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再度引发唇枪舌剑

2017-04-14 01:00谭敦民
科学养生 2017年4期
关键词:转基因大豆食品

谭敦民

前不久,新修订的《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禁止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本省行政区域内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禁止非法生产、經营和为种植者提供转基因粮食作物种子,禁止非法生产、加工、销售、进境转基因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食用农产品”。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产量已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禁种”举措一出,立即被列为2016年全国食品行业十大新闻之一,也被列为食品行业十大热点之一。引起国内业界和有关专家学者的激辩。在“依法禁止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座谈会上,与会者唇枪舌剑,轮番上阵,不少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表示欢迎这项举措;也有知名专家学者提出了针锋相对的不同意见。

▲“转基因”辩论未见分晓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使之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个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反转派”提出,转基因化食品改变了食品的自然属性,所使用的生物物质不属于已经确认的人类食品安全部分,未进行较长时间的人体安全性试验,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转基因化食品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会在食品中产生较高水平和新的毒素;基因技术会在食品中产生不能预见的和未知的变态反应原,可能产生过敏或变态反应;转基因化食品减少了食品的营养价值或降解了食品中重要的成分。美国的研究资料表明,在具有抗除草剂基因的大豆中,异黄酮类激素等防癌的成分减少了。2007年,法国科学家通过实验提出,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生产企业美国孟山都公司的一种转基因玉米对人体肝脏和肾脏具有毒性!但这个实验结果不久就被否定。后来又有实验称,小白鼠在食用转基因玉米后患上肿瘤……有专家考核后认定,这项实验在设计环节就出现了错误,所以结论不能作为否定转基因的依据。2013年6月,国家农业部批准发放了三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黑龙江大豆协会立即针锋相对提出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随后,食品安全领域专家指出“该推断毫无依据”。

目前,“挺转派”坚持认为目前没有任何研究数据能证明转基因有害。

▲为什么提出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

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马守义研究员指出,作为国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拒绝转基因作物种植是确保国家大粮仓安全的需要。2015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1369.58亿斤,占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2016年粮食总产量也是全国第一),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保护粮食种植的安全性是非常必要的。在转基因是否存在危害还没有定论的时候,避开是必要的,这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健康问题。

马守义研究员说,前段时间去美国考察,美国的主要作物是玉米、大豆和小麦。玉米与大豆多为转基因,玉米用作饲料;大豆主要是外销。而作为主粮的小麦,却是非转基因的。当转基因技术还不能准确回答是否安全时,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发展空间,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是必要的。

黑龙江省农委一位负责人介绍,寒地黑土、优越生态,决定了农产品绿色天然的品质和原生态的品味。黑龙江农产品以品质优良、绿色有机、安全可靠著称,绿色有机粮食在市场和消费者中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依法规定不准种植转基因粮食,不仅是对农民利益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和绿色粮食的一种保护。

▲禁止种植转基因作物有法律依据吗?

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有关人士介绍,禁止种植转基因粮食作物的主要法律依据是:第一,按照国家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标志许可审查工作规范》的规定,转基因食品不属于绿色食品的范畴。第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关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稀有、濒危、珍贵生物资源及其原生地实行重点保护”的规定,用法律手段保护黑龙江生态发展空间,从源头保证食品安全,对打造国家级绿色食品产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目前我国只有棉花和番木瓜是经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可以合法种植的转基因农作物,其他转基因农作物均禁止推广种植。第三,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黑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3个地、市及部分市县开展问卷调查,针对禁止种植转基因农作物问题,有91.5%的被访者反对种植转基因农作物。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反对、禁止转基因产品。比如,俄罗斯立法全面禁止转基因,欧盟28个国家有19个国家反对转基因,亚洲只有一个国家(菲律宾)批准转基因主粮种植,其他国家均未批准。在全球发达国家中,只有美国允许转基因食品上市,但美国的规定非常严格:转基因食品进入流通领域必须有明确的标识,否则不准上市。

▲有专家认为,发展转基因种植将是大势所趋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林敏指出,发展转基因研究与应用是我国既定的国家发展战略。近10年来,中央一号文件8次提及转基因技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和监管,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慎重推广”。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黄大昉认为,对于转基因的安全性,确实长期以来存在来自科学家共同体之外的不少争议。但转基因安全首先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问题要听专业部门和科学家共同体的意见。我们应当认识到,经过30年的科学研究、20年的大规模应用实践,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从科学上讲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那就是:经过严格安全评价,依法审批推广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其风险是可控的。近年来,这一结论已大量见诸于国内外权威科研机构和权威行政管理部门的声明、报告和文件之中。

黄大昉特别强调,超过100位诺贝尔奖得主联署公开信,呼吁停止反对转基因技术,他们都是国际自然科学界享有崇高声誉的权威科学家,与转基因农作物并无丝毫利益瓜葛。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课题组组长胡瑞法认为,禁种转基因作物将损害农民的利益。到目前为止,在黑龙江的种植业结构中,没有一种转基因作物被批准商业化种植,农民并未从转基因作物的商业化种植中看到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与非转基因作物相比,转基因作物生产将增产10%左右(主要是由于减少害虫和杂草危害所带来的产量损失),增收10%~30%(减少劳动力和农药投入及增产)。尤其以饲料为主的转基因玉米生产更是如此。

也有专家认为,在研究推广转基因种植的时候,留下一片拒绝的“净土”未尝不是好事儿。黑龙江寒地黑土,生态环境优越,发展高质量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未尝不是一条出路。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指出,非转基因大豆油成为绿色农产品的重要品牌,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压榨的大豆油受到越来越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已经成为食用油脂中不可替代的品种之一。“禁种”措施的出台,有利于非转基因产品品牌的保护,有利于非转基因加工企业来黑龙江落户,也为农户增产、农民增收形成良性的产业基础,有利于深化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怎样区别转基因食品?

是否是转基因食品一般市民用肉眼难以分辨。根据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要求,在我国境内销售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转基因生物,应当有明显的标识。市民可以根据产品标识加以区别。但是,可能与监管不到位有关系,很多转基因原料加工的食品并未明显标示。

有统计显示,转基因豆油已经占领我国豆油市场9成的份额。2016年我国进口大豆 8391万吨,基本上都是转基因产品。这些进口大豆大都被加工成豆油等食品;除少数外,几乎没有明确标明是转基因大豆加工的。如果打算到超市去买一瓶非转基因原料的豆油,会发现很不容易,因为只要是含有大豆的油,几乎都是转基因食品,包括一些调和油。要想避开转基因,就只有购买明确标识“非转基因”的豆油,或者选择价格明显偏高的花生油、葵花子油或者玉米油。

猜你喜欢
转基因大豆食品
探秘转基因
注意防治大豆点蜂缘蝽
从大豆种植面积增长看我国粮食安全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转基因,你吃了吗?
巴西大豆播种顺利
大豆的营养成分及其保健作用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天然的转基因天然的转基因“工程师”及其对转基因食品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