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新闻发展的伦理问题探析

2017-04-14 23:16王凡
新闻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认同主体性伦理

【内容提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横空出世。近年来,机器人新闻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伦理问题。本文从人的主体性、技术的社会认同、行业规范的调整三个方面入手,对机器人新闻伦理问题进行探析,希望以此增进对机器人新闻伦理的认识,使机器人新闻早日以规范的标准融入新闻业,在新闻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关键词】机器人新闻 伦理 主体性 社会认同 规范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不断增强,机器人新闻技术应运而生。2014年3月,美国加州地区发生4.1级地震,《洛杉矶时报》网站通过名为Quake-bot的地震新闻生成系统,自动将数据输入模板进行新闻编辑,在3分钟内发布了关于地震的新闻报道。这一事件引起了全球新闻从业者和软件开发商的广泛关注。同年7月,美联社宣布使用Wordsmith平台进行全自动财报新闻撰写。据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美联社通过此种方式完成了约4400篇财报新闻。①由此,机器人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生产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

2012年,美国一家专门提供计算机撰写新闻稿服务的公司的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克里斯蒂安·哈蒙德在接受采访时大胆预言:“15年之内将有近90%的新闻由计算机算法来书写。”他还表示,由机器人撰写的新闻报道有望在5年内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可见,在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机器人新闻正在对传统新闻业产生深刻的影响。

然而,新技术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反对的声音,机器人新闻技术也不例外。由于新闻写作机器人完成了人的创造性工作,很大程度上对社会伦理形成了冲击,这就引起了新闻业甚至整个社会对机器人新闻伦理问题的关注。问题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机器人新闻的出现是否预示着传统记者的消亡?如何使机器人新闻在全社会获得广泛认可?新闻业如何應对机器人新闻技术的伦理规范冲击?本文便针对上述伦理问题进行简要探析。

一、机器人新闻技术与人的主体性

机器人新闻,从本质上讲是由科技进步带来的一种先进的新闻生产方式。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人的延伸”,点明了现代媒介技术作为人认识世界工具的重要性。人类进入信息社会以来,过量的资讯不断挑战着人脑处理信息的极限,这就迫使人们借助其他工具来处理信息,机器人新闻技术便应运而生。

机器人撰写新闻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速度快,写作机器人按既定程序运行一遍,一篇新闻稿便生产完成。在实践领域,美联社使用的智能写作平台Wordsmith每周要撰写数百万篇新闻报道,且如果需要的话,Wordsmith能够每秒产生2000篇新闻报道。②写作机器人能够如此高效的完成记者的工作,这势必会对记者这一职业形成很大冲击,人与机器的矛盾随之出现,形成人机伦理问题。

要解决机器人新闻技术与职业记者之间的矛盾问题,首先要明确人相对于技术而言的主体性。在人与技术的关系中,人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并能够以主观能动性去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这就决定了人永远在人机关系中处于主体地位;技术对于人来说只是一种工具,是人类思维与创造力的实现手段,只能在人机关系中作为客体,发挥其生产力属性,为主体服务。

明确了人的主体性后我们再来看“职业记者将要消失”这一人机伦理问题。在目前的新闻实践中,机器人新闻技术仅在体育赛事和财经新闻的报道两个方面使用率高,在技术上也较为成熟。但机器人新闻仅对基于客观数据与事实的“模式化”新闻有着较好的处理能力,并不具有深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职业记者专业性的体现。技术的客体性质决定了机器人新闻仅能作为职业记者的帮手,其作用在于完成“模式化”的新闻编辑工作,将职业记者这一行业主体从繁琐的数据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有限的经历投入到更具新闻专业性的新闻创作中去。

在新闻实践中,职业记者的行业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行动力、逻辑能力和人文素养这三个方面。首先是行动力,新闻的调查与核实工作是无法被机器人取代的。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与核实工作是记者的基本专业素养。计算机的新闻编辑程序永远无法搜集到事件现场的第一手资料,新闻的调查与核实工作只能由专业的记者身体力行,亲自前往现场完成新闻采访与资料搜集工作。其次是逻辑能力,职业记者要在深度评论和舆论引导工作中体现自身价值。新闻评论让受众了解事件背后的原因,舆论导向关乎国家和社会团结稳定,二者是新闻媒体的核心价值所在。作为一名专业记者,一定要以专业素养安身立命,不断提高新闻评论和舆论引导能力,肩负起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最后是人文素养,记者要重视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新闻的温度来自于新闻人的社会责任感,真正触及人们心灵的新闻必然能够体现人文关怀,这种人文情感的表达能力是机器人无法企及的,只有专业的新闻记者才可驾驭。

二、机器人新闻的社会认同与接纳

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机器人技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着便利,在工程施工、机械制造、军事、医疗等领域造福人类。然而,这些还仅局限于自然科学领域,没有涉及到教育、法律、新闻这样的人文科学。机器人新闻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机器人技术迈入人文科学领域的第一步。对于机器人的应用范围拓展到完成人类脑力劳动这一现象,人们难免会心生芥蒂,似乎对机器人新闻的到来并未做好准备。

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提出“人是能思想的苇草”,他认为“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③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以思想作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思想是人类思辨力和创造力的源头。而自新闻业出现以来,新闻报道凝结着人类的智慧,被认为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如今,机器人新闻的出现打破了这种认知平衡,机器人既然已经可以完成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是否意味着人类即将失去全部的“尊严”?人们对这一命题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机器人新闻能否成功被社会接纳,是机器人新闻发展亟待解决的伦理问题。

对此,笔者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如何理解机器人的“创造力”。从技术角度看,机器人撰写新闻一般要经过数据抓取、分析处理、选择模板、调整润色4个步骤,每个步骤都依靠严密而复杂的计算机算法进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4个步骤对人类来说是完全可控的:在数据抓取环节,我们可以对新闻的数据来源进行把控,例如在财经新闻的报道中,我们可以选择更为可靠的财经网站进行基础信息的抓取,从而避免可信度不高的网站上错误数据对新闻真实性的影响;在分析处理环节,可以人为地改变对相关数据的“赋值”,从而改变该数据在新闻中的重要性,在新闻中突出更为重要的信息;在模板选择环节,我们可以调整新闻模板的风格,使新闻更好地适应受众的阅读习惯;在调整润色环节,可以通过设定“冷漠”“客观”“惊讶”等新闻写作风格,通过在新闻中加入适当的形容词来提升新闻的可读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机器人在新闻写作上的创造力,是一种“人为控制下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归根到底还是基于人的思想,反映出的还是人的创造力,因此大可不必为人类“尊严”的失守而拒绝机器人新闻技术。

那么,如何才能消除社会对机器人新闻的抵触思想,让机器人新闻被社会大众所接纳呢?问题的根源在于提高社会对技术的了解。美国社会哲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指出:“为征服机器,使之满足人类的需要,我们必须了解机器,知其所以然。”法国启蒙思想家霍尔巴赫认为:“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由此可见,要想使机器人新闻走近普通民众,必须先让社会认识机器人新闻,了解机器人新闻的运作模式。在实际操作层面,机器人新闻技术的所有者应当承担起宣传责任,向社会进行机器人新闻技术的“透明化”解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机器人新闻的运行原理,并对新闻编写所用到的数据、模型、算法进行简要说明,以此来提高社会对机器人新闻的认知度和接纳度,消除人们心中的芥蒂,从伦理道德层面为机器人新闻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扫清障碍。

三、新技术对现行行业规范的挑战

众所周知,科技是把双刃剑,科学技术在造福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尤其是在新技术诞生后,旧有的社会秩序中难免存在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在新技术与旧秩序的碰撞中,便会出現相应的伦理规范问题。然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并不能因为技术进步对现行道德伦理规范的冲击而否定技术本身,相反,我们应当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解决技术进步带来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现行行业规范,使之适应新技术的要求。

就机器人新闻而言,机器人新闻技术的出现对新闻业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明确新闻产品的产权和责任人。在机器人技术中,机器人代替人类完成了类似于人类的脑力劳动的工作,生产出了“智力产品”,这就使新闻产品的产权难以界定。而现行的行业规范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矛盾的出现对变革既有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出了需求。

抛开法律对知识产权客体的认定的条例,单从伦理道德规范角度讲,在机器人新闻的工作模式下,机器人完成了人类智力劳动的工作,若将新闻产品的产权赋予机器未免有些可笑;但若将产权赋予程序的编写者,虽在逻辑上成立,但程序员与写新闻二者难免让人感觉风马牛不相及。

由此,为明确机器人新闻的产权人与责任人,从而进一步对机器人新闻进行规范,笔者提出一种“机器人新闻责任人制”。该制度要求由专人负责机器人新闻发布前的审核,并建议由程序编写团队中的新闻顾问担任负责人。在此模式下,机器人新闻以“谁审核、谁享有、谁负责”的形式参与到新闻实践中。这样便解决了机器人新闻因产品归属不清而带来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通过不断的新闻实践与探索,会有更加完善的行业规范出台,对机器人新闻的知识产权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四、结语

正如我们在20年前无法想象互联网和电子计算机在今天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一样无法预测20年后的机器人新闻会对新闻业产生何种影响,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即机器人新闻的出现让记者从基础的数据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给记者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新闻报道中,这无疑会推动新闻业的发展。

总之,面对机器人新闻技术带来的伦理道德问题,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无数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新技术从出现到普及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新技术在社会范围内的普及由技术本身的稳定性、社会对技术的了解、相关技术规范的建立等因素共同决定。希望新闻从业者能够不断深化对机器人新闻的认识,顺应时代潮流接纳机器人新闻技术,为新时代下新闻工作的发展和变革注入新的活力。

注释:

①中国新闻网. 美联社用机器替代记者写新闻媒体步入“自动化”[DB/OL].http://www.chinanews.com/gj/2014/07-04/

6349217.shtml,2014-7-4.

②腾讯科技. 美联社机器人记者每季度撰写三千篇新闻报道[DB/OL]. http://tech.qq.com/a/20150131/035367.htm,2015-1-31.

③[法]布莱兹·帕斯卡尔著,何兆武译.思想录[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1.

参考文献:

[1]孙振虎、张馨亚. 机器人新闻的发展与反思[J]. 电视研究,2016(6).

[2]史安斌、龙亦凡. 机器人新闻溯源、现状与前景[J]. 青年记者,2016(8).

[3]孙祥飞. “机器人新闻”与新闻工作者的主体性强化[J]. 新闻记者,2016(2)

作者简介:王凡,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猜你喜欢
社会认同主体性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社会认同的变化及其影响
民族传统体育仪式的文化解读
《彩虹艳尽半边天》对黑人女性的社会认同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