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党的危害与防治

2017-04-14 23:33马敏
新闻论坛 2017年1期
关键词:新闻标题受众

马敏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获取新闻和资讯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通过微信、微博等一些APP获取新闻和咨询成为了人们参与新闻舆论的主要方式。“标题党”正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标题规范逐渐被打破。

一、概述

(一)标题党的界定

“标题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指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论坛或媒体,通过制作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以达到增加点击量、获取知名度等各种目的网站编辑、记者、管理者和网民的总称。①

关于“标题党”的另外一种解释是指在网络信息传播中,利用情色、夸张、唬人或歪曲事实等手法来制作标题,以吸引受众眼球,诱惑受众进行点击的做法。②

标题党的主要任务是吸引受众的眼球,完全忽视了新闻本身应该遵循的客观、真实、公正的特性,其主要行为过程是为自己要发的帖子或信息制作一个严重夸张的标题,使读者被标题吸引,点开之后发现文章的内容与标题意思相去甚远或完全没有关系。但是标题党已经达到了增加点击量的目的。③

(二)新闻标题与标题党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揭示或评价的简短文字。其主要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将新闻报道中最具有价值、引人思考的事实展现给读者。

“标题党”也属于新闻标题的一种,但其传递新闻价值和评价新闻内容的属性则被极大地忽略,甚至与新闻内容相向而行,如何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了其根本属性。比如,在体育赛事的报道中,因伤休整的运动员暂时停止训练,或是缺席比赛,新闻标题会写“某某因伤缺席本赛季”。而“标题党”则会将标题拟作“某某本赛季去向成谜,职业生涯危在旦夕”。从这个例子中就可以看出新闻标题和“标题党”对新闻价值的取向和对新闻内容的揭示大相径庭。

二、“标题党”的成因

俗话说“看报先看题”,面对新闻报道,读者的选择往往取决于标题,“简明扼要、准确而生动”的标题必然会吸引读者的眼睛。尤其在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快以秒计,海量的信息喷涌而来,人们阅读的内容越来越跳越、越来越碎片,这无疑于催生了“标题党”,加之互联网时代,点击量与点击率意味着真金白银,很多媒体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也默许甚至是为“标题党”的滋生提供了丰沃的土壤,由此可见,“标题党”的出现有许多的现实因素。

(一)新媒体的发展滋生了“标题党”现象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标题党”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互联网时代,使一大批新闻媒体应运而生,人们的电脑中、手机里每天都被海量的信息充满,即使远离电子设备,走在路上也会随时接收到各样的信息。如何从如此庞大的信息中选择自己需要或者感兴趣的内容阅读,成为人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因此,一些媒体会将很大的工夫和精力用在写出一个吸引人的新闻标题上来,让自己的新闻在众多的新闻中被读者选中。尤其是面对当前不断滚动和更新的海量信息,有个“博人眼球”的标题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于是“标题党”就是这样产生出来并逐步发展起来。④

(二)商业利益和政治恶意导致“标题党”泛滥

“标题党”的原动力是商业利益。商业网站靠得是广告投放和网民消费来获利,广告从哪里来?最终拼的就是点击量。为了获得点击量,网站必须千方百计将大众的眼球吸引到自己的地盘上来,于是夸张、情色等标题花样百出,纷至沓来的点击量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由此可见商业利益驱使也是“标题党”产生的因素之一。

此外,还有部分“标题党”的政治意图非常明确,从就业、房价、收入、养老等社会热点话题入手,用尖锐刻薄的标题来吸引眼球,从而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例如,《人民日报》原题《对移交司法的“老虎”,中纪委的“评语”有变化》在被转载时被写为《人民日报驳“贪官都有情人” 半数涉通奸》。这样不仅会让读者误解原文的内容,更会加深社会矛盾,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⑤

(三)受众的猎奇心理为“标题党”提供了土壤

“猎奇心理” 是人类意识形态中的心理本性。正规的新闻从业者会认真的把握其中的尺度,对受众进行正确的引导, 从而增加点击率和点击量。而“标题党”则完全利用了人们的这种“猎奇心理”,想方设法制作一些“重口味”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完全背离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而广大受众因为“猎奇心理”的作用,会去选择“重口味”的新闻阅读,这种受众和“标题党”之间的互相迎合,为“标题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⑥

三、“标题党”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打情色擦边球,以媚俗低级趣味来博取公众眼球

比如,标题是《残忍,一只“鸡”被扒光示众》,点开后其实是货架上一只被拔了毛的公鸡;标题是《小两口竟然在大街上做这事》,打开网页后其实是一对夫妻在街上吵架,类似这样的打情色擦边球的标题还有很多。

这种方式确实吸引了一部分读者,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媒体公信力的急剧下降和国民价值取向的日益迷茫。

(二)通过无中生有等手段,蓄意夸大或捏造新闻事实

2015年1月13日,《南方都市报》所办南都网带图刊发《南京众人围观裸女跳河 救助者被遗忘没人帮忙拉一把》称:“南京一女子赤身裸体跳河,一男子跳下救人,女子被救起后遭群众围观,救人的男子则没人拉一把。”配图显示,一个穿黑衣服的男子确实正从两米多高的河岸上往上爬,岸边无人上前拉他一把。事实并非如此,而是网站将1月11日南京一女孩跳桥获救事件和1月12日发生在湖北黄冈救人小伙被冷落的一件事进行了“拼接”,并对原本新闻事件进行了夸大,以此为噱头提高点击量。类似这样的虚假新闻不胜枚举,这些“标题党”严重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三)利用社会矛盾制造輿论轰动

社会转型使贫富差距逐渐加大,某些社会矛盾也变得脆弱而尖锐,一些“标题党”掌握了这些突出的社会矛盾,利用人们“仇富”、“仇官”的心理,大肆制造充满“火药味”的报道。如一些媒体在贪污腐败、权色交易、官二代、富二代、收入差距等上大做文章,利用公众的情感,博取点击量和转载量。

(四)利用“名人效应”制作虚假新闻

名人的受关注度是不言而喻的,其言论和行为都会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反响,对社会大众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于是,“标题党”们就在名人身上做起了文章。类似于《白岩松告诉我们的十个道理》,其实只不过是普通的心灵鸡汤。另外,在报道一些影视明星时,“标题党”会故意歪曲事实,凭空捏造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某网站发布的《赵本山雇凶杀人被抓 涉黑被抓事件真相曝光》《成龙因心脏病去世》等等,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标题党”的危害

(一)损害媒体公信力,败坏社会风气

对于新闻来说,永远是“内容为王”。然而越来越多的“标题党”则在标题上开始大做文章,这些不实的新闻标题如同“癌细胞”一样,蚕食着媒体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标题党”的蔓延,严重背弃了新闻理论和社会道德。而且,随着受众年龄的逐渐低龄化,“标题党”的错误做法很可能会被迅速传播、效仿,为广大受众价值观的形成和社会风气造成了极大地冲击、污染。

(二)误导了社会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正确判断

如今,我们被形形色色的消息包裹得严严实实,如同身处“孤岛”一般,无法真实的去了解和接触事物发展变化,只能通过“伪环境”来了解这个事物。因此,如果这个“伪环境”偏离了真实环境,那我们得到的消息就已经和真实事件相去甚远,甚至风马牛不相及了。而“标题党”就扮演了一个严重偏离真相的“伪环境”的推手角色,对原本新闻事实进行肆意的篡改,甚至凭空捏造,这样的新闻误导了受众,使受众对新闻事件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

(三)扰乱了整个媒体秩序,拉低了公众媒介素养的底线

“标题党”犹如“毒瘤”一样,随着互联网媒体的不断壮大疯狂生长,时刻危害着用户和整个互联网环境。据相关调查显示,80%以上的网民被“标题党”误导过。“标题党”的出现一次次的挑战和考验了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俗话说,伤人一千自损八百,网络媒体如此放任和助长“标题党”,也必将拉低其本身的素养,损害自身的社会形象。

(四)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了极大伤害

在速读时代,人们往往只阅读新闻标题,或者被新闻标题吸引而并未仔细阅读新闻内容,这样,曲解原意的标题必然招致网友对报道的错误解读,并引发广大网民不理性评论和跟帖,进而引发网络暴力,这对无辜的新闻当事人的声誉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伤害。比如,人民日报2015年2月3日的一篇《农村题材电视剧需升级换代》的报道,就被网易新闻改为《党报评农村题材剧只字未提赵本山“乡村爱情”》,这篇报道被网易刊登后,迅速引来了大批网民的评论,里面不乏有言辞激烈者,对赵本山本人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像这样的现象并不在少数,屡屡将当事人推到风口浪尖,使无辜的当事人身心受到重创。

(五)“标题党”的蔓延会造成国际国内恶劣的政治影响

现在,有些“标题党”利用官方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肆意给新闻事件扣官方媒体的帽子。比如,《央视都报道了,你竟然不知道》《新华网都能刊登这么无脑的文章,这是和苹果有多大仇啊》等等,再者,“标题党”肆意更改党报标题,如《人民日报》一篇名为《反腐败是中国的攻坚战》的新闻被改为《要允许中国适度腐败民众应理解》。类似这样的“标题党”事件还有很多,而且立意都与原文大相径庭。“标题党”这种任性篡改的恶劣做法,不仅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更损害了政府公信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甚至可能在国内外都造成恶劣的政治影响。

五、标题党的防治手段

(一)健全和完善网络新闻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监管是治理网络新闻标题乱象,维护互联网新闻秩序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互联网进入我国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其中专门针对网络媒体和网络新闻的法规就有若干条。这些法律法规和相关要求在治理“标题党”中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面对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发展态势,现有的法律法规并不能有效、全面的起到监管作用,再加上现有的网络媒介鱼龙混杂,其背后运营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这无疑加大了网络新闻的监管难度,尤其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的有效监管还相对滞后,力度不足。基于此,法律法规的出台必须要跟紧网络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强网络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执行,严格网络新闻的发布,从法律层面肃清“标题党”这个“毒瘤”。

(二)促进行业自律,媒体要牢记肩负的社会责任

“标题党”之所以在网络新闻中愈演愈烈,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广大网络媒体从业者缺乏社会责任感。“标题党”是影响媒体公信力的一剂毒药,一时的阅读量损失掉的是以后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因此,媒体应选择肩负起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贯穿到媒体运作的整个过程,做到自觉抵制新闻“标题党”。

(三)组织发动网民力量来治理“标题党”

笔者认为,提升公民的理性思维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力是治理“标题党”现象的又一有效途径。通过帮助广大受众选择正确的阅读方式,尤其要有效引导低龄或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网民进行正确选择新闻内容,从源头上破坏“标题党”的生长环境,使其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此外,相关部门也要充分调动网民举报、揭露、打击“标题党”问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标题党”无所遁形,让媒体学会在网民的监督批评中成长。

六、结语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标题是新闻的眼睛,这是每一位新闻从业者的常识与底线。但“标题党”们利用夸张、情色、唬人、怪异、歪曲等手法制作标题的做法,不仅有悖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客观性原则,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长此以往,势必导致社会的功利蔓延、信念丧失、价值扭曲和认知混乱,其危害不容小觑。因此,需要社会各界共同行动起来,用法律、制度等手段遏制“标题党”的蔓延,媒体与新闻从业者要严守职业底线,广大读者也要培养新的信息获取的方法和习惯,对耸人听闻的标题提高警惕,学会甄别,从源头上杜绝标题党,还网络空间一片清明,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亮色。

参考文献:

[1]黄溦.网络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素质的养成[J].中国传媒科技,2014(4).

[2][3]凌争.浅析“标题党”现象[J].今传媒,2012(2):126-127.

[4]朱继东.怎样看待和应对“标题党”问题[J].青年记者,2012(19).

[5]郭冰.是时候让“標题党”寸步难行了.中国网传媒经济频道.http://media.china.com.cn/cmgl/2015-11-09/543991.html.

[6]鲁钟思.由“潘多拉效应”看新闻受众猎奇心理[J].创新科技,2014(8).

(作者单位:伊金霍洛旗新闻中心)

编辑:王洪越

猜你喜欢
新闻标题受众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网络新闻标题与报纸新闻标题的对比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无意间击中幽默的新闻标题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新闻标题的制作技巧
新闻标题制作的技巧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