤工艺实现了多功能集成化、材料减量化、二次复合省略化的目的,既提高生产效率,也降低综合包装成本,并形成无排放、易回收的环境保护作用。

(4)加快废料回收利用

近年来,塑料软包装材料在得到广泛应用的同时,废弃塑料的“白色污染” 问题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据报道,塑料回收率,德国为27%,日本26%,美国20%,中国9.6%。加快塑料包装废弃材料利用步伐,也是“十三五”的一个重要环保发展主题。塑料软包装的新价值化主要是指通过化学处理和能源再生使废弃物获得新的使用价值的过程。近年来,人们对废弃物的新价值化逐渐重视,并在以下方面有所进展:垃圾发电技术;热分解技术;化学分解技术。

(六)结合纳米材料技术创新,开发更安全、更智能、功能更丰富的新塑料软包装材料

1、纳米材料被称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途的材料”,它是由金属氧化物、无机非金属或聚合物的纳米级微粒及它们的凝聚态固体和复合体组成。由于纳米微粒尺寸极小,所以具有独特的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界面效应、体积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小尺寸效应等。由纳米微粒构成的纳米塑料体系提高了塑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增强了塑料的阻隔性,使氧气、二氧化碳的透过率下降,并提高了塑料的透明性、颜料的着色性能,还提高了塑料的阻燃性和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能。常见的纳米材料是改性纳米矿物材料,将非金属矿物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制成纳米材料,如膨润土经提纯、改性和分散处理后获得纳米蒙脱石。在聚丙烯或高密度聚乙烯/纳米碳酸钙体系中,采用适当分散处理方法,纳米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仅3%~4%,塑料制品的抗冲击强度提高了4倍。日本研制成功的PA6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与普通复合PA包装材料比较,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提高110Mpa和2.1Gpa,热变形温度提高到150%,热膨胀系数和吸水率大幅度降低。“十三五”期间,塑料软包装行业将会大力研制新型的纳米复合包装材料,并投入规模生产。

2、对现用成熟的塑料软包装材料加强安全分析,对可能产生危害的物质,要能测试、能控制、能消除。如聚乙烯中的壬基酚物质主要是来源于聚合时的抗氧剂,要求树脂供应商要选用新的安全的抗氧剂成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发布了22项专项技术规范,新《食品安全法》已于2015年10月1日实施。未来,软包装企业生产食品包装必须经过QS认证后,才能进行食品包装生产。随着包装企业的产品类型拓展,大多都经过了QS认证。但是由于连续发生食品问题,国家对QS的认证工作进行了加强。要求企业必须具备出厂检验能力,原已拿证的企业,属于委托检验的必须在2015年底前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否则将取消其QS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每年对QS企业进行严格监督检查,若发现有严重不合格项就将吊销其QS证。塑料软包装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最关注的,尤其在与人们健康关系紧密的食品、药品包装方面。

“十三五”的塑料软包装安全控制主要是:油墨和胶黏剂的溶剂残留;添加助剂中有毒成分向食品的迁移;聚合物树脂及其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控制;运用纳米技术材料,使生产过程,材料自身可以排斥可能接触到的不安全物质。北京印刷学院开发的功能性薄膜新材料——果蔬保鲜用包装材料、熟食保鲜用包装材料,通过纳米技术,有效改进了包装材料的食品安全性能。一般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薄膜特别容易吸附印刷油墨或胶黏剂中的有机溶剂,而经过纳米工艺改进后,则可实现有机溶剂零残留,大大提高了包装材料的卫生安全性。

3、智能包装技术充分体现了高新技术在包装领域中的优势。它不仅能反映包装物的质量信息和商品流通信息,而且给物流管理和消费者带来了很多方便,还能监测包装物的质量,警示食品等包装产品的保质保鲜程度,从而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智能包装材料将会是“互联网+”时代的主流产品。目前智能化包装有以下几类:

(1)自适应包装。自适应包装技术就是模拟食品所需的环境参数,而自动调节食品在储藏与转移中的环境变化,使包装中的环境能最大限度地实现食品的储藏与保质要求。

(2)可跟踪性运输包装。可跟踪性运输包装是指在运输和流通中包装物品及容器被全程跟踪,以便管理者及时完成对其流通渠道和运输路径的优化调整的包装。这种包装技术是在容器或托盘上装有电子芯片,可以追踪记录各种信息,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被读出。可跟踪性运输包装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有利于自动化管理的运输包装技术形式,使运输容器在流通路线上能被全程跟踪,方便控制中心完成对运输路线和在线商品的调整和管理,达到商品流通运输的快捷化、最佳路径化和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3)智能标签。智能标签的核心是含有IC芯片的射频电路和传感器,内部装有可程序化的集成电路和天线。它可通过无线射频信号与读写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传输,具有产品鉴别、防伪、防盗、管理等多种功能。它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产品条形码标签升级和更新的产品。智能标签具有小、薄、柔等优点,还具有读取数据信息快,并可依特殊命令读取ID号码和一些特殊信息等特点。智能标签有防冲撞的读写特性,并且能同时读写多个电子标签。智能标签可以携带数据,并可将其芯片中存储的数据通过专门的读卡器以无线的方式快速读取,在工作过程中还可非常方便地对其数据进行改写。智能标签在使用时可以做到无需连线、无需电源、无需接触,还可在射频频率上进行变化。在智能标签中,可植入多种材料内部的特性和可读取的功能,广泛应用于无线识别领域,如产品识别、质量监控、票证、资产管理和提供系列追踪管理等应用。智能标签为防伪、物流管理领域提供了多变的新工具。

(4)食品智能包装。食品智能包装的主要作用是可以警示食品的保鲜程度,指示食品是否变质,保证食品的食用安全,还能延长食品保鲜期,从而更好地保证食品的安全和原有风味。

(5)活性包装。活性包装又称AP包装,是指在包装袋内加入各种气体吸收剂和释放剂,以除去过多的CO2、乙烯及水蒸汽,及时补充O2,使包装袋内维持适合于鲜切蔬菜贮藏保鲜的适宜气体环境。

(6)微波炉自动加热包装。智能型微波加热包装是一个良好的信息载体,可以实现食品、包装和微波炉之间信息互通。包装物上的条形码(或其它数码)携带了重要的信息,微波炉上配备的条码扫描仪和微处理器可以在微波加热过程中用得到的逻辑信息加以控制,包括控制微波炉的磁控管功率与加热时间。

5、功能丰富的塑料软包材料,是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方向之一。我国塑料软包装行业,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包装的功能要求是愈来愈丰富。不仅要求有共性的宏观物理保护功能,而且在不同领域、不同终端客户群等条件下有一些针对性功能要求,“十三五”期间,塑料软包材料功能性发展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类:

(1)易封易拆、重复开启功能。容易封装、容易拆卸、使用更方便,将是塑料软包材料的一个方便终端客户功能要求。如:1 kg砂糖小包装,原用平口袋热封装,现改用拉链自封袋外加一道热封装。用户使用前剪去热封,倒出需用的砂糖,留在袋内砂糖可用拉链条封上备用。这样人性化处理的包装商品,使用方便。高阻隔任意点可手撕条包膜,也将会在小克重内容包装上广泛应用。

(2)新型保鲜功能。生鲜食品包装很重视气体的透过性,并以此选择不同的塑料材料。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以及材料科学的进步,作为食品包装材料不仅要求高阻气性,而且进一步要求发展选择透过性的功能,即根据包装内容物的要求,仅仅允许需要的(或不需要的)气体分子通过,建立一个适宜的气调环境。这类选择透过性包装材料在国外已进入实用化阶段,主要有添加溶解气体物质的薄膜,添加多孔沸石或氧化硅等粉末的薄膜,用γ射线照射使薄膜性质发生变化以及利用扩散系数对含水率的依存性、引入含有羟基基团和酰胺基基团的薄膜等。此外还可以在薄膜中加入一些抗菌剂和防腐剂,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保鲜技术就是通过微孔或改进薄膜配方结构、改良包装袋内的气调环境以及使用除氧剂与选择性透过薄膜组合的方法,以改善气体的透过率。

(3)硅窗气调功能。硅窗气调保鲜袋是在塑料薄膜袋上装上合适面积的硅橡胶薄膜。硅橡胶薄膜对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有选择性的渗透,这种硅窗气调保鲜袋在水果储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应用它在一定的储藏条件下,确定好适宜的硅窗面积,封闭一定时间后,即可将包装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自动调节在自动需要的水平。一般储藏1000kg苹果,设硅窗面积0.6m2,可使氧气和二氧化碳维持在适宜水平,呼吸作用产生的过多二氧化碳可通过硅窗排出,袋内氧气不足时,有可由硅窗透入。硅窗气调技术,关键是选用硅窗膜,确定硅窗面积和适合的储藏量及储藏的温度。

(4)无菌抗菌功能。无菌包装可以在无菌条件下,不用添加防腐剂,在常温下就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可延长货架寿命,方便运输和储存。无菌包装主要应用于食品、调味品、医药及化妆品等领域。所使用的软包装材料为纸、塑、铝塑复合膜,含高阻隔性塑料的多层共挤无菌包装片材等。抗菌塑料包装材料则是对塑料包装材料赋予一定的抗菌性能,现在已经开发了以含银离子为无机抗菌剂的全新型母料,银离子具有显著的抗菌作用,其特点为抗菌效果持续时间长,不会因气化和迁移而衰减,不会污染环境。用添加含银离子的母料(含量1%~3%)制得的薄膜或表面复合一层这种薄膜的容器,经试用表明,在无营养源的情况下,含1%银离子母料的薄膜能在1~2天内完全杀死会引起食品中毒的菌类,广泛用于熟食肉类、水产品和液体食品包装。另外,添加某些植物的提取物作为抗菌剂的薄膜在国外也已有生产,这类抗菌膜主要用于新摘蔬菜及水果等包装。

(5)防伪功能

发展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防伪标识;特种材料工艺;印刷工艺;包装结构和其他方法。当前居于主流地位的防伪包装有:激光全息图象、激光防伪包装材料、隐形标识系统、激光编码、凹版印刷防伪、特种工艺与材料防伪等。

(6)透明高阻隔功能

高阻隔性是一个传统的功能要求,塑料包装材料是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高阻隔包装材料在包装工业特别在食品包装行业获得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它对食品起到了保质、保鲜、保风味以及延长货架寿命的作用。保存食品的技术多种多样,像真空包装、气体置换包装、封入脱氧剂包装、食品干燥包装、无菌充填包装、蒸煮包装、液体热充填包装等等。作为透明高阻隔性的包装材料被广泛应用的PVDC,由于其废弃物在燃烧处理时会产生二噁英而导致环境污染问题,已有被其他包装材料替代的趋势。“十三五”期间将大力发展替代材料,如氧化硅或氧化铝蒸镀薄膜。同时,在其他透明高阻隔性包装材料,如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聚偏氯乙烯(PVDC)、聚酰胺(P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的多层复合材料及硅氧化合物蒸镀薄膜等方面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其中尤以下列产品更为引人注目:MXD6聚酰胺包装材料;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

(7)其他功能性。其他具有特殊功能性软包装材料包括有脱臭、除味、抗静电、防锈、阻隔紫外线、释放或吸附挥发性气体等材料。如近年来开发的在PE、PP、PVC中加入铁、抗坏血酸等化合物或活性炭、沸石等制得的薄膜,具有可除氨气、硫醇、硫化氢、二甲胺等恶臭的效果,适用于包装具特殊气味的农副产品、水产品、生鲜食品等,不会串味,另也适用于垃圾袋等。

六、政策支持

(一)期待国家对塑料包装材料和印刷产品的生产过程及市场投资的清洁、安全,提供最基本的认证,引导市场有序竞争。包装印刷产业中,传统的纸板生产是高噪音和高能耗的,而印刷过程是高污染的。产业将向低能耗、低污染方向发展,大力推进环保、清洁、安全生产。如以电改气或以煤改气降低能耗,进行初级排放物的回收利用减少污染。

(二)期待“十三五”期间国家和社会对绿色发展有落到实处的支持。为了实现绿色制造,企业要进行较大的投入,如改造生产线,做好废水和废气的回收处理等,从而导致产品成本提高。若国家没有实施绿色制造的政策保障,会对率先执行绿色制造的企业造成打击。呼吁国家加快绿色制造的立法,细化落实优惠政策,按企业治理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支持,加强监管、公平执法,避免守法者吃亏的现象发生,维护行业竞争的公平、有序。

(三)期待加大违法行为处置力度,打击各种投机违法行为,切实维护食品塑料软包装材料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第85和92条规定: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以外,消费者还可以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国内部分食品包装材料生产企业受到利益驱使,以次充好,以假充真。而欧盟规定,被查处的企业在未来若干年内不能以任何形式涉足食品行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遭到起诉。美国法律规定,发现产品存在缺陷的企业如不及时召回,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查封产品、严重的会导致企业倒闭。

(四)期望出台塑料软包装专项法规,抓好塑料软包装行业和产品的规范管理,建立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常规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重要商品塑料包装的质量监控、产销衔接、市场准入等调控制度,逐步将塑料软包装工业的发展纳入法制管理的轨道,实行依法监管。

【】【】

(五)期望建立塑料软包装质量安全技术法规体系,完善塑料软包装生产和产品的标准体系及许可证制度。重点解决标准滞后、制定周期长、标准水平偏低的问题,解决有的标准与国际包装标准不接轨的问题,提高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地位。要建立强制性的包装产品认证制度,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干预和行政处罚手段,限制包装制品的违规生产,打击伪劣产品以假冒包装做掩护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保护环境和资源,保护民族工业。

(六)期望工商、质量与技术监督及新闻单位等部门相互配合,加大监控塑料软包装市场的力度。争取建立反应灵敏、运作灵活、体系完善的塑料包装标准起草、发布、宣贯、执行、监督体制。鉴于目前塑料包装安全存在问题较大,要积极支持塑料包装产品高新检测技术的研究,特别是质检部门,要加大对包装安全检测设备的投入,尽快建立和完善与国际包装检测先进技术相适应的我国包装安全检测体系。同时,国家应列专项计划支持质检等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包装质量监督体系,严格市场准入制度,确保包装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软包装塑料知识产权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凹印软包装行业VOCs治理之路,任重道远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塑料也高级
塑料
塑料和聚合物的超声焊接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