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之基 文化之脉 基因之库 品牌之魂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谈古茶树保护

2017-04-14 07:22周芸吉刘彦青杨艳勤
贵茶 2017年4期
关键词:茶树贵州省条例

文-周芸吉 刘彦青 杨艳勤

2017年8月3日,《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暨古茶树保护工作座谈会在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古茶园召开。全国首部省级层面关于古茶树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正式出台,《条例》从9月1日起施行。为展现《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出台背后的故事,贵茶杂志社特专访了《条例》发起人和参与者——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傅传耀。

贵州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傅传耀 接受贵茶杂志采访

贵茶:您怎样看待贵州的古茶树?

傅传耀:第一,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产业之基”。贵州发展茶产业,根本目的是提高产业价值,增加老百姓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从过去提出的100万亩,到后来提出的500万亩,到现在执行的700万亩,是省委、省政府对于践行“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理念”的最好实践,如今,茶产业让贵州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发展茶产业是正确的选择。在我看来,茶产业是一项惠及当代,利在千秋的产业。贵州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古茶树的生长,证明了贵州这片土地发展茶产业的优越性。所以,我们要坚持“保护在于利用,利用在于惠民”的原则,加大对古树茶周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想方设法做好古茶树的扦插、推广工作,利用好古树茶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通过大户引领,能人带动等方式,使古茶树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把古茶树做成为当地群众谋福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的特色产业。

第二,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文化之脉”。茶,是一个产品,也是一种文化的载体。茶文化博大精深,且具有兼容性,和其他文化是相通并联系在一起的。茶马古道、茶马互市等,都是通过茶叶作为媒介,从而发展经济和进行商业往来。从历史角度来看,从陆羽在《茶经》中的描述、古茶籽化石的发现、浙大西迁中茶所定在贵州等,都证明了贵州发展茶产业的悠久历史。贵州茶文化脉络一直延续着,它和贵州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

习水古树茶(周东亚/摄)

第三,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基因之库”。贵州古茶树基因十分丰富和珍贵,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根据相关科研机构研究结果显示,贵州茶包含有3万多个不同的DNA,这是贵州茶的独特之处,基因之多是贵州茶和其他产地的茶根本上的区别,是贵州茶最具竞争性的优势。所以,我们必须建立古茶树基因数据库,保护古茶树以及周边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传承贵州茶优良的基因。

第四,古茶树是贵州茶产业的“品牌之魂”。任何的产品,都需要品牌建设。而茶叶,正是贵州的“五张名片之一”。茶的品牌怎么打响?古茶树就是品牌之魂。

丰富古茶树资源,证明贵州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这里有着“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是贵州出好茶最好的证明。因此,合理保护利用古茶树,写好古茶树文章,有利于茶产业品牌的提升、茶文化的挖掘、茶旅互动的推进,促进茶产业健康发展。

贵茶:为什么贵州要出台古茶树保护条例?

傅传耀:在长期关注贵州茶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去过贵州许多地方调研,丰富的贵州古茶树资源世界少有,让我为之震撼。然而让我痛心的是,近年来随着古茶树被“炒热”,部分人为了一己之私,擅自改变古茶树的生长环境,将古茶树搬移至景区、茶园、工厂甚至是房前屋后,造成大量古茶树死亡。此外,滥砍滥伐和不适当的保护也使得我省古茶树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保护工作迫在眉睫。如果我们不立法保护,这笔财富将面临不可挽回的损失。

贵茶:我省古茶树保护条例的出台,都经历了哪些过程?

傅传耀:2015年,我在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古茶树面临危险,于是我提议对古茶树进立法保护。很快,我的提议得到业内人士的支持,特别是茶企、茶商、产区党政干部。

通过进一步调研发现,地方政府和和老百姓对古茶树的保护积极性和呼声很高。在花溪区久安乡,企业用GPRS来定位保护5万多株茶树。在沿河县龙塘镇,为了保护古茶树,地方政府和老百姓耗资几百万,其中为了保护一颗古茶树,花了4万多元搬走一户人家,并在每一棵古茶树上制作了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了解古茶树的树龄、品种等具体信息。在普安县,当地政府花了500万保护古茶树,在古茶树周边围起了铁丝网,保护措施像监狱一样森严。地方上都如此重视,作为立法部门,就更不能袖手旁观。在这种背景下,出台《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势在必行。贵州立法的积极性很高,为了古茶树保护立法,省里面做了很多准备,在立法通道很拥挤的情况下,我参会提议:古茶树立法很有必要。通过多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应该立,就这样《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才得以顺利立法。

贵茶:您认为,《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该如何去施行?

傅传耀:一部法律条例的实施,最重要的就是要宣传到位、普及到位、执行到位。只要人人都知晓法律的存在,知法犯法的人就会减少。所以,对于《贵州省古茶树保护条例》施行,最好的办法便是宣传、普及和严格执行,人人都行动起来,担当起古茶树保护的责任。

古茶树保护条例的实施,是践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重要举措。在贵州,只要有茶山的地方,就一定是“金山银山”。茶产业是贵州大生态战略和大扶贫战略的重要抓手,湄潭、凤冈、石阡等茶区的百姓,因茶脱贫、因茶而富。老百姓是发展茶产业的受惠者,只要我们宣传到位,他们肯定会接受。当然,条例施行的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和宣传普及。通过古茶树保护条例的发布契机,组织相关部门到古茶树保护得很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同时让从事茶产业、茶文化的人们进一步了解有关政策,做好心中有数。管理部门应该做到加强保护和执法力度,花“真金白银”保护古茶树,对于违法行为要严格按照条例追求其责任。此外,要以政府主导,带动企业做到合理开发,普惠茶区百姓。

我省古茶树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有序开发、可持续利用的原则,兼顾古茶树的基因保存、文化传承、品牌培育、产业基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贵茶:您认为贵州茶在中国茶产业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傅传耀:中国是茶的故乡,而贵州被称为茶的“故乡的故乡”。贵州是中国唯一兼具高海拔、低纬度、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茶区。茶产业是贵州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近年来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贵州茶产业经过十多年发展,已成为贵州农业第一大产业,茶园面积占中国六分之一,占世界十分之一。贵州已承接了东茶西移大势,成为中国茶叶的原料中心,正加速形成中国绿茶加工中心。

多彩贵州是少数民族集聚地,17个世居民族爱茶、嗜茶、种茶、制茶,保存了原生态的民族茶食、茶饮、茶俗、茶事、茶礼,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贵州茶文化。贵州茶异于其他茶的很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并且很多指标都优于全国。贵州绿茶以“翡翠绿、嫩栗香、浓爽味”的独一无二品质,成为全国第一个农业部以省为单位申报的地理标志产品。

当下,我们应该保护和利用好贵州古茶树资源,让古茶树带动黔茶品牌的提升。黔茶于本土,是民生、是经济。黔茶于外界,是重要动力源,是全国茶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贵州有信心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多彩黔茶,魅力无限。黔茶永远只有进行时,我们只能蹄疾步稳,不能小步悠哉。

猜你喜欢
茶树贵州省条例
贵州省种公牛站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山茶树变身摇钱树
转录组学技术及其在茶树研究中的应用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