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三大恐惧的来源及应对

2017-04-14 20:38魏勇刚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想象性生性经验性

魏勇刚

近日,几位同事相聚,不觉间就聊开了自己孩子的故事。其间不知谁悄然谈起了孩子的恐惧问题。于是,你一言我一语,似乎自家的孩子都有类似的经历,甚是担忧,抑或甚为喜剧。受“专业癖好”之驱使,几位同事也就或深或浅地对此问题相继展开了点评分析。恐惧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消极的情绪,的确应该正确认知并做出适宜的应对。然而,面对孩子的恐惧,我们有时候似乎偏狭地看待了它的作用与成因,从而无法很好地帮助孩子预防或者排解恐惧。鉴于此,笔者本期就对幼儿的恐惧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幼儿的恐惧,究其产生的原因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来源往往也是对恐惧进行分类的依据。它们分别是怯生性恐惧、经验性恐惧和想象性恐惧。下面,我们就逐一对其进行阐释与分析。

第一,怯生性恐惧。顾名思义,它是指因陌生的情景或刺激超出了孩子能够适应的认知承受域限时所产生的一种害怕、退缩甚至哭闹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类恐惧比较常见。比如,孩子在面对陌生人时,会表现出一种自然的退避;又如,孩子处于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没有熟识的人和物,自然也会表现出紧张的哭闹;再如,当把蚯蚓、家蚕等软体动物放在孩子手中爬行时,他会有强烈的惊叫哭泣。诸如此类的反应,都可谓怯生性恐惧的表现。怯生性恐惧是一种自然的潜意识反应,也被认为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性反应。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设计来评估婴儿深度知觉的视崖实验表明,这种怯生的反应似乎是天生的。因为,如果通过尝试错误而获得这种反应,可能会带来过多潜在的、致命的危险。此外,有关游戏的理论也认为,孩子在面对一个陌生的玩具时,首先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怯生的探究,而非直接的愉悦嬉戏。因此,对于孩子的怯生性恐惧,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一味地认为这是一种缺乏勇敢或者过于害羞的不良表现,也不能总是强求孩子在陌生情景和陌生人物面前要大方自然地表现。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们的本能性怯生反应,体会和理解他们的恐惧感,强调他们对危险情景和危险人物的警惕与畏惧,并赞赏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为。

第二,经验性恐惧。它是指因直接体验或者间接经验而被强化或者泛化出来的恐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例如,美国心理学家约翰·B·华生对婴儿做的恐惧实验,就属于一种经验性恐惧。孩子被反复的惊奇刺激所强化(表现出怯生性恐懼),逐渐被泛化为一种习得的经验性恐惧。其实,一次性的怯生性恐惧体验通常不会导致经验性恐惧,除非某种情景或行为带来了直接而强烈的伤害性体验。即使出现了伤害性体验事件,但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孩子会出现对这个事件“不长记性”的反复戏玩。经验性的恐惧往往是某种恐惧情景和恐惧体验被泛化而来的结果。例如,当一个孩子突然摔倒或者突然遇到一个危险的情景,我们成人如果表现出十分紧张而惊呼恐惧的行为,这可能会让孩子从怯生性的恐惧泛化为经验性的恐惧。经验性的恐惧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消解。根据精神分析的观点,它甚至可能会产生潜意识的持久影响。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应对孩子的经验性恐惧,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不必要的一惊一乍。

第三,想象性恐惧。它既不是本能性的自我保护性质的怯生反应,也不属于经历了恐怖事件被强化或泛化而致的经验性恐惧,而是因联想而产生的对未知性情景或事物的预想性恐惧。想象性恐惧产生的原因通常是成人的恐吓教育让孩子产生了对某种未知情景或事物的不当联想,或者是恐惧情绪得不到及时排解而让孩子产生了一种固化的持久性偏执意念。例如,反复在孩子面前说晚上有大灰狼,可能会强化孩子对黑夜的想象性恐惧。再如,《灵异第六感》这部影片里面的小男生柯尔表现出来的对“鬼”的觉知和恐惧,实质上就是一种因意念得不到及时排解而产生的想象性恐惧。因此,要消除孩子的想象性恐惧,我们应尽量减少对孩子的恐吓教育,并及时排解孩子内心固化的恐惧意念。

猜你喜欢
想象性生性经验性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降雨型滑坡经验性降雨型阈值研究(以乐清市为例)
创生性的互联网
豹子 生性凶猛的猎手
浅析VR技术在初中物理情境教学中的应用
构筑科技的“道”梦空间
生性残暴的鳄鱼
《法哲学原理》的经验观——兼论马克思对概念的逻辑的经验性批判
吉亚诺利电影:一种想象性的寓言
感悟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