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优化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对策探讨

2017-04-14 13:55孟晨
中国市场 2017年4期
关键词:政治社会化高校思政课

孟晨

[摘要]思政课作为高校的基础课程,对正确价值观念形成以及道德品质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也在政治社会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自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较大的挑战,其政治社会化功能逐渐削弱。文章简单介绍自媒体环境与政治社会化,着重阐述了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分析自媒体对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704219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与思政课紧密相关,且思政课是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它在政治社会化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在自媒体环境下,如何优化政治社会化功能,使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深厚的政治情感、较强的政治能力,已经成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任务。

1自媒体环境与政治社会化

自媒体环境指代以个体传播形式为主,借助现代化手段,面向某些人或者某个人传播信息的环境。自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在互联网平台中,通过微博转发、新闻评论、帖子转发等将各种信息资源汇集在互联网中;政治社会化是指在日常社会政治活动中,感知社会政治文化、接触政治知识、学习政治技能、认识政治规范、培养严谨的政治态度、优化政治人格的一种过程。学校是贯彻落实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建立在政治社会化的基础上,它不仅指代社会个体的价值观念、政治态度以及情感认知的构建过程,还指代借助社会媒体宣扬政治文化的过程,它主要具有以下特点:政治心理多元化、政治认知差异化、政治意识波动化、政治行为多样化。

2高校思政课政治社会化功能

21获取政治认知,提高政治认同感

政治认知属于政治社会化的必要条件。现阶段,对于各所高校而言,旨在通过思政课指导学生正确认识政治,明确政治范围,学习政治理论知识、国家方针政策、体制与变化规律,熟悉政治常识,增强政治能力,提高政治参与意识。稳定是社会前进的基础保障,而政治社会化在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现阶段,向大学生传达政治思想和规范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学任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养成良好的政治习惯,进而统一协调社会行为。

22丰富政治情感,确定政治取向

待形成一定政治认知,通过校园生活以及社会实践不断丰富政治情感,这与政治态度、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活动紧密相关。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会逐步形成爱国情感,最终构建正确的政治态度与取向。例如,在思政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通过生活实例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感与道德感,指导大学生形成符合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念,提高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与信心,形成坚定信仰。

23培养政治角色,转变成政治人

高校思政课隶属于政治社会化活动范畴,且目标导向明确,它除了要面向全体大学生讲解政治价值规范以及行为准则,使其完成从社会人到政治人的过渡,为政治体系提供更多的政治角色,还应对已经接受初级政治社会化的大学生实施再政治社会化,进而进一步适应新的政治關系,充分扮演新的政治角色。对于大学生而言,政治人格的塑造以及政治技能的强化是政治社会化的主要结果。完整的政治人格应具备良好的政治心理素质、坚定的理想信念。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共同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人格,其中学校的影响最为深远。高校是传播主导政治观念、丰富政治情感、培养政治态度、完善政治心理的有效途径,也是冲破传统政治思想束缚的主要场所。大学校园包含丰富多彩的政治文化活动,例如,党团活动,这可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政治规范,掌握一定的政治生活技能,增强参与能力,进而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多合格的政治人。

24鼓励参与政治实践,锻炼政治技能

参与政治实践作为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内容,也是代表性标志。政治参与不仅能提高政治认同感,有利于政治体制的贯彻落实,还能增加政治管理活动中的民主性,促进政治发展进程。现阶段,在高校思政课中均会依据学生自身需求,科学设计,鼓励大学生主动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例如,公益性活动、志愿者服务等,还可借助现代资源模拟政治活动。大学生活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包含较多的政治社会化内容,只要亲身参与,便一定能够学习各种政治知识,掌握各种政治生活技能,清晰认知自身角色与责任,进而从认知、感情、意识以及行为层面形成统一的政治信仰。

3自媒体环境对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影响

31削弱政治责任感,限制了政治取向的形成

娱乐是自媒体的主要功能,在传播内容中,以新闻以及娱乐信息为主,主要通过趣味性、娱乐性以及感官化等手段来展现精神世界,有时还会夸大内容,为吸引更多受众,内容浅薄、低俗、谄媚,这对于社会经验较少的大学生而言,无法有效地抵抗各种诱惑,进而弱化政治责任感。另外,还有一些不法分子,会利用个人网络控制权、自由发布信息全散播与宗教仇恨与民族歧视相关的信息资源,这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可能会出现行为以及政治言论偏激的现象,这阻碍了政治社会化工作的开展。

32分解大学生政治信仰,降低对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

自媒体信息资源具有多样化、零乱化、分散化的特点,导致自媒体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这增加了高校引导工作的难度。在原有社会背景下,高校借助理论灌输以及引导等途径,贯彻落实政治社会化,大学生的政治理念、情感以及信仰等具有统一性。然而,在自媒体环境下,涌现出了多样化的学说,信息资源较多,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化以及开发化,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单项化的政治信仰,分解大学生政治信仰,降低对主导政治文化的认同。

33缩减政治实践机会,阻碍政治参与技能

因自媒体环境所营造的环境是虚拟的,强调精神性、意识性,忽略物质性。在虚拟的自媒体世界中,大学生过度追求功利,只要通过手指运动便可加入到政治活动中。实际上,政治实践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具体的政治实践活动中,应全面考虑利益矛盾、政治背景、世俗关系等多种因素。由此可知,应将在虚拟世界中所学习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及掌握的政治技能放到实践活动中,以此来进行检验,不断调整,优化政治角色,掌握政治技能。大学生如若参与虚拟政治活动的情形较多,既会削减参与现实政治实践的可能性,还会增添政治信仰中的理想主义成分,造成角色错位。

4优化对策

41构建自媒体教育平台,拓展思政课教学空间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自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机构纷纷注册并开通微博,得到受众的一致好评,政府机构借助微博问政,积极创设亲民形象。在此背景下,高校应正确认识自媒体,有效地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构建自媒体教育平台,以此来填补时间以及空间对思政课堂的束缚,拉近课程自身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要求思政课教师注册并开通政治微博,积极传播主导政治文化,并全面掌握大学生的政治思想与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

42有效融合自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

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出教学舞台。自媒体媒介具有交互性较强、功能齐全、形式精练简单的特点,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从单向式教学逐渐过渡到双向教学,突显教师的引导地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个性发挥,师生之间有效互动,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有效性。由此可知,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全面认识这一发展方向,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自媒体教育手段,研制并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有效融合自媒体与传统教学模式,确保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正常开展。

43合理设置思政课教学内容

合理设置思政课教学内容,从政治社会化要求出发,注重在政治哲学、政治技能等当面的学习。在教学内容编排中,应依据学生的实际反映,不断调整,逐步推进。另外,还应着重解决重难点问题,获得可观的教学效果。在高校思政课上,不仅要丰富学生的政治情感、端正政治态度、构建政治信仰,还应增强对现行政治制度的支持与认可,提高个体参与性。同时,还应认真讲解具体的参与途径、所拥有的权力以及应履行的义务等,将培养社会建设所需的合格政治人作为高校思政课的主要教育目标。

44强化现实政治实践的构建

自媒体环境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参政议政机会,借助网络平台,可完成投票、评论以及投诉等操作,参与政治活动。然而,建立在自媒体之上的虚拟化的政治活动,无法彻底代替现实政治实践,为规避或者降低虚拟政治活动的负面影响,应为大学生创造更多参与现实政治实践的机会,并鼓励大学生踊跃参加,通过亲身参与,增加大学生的政治知识积累,锻炼政治技能,增强政治素养,丰富政治经验,全面落实政治社会化。

45全面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

自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是当代思政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应对以及综合处理能力,只有拥有优越的信息辩识与加工处理能力,才能全面监管网络舆情,合理引导。媒介素养的提高除了要熟知媒介生存策略以外,还应将其有效传播给当代大学生,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鼓励大学生参与符合道德规范以及法律准则的政治实践活动。同时,思政课教师在自媒体环境下,还应注重自主学习以及培训,构建网络平台,也可构建专门的教育资源数据库,从整体层面,全面提高媒介素养。

5结论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为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基本组成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素养,也是思政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自媒体时代涌现出了网络、数字电视等多种新型传媒方式,这严重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与政治取向。因此,我们应明确自媒體环境对政治社会化功能的具体影响,优化政治社会化道路,指导大学生形成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备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洪明自媒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及教育应对[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6).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徐世甫微时代下高校德育主体间性理念重构研究[J].江苏高教,2014(4).

猜你喜欢
政治社会化高校思政课
“中国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探析
网络考试:高校思政课考试改革的新取向
对晚清儒学政治社会化危机的概论及思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