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互评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2017-04-13 03:18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叶禄文
师道(教研) 2017年3期
关键词:评分标准异质分组

文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叶禄文

通过互评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

文广州市第四十四中学 叶禄文

日常教学中,我们可发现,学生拿到老师精批细改的习作后往往只是匆匆一瞥就扔到一边。但工作时间等客观因素又导致老师不可能通过一一面批来监督了解学生对自己习作的真实反馈。那么,有没有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文训练方法呢?下面,我就作文 “互评”小组的建设和具体操作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小组建设

在作文互改教学中,学生分组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分组是否合理直接关乎整个作文教学的成败。因此,在给学生分组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遵循以下的两个要求:

(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依据学生作文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的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使各组之间达到相对平衡。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明确成员职责

组长既是作文互评活动的领导者又是作文互评活动的组织者,是小组的灵魂。他的职责主要有:组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分析修改、互评讨论及撰写评价表格、反馈评价结果给老师等。组员主要统一和整理本组的评改意见、撰写自己负责的某一方面的评语,填写等级评价表等。在老师和组长的指导下,每个成员在一段特定期间里主要负责 “内容、表达、发展”中某个方面的合作评改,特定期间以后要求组员轮换不同的岗位。

二、具体操作

(一)制订明确的奖惩机制和每次训练的评分细则

从学生参与 “互评”的现实意义入手,思想上让学生理解 “互评”对提高作文水平的可能性、重要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好相关的监督、奖惩机制,如批改后要签名确认,评后容许作者争辩,对表现突出者予以适当奖励等等。根据训练目标,结合高考评分标准,设计好合乎本阶段学生认知和思维发展规律的且具有层次性的评分标准,然后有目的地选择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的习作进行精批细改,并将这些资料印发给学生作为评改范例,给学生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评改标准及程序,增强“互评”的可操作性。

(二)互评的落实与监督

互评中,学生因能力上的差别,出现误判是正常现象,为弥补上述不足,我一方面要求学生不在习作上出现明确的个人信息,另一方面要求原作者在拿到互评卷后如觉得与自评的误差超过10%,可向教师申请面批,面批的对象主要是在 “评分标准”的范围内能提出明确质疑的习作,面批时,把重点放在对本习作的缺点提出的明确修改建议上,这样既不打击学生创作的热情,又使学生享受到质疑的乐趣时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三)评后的总结提高

小组互评的目的是使学生清楚:好,好在哪里?差,病根何在?讲评前,老师要根据训练目标和互评时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不求大而全、面面俱到,只求学有所得,定好讲评的重点。选几篇有代表性的优秀作文全班一起鉴赏或选一两篇原作者与互评小组争议较大的习作来个全班同批,通过这样具体的比较,学生就可发现自己习作的症结所在,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指导,综合归纳,学生就会在探讨中,自然而然地找到提高自己作文水平的具体办法。

互评的最终目的不是为批而批,而是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个人的写作水平而批,让学生从评语中去发现自己习作的问题所在。所以,教师应 “推波助澜”、 “趁热打铁”,及时让学生根据互评意见,扬长避短,修改巩固,自可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责任编辑 韦英哲

猜你喜欢
评分标准异质分组
分组搭配
怎么分组
永远的格纹
分组
初高中英语作文评分标准初探
海峡两岸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的比较研究
随机与异质网络共存的SIS传染病模型的定性分析
针对TOPIK评分标准的韩国语写作教育
Ag2CO3/Ag2O异质p-n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光催化性能
MoS2/ZnO异质结的光电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