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助词“瞧”的来源及演变

2017-04-14 12:50何雪源
昭通学院学报 2017年3期
关键词:用法方言红楼梦

何雪源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试论语助词“瞧”的来源及演变

何雪源

(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瞧”放在动词后的用法最早出现在《红楼梦》中,此时,“瞧”已经不再用作动词。考察“瞧”的古义与今义、语法化的路径及机制,从而了解“瞧”作为语气助词的来源及演变过程。“瞧”作为语气助词在方言中使用得最为频繁。

“瞧”; 语法化; 语助词

凤庆话中有一个常见的语法结构,即“AA瞧”,如:想想瞧,望望瞧,看看瞧,说说瞧,尝尝瞧等,“瞧”放在动词重叠式的后面,它的句法功能是什么?有什么语义特征?是怎样形成的呢?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讨。

一、“瞧”的历时考辨

“瞧”最早出现于三国时嵇康所著的《难〈自然好学论〉》①:“睹文集则目瞧,修揖让则变伛。”《玉篇》解释为:“目冥也”,意为眼睛昏花看不清。《集韵》释为:“瞋目也”,意为睁大眼睛看,视力不佳。

从宋代起,“瞧”有“偷看”之义。《篇海类编·身体类·目部》:“瞧,偷视也”,即不细看正看,恐被人看见而快速地看一下。如:

(1)他两个贪欢贪笑,不提防门外有人瞧。(《清平山堂话本》)①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语料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2)我和他即相知恨不相见早,他烛花前将锦筝来斜抱,划的又背着人偷用眼儿瞧。(《雍熙乐府·集贤宾·秋忆》)①

到元明之际,“瞧”亦有“看见”之义,用法同“看”。如:

(3)怕别人瞧见咱,掩映在酴醾架。(元·关汉卿《新水令》)①

(4)姐姐别竟说他一个儿,我们柳条儿也是这个毛病儿,不信,瞧我这袖子也给弄了那么一块。(《儿女英雄传》第38回)

随着“瞧”的大量使用,意义也越来越丰富。

(5)你与我打睃,有甚不瞧科。(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二折)①

(6)宋江寻思道:“这厮来得最好。”把嘴望下一努。唐牛儿是个乖的人,便瞧科。(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

(7)文若虚是个伶俐的人,看见来势,已此瞧科在眼里 ,晓得是个好主顾了。(明·《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8)他那里闹镬铎,我去那窗儿前瞧破,那贱人俏声儿诉一和。(元·《货郎旦》第一折)

“瞧科”、“瞧破”意为看清,察觉。

“瞧”多见于散曲、杂剧及小说中,常用于日常交际、市井之言,可见,“瞧”较为口语化。

崔应贤(2011)对《金瓶梅》中出现的“看”进行了穷尽式的统计,“看看”出现了105处,“瞧瞧”出现了45处,说明在明代,“看”的使用占主导地位。到了清代的《红楼梦》,“看看”出现了59处,“瞧瞧”出现了195处,“看”的主导地位让位给更加口语化的“瞧”。

除了“看见”义外,“瞧”还有“探视”义,该义在《红楼梦》中频繁地使用,如:

(9)接着小史侯家、邢夫人弟兄并各亲戚都来瞧看,也有送符水的,也有荐僧道的,也有荐医的。(《红楼梦》第25回)

(10)此时湘云之症已愈,天天过来瞧看。(《红楼梦》第57回)

在《红楼梦》中,“瞧”还出现了新的用法,即放在了动词后,而“瞧”本身就不能做动词了,该用法有如下两例:

(11)你出去站一站瞧,把皮不冻破了你。(《红楼梦》第51回)

(12)贾政道:“你试试瞧。” (《红楼梦》第92回)

到现代,“瞧”的主要意义或常用意义和“看”差不多,如:

(13)她缩在车角里,一对乌溜溜的眼睛闪闪地向四处瞧,很像有了什么大问题在心上。(茅盾《色盲》三)

(14)我倒是想着,可是我刚才瞧见太太跟大少爷说话,所以就没敢惊动您。(曹禺《雷雨》第二幕)

再进一步考察,“瞧”的有些意义已经完全消失,如“眼睛昏花”;有些意义保留在了方言中,如“偷看”、“探视”义,并且越来越丰富,如“审视”、“请、唤”、“诊治病”、“相亲”等义。同时,“瞧”的语法功能也越来越丰富。用作名词,如“瞧毛毛”意为捉迷藏,山西沁县方言;“瞧香儿的”意为巫婆,巫师,东北方言;“瞧病先儿”意为医生,河南洛阳方言。用作形容词,如“瞧一见”意为量不多,有限,山东寿光方言;而《红楼梦》中出现的放在动词后的新用法,没有在《汉语方言大词典》中找到相关记录,但却在凤庆话中大量使用,得到很好保留,这一现象值得我们注意。

二、“瞧”的语法化

“瞧”作为实义动词,本义为“偷看”、“看见”,表视觉动作。由于大量使用,其词义指称范围逐渐扩大、泛化,由表视觉动作到表心理活动,如:

(15)杜氏见要他房里去,心里已瞧科了八九分,怎当得是要在里头的,并不推阻,反问他那个房里是。(明《初刻拍案惊奇(下)》)

(16)杨雄在蓟州府里,有人告道杀死和尚、头陀,心里早瞧了七八分,寻思:“此一事,准是石秀做出来的。”(明《水浒全传(中)》)

这两例中的“瞧”并非“看见”,因为“心里”的内容是“看”不见的,应该是“明白、清楚”之意,属于感觉,“瞧”由视觉行为动词义向心理行为动词义转变。这种用法出现于明代,并在明代大量使用,从中我们看出“瞧”的泛化轨迹。

《红楼梦》中,“瞧”新增“探视”义,“瞧”和“看”共现[见例(9)和例(10)]。根据“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原则,即每一个完整的句法序列中,只能有一个动词居于核心地位,其它动词则居于次要地位(李永,2003)。居于次要地位的动词,随着其承担的语义任务越来越虚化,其动词性逐渐减弱。在例(9)和例(10)中,“瞧”和“看”同义,不好确定哪个为核心动词,但这说明“瞧”具备虚化的潜力。

同样在《红楼梦》中,我们找到两例“瞧”放在动词后面的用例,见上述例(11)和例(12)。将两例改为如下句子:

(12)a你出去站一站,瞧不把你皮冻破了。

(13)a贾政道:“你试试,瞧会怎么样。”

改句和原句意义相同,但改句很明显地出现了两个动词,构成一个连谓结构。根据前面提到的“一个动词核心”原则,“瞧”有了虚化的语法基础。

我们再将两例做如下改动:

(11)b你出去站一站,不把皮冻破了你。

(12)b贾政道:“你试试。”

去掉“瞧”后,句子表达不受影响,可见,“瞧”在这里已经开始成为一种可供选择的语法成分。说是可供选择,从语义表达上来讲,“瞧”可加可不加;但从语用功能上来讲,“瞧”对我们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仍然有重要作用。不管怎么说,此时的“瞧”已经不可能充当核心动词,其动词性慢慢消失,但由于习惯使然,“瞧”并不因为可有可无而完全消失,相反逐渐具有了独特的表义功能。

往《红楼梦》以后的清代作品中考察,我们发现,动词或动词结构带“瞧”的用例逐渐增多。根据崔山佳(2011)的统计,此种用例在《红楼梦补》中出现2例,都为“试试瞧”;《红楼复梦》中出现5例,如:

听听瞧(第1回)、合合瞧(第8回)、 穿穿瞧(第9回)、数数瞧(第33回)、问问瞧(第56回)

《泪珠缘》中用例更多,类型也增多,如:

想想瞧、听听瞧(第8回)、谈谈瞧(第21回)、试试瞧(第32回)、穿穿瞧(第72回)、问问瞧(第78回)、记记瞧、算算瞧(第85回)、尝尝瞧(第92回)、看看瞧(第95回)

其它类型的如:

商量商量瞧(第88回)、试猜瞧(第9回)、试搜搜他瞧(第16回)、问声沈元家的瞧(第19回)

可见,动词或动词结构带“瞧”的用例主要是和动词重叠式共现的。我们认为,随着“动词重叠式+瞧”的频繁使用,“瞧”受动词重叠式的影响,逐渐具有了动词重叠式所具有的建议尝试义,即对一种将要发生的行为给出建议进行尝试,表未然性动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建议尝试义内化为“瞧”的附加意义。

现在我们再来看“瞧”的句法功能的改变。“瞧”放在句子的主要动词后,丧失动词词性,占据次要语法位置,承担附加语义,这使得“瞧”的语义的表达依赖于前面的动词,它从一个自由成分变成一个黏着成分,已经不表示任何具体独立的含义,仅是一种语法形式,加之该用法在清代小说中的大量运用,“瞧”的语义正式开始虚化,仅是帮助言者表达请求或委婉地给出建议,形成祈使语气。因此,我们可以说,“瞧”逐渐语法化为语气助词,即“瞧”出现非视觉用法。

根据我们所掌握的材料,“瞧”的语法化最早出现于清代小说《红楼梦》中,而“瞧”的主要意义“看见”同时期也在使用,呈现视觉用法和非视觉用法两者共存的情形。到现代,“瞧”作为语助,反而在方言中保存得较为完善。

三、“瞧”的语法化机制

“瞧”作为非视觉用法的出现,最初是临时的,后来被广泛使用,慢慢固定下来,导致其语法化。

1、隐喻机制

武文杰(2011)对人类的视觉行为有过这样的论述:人类的视觉行为和其心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人类的视觉行为具有心理特征。视觉行为的过程包括视觉信息的获取和心理认知的实现。“瞧”能够语法化为语气助词,和其表“看”的视觉行为义分不开。“瞧”在表达“看”义时,同时也表达了“估量”这一心理认知过程。当“瞧”被放在动词后大量使用时,其受事不具有真实意义上的可视性,它表示一边进行着某事,一边在心理上对该事物进行着一种判断,这使得“瞧”的视觉意义被弱化直至完全消失,它表示的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看”,从而使得“瞧”从物理视觉向心理视觉转化。

从认知角度上来讲,“瞧”能够从物理视觉向心理视觉转化是隐喻机制起的作用,“瞧”由动词向语气助词语法化的过程是实际上是“视觉域”向“心理域”转化的过程。

公元前380年,亚里士多德曾这样定义隐喻:隐喻是用另一事物的名称来指称这一事物。Sweeter(1982)认为隐喻是用具体概念来理解抽象概念的方式,是从一个认知域到另一个认知域的投射,这两个域具有一定相似性的特征,在投射的过程中保持不变。“瞧”的“视觉域”和“心理域”都具有“感知”这一行为过程。视觉行为的施事主体通过眼睛“感知”对受事客体产生直接的影响较弱,二者之间产生视觉空间;心理行为的施事主体通过心理活动“感知”对受事客体产生直接的影响也较弱,二者之间产生心理空间。视觉空间和心理空间所具有的相似性是“瞧”由物理层向心理层过渡的基础。这种相似性在例(15)和例(16)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2、类推机制

类推机制是一种常用的语用机制,它以一种或几种其它形式为模型,按照特定的原则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是新词新语产生的主要方式。语言中的类推现象大量存在,反映着语言的演化。

在视觉行为类动词中,最早发生虚化,成为语助词的是“看”。对此,吴福祥先生(1995)有较为完善的阐述。他认为,“看”作为语助词的用法始于魏晋六朝,发展于唐宋时期,成熟于明清时期。前面我们说过,元明之际,“瞧”发展出“看见”之义,用法同“看”。“看”发生虚化、语法化,含有“看”义的“瞧”也有了虚化、语法化的条件。这中间,我们认为是类推机制起的作用。“看”语法化为语助词的特殊用法在类推机制的作用下为其他视觉行为动词的语法化提供了模板,“瞧”的虚化借鉴了“看”的虚化,逐渐发展成为语助词。只不过“瞧”的虚化远远落后于“看”的虚化,直到清代才出现并大量使用。到现代,则更多地保留在了方言里。

四、语助词“瞧”的意义类型

“瞧”通过视觉域向心理域的转换而具备成为语助词的基础,我们可以说“瞧”具有心理动词的特征。按照黎锦熙、刘世儒两位先生的看法,心理动词可分为两类:经验过程型和情意作用型。那么,“瞧”应属于哪一类型呢?

我们将例(11)和例(12)再做如下改动:

(11)c你出去站一站,就知道会不会把你皮冻破了。

(12)c贾政道:“你试试,就知道会怎么样。”

所做改动同原句表达的意义相同,可知“瞧”作“感知”义来理解时,是言者主体表达看法并对行为结果进行预测,如例(11)c,言者想要表达“天气很冷”这个看法,但为了让对方信服,建议对方自己出去试试,并预测可能“会把皮冻破了”;又如例(12)c,言者已经知道结果,想要表达的是“你的看法一定会和我的看法一致”,但担心对方不信,建议对方自己尝试,由对方得出让自己真实可信的结果。

根据黎、刘两位先生的定义:表达对人或物的主观看法或评价的心理动词为经验过程型, 我们认为语法化后的“瞧”的意义类型为经验过程型。

[1]刘 杲. 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1.

[2]顾野王. 宋本玉篇[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3.

[3]赵振铎. 集韵校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

[4]宋 濂. 篇海类编[M].济南:齐鲁书社,1997.

[5]崔应贤. 汉语动词重叠的历史考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1.

[6]许宝华,宫田一郎. 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崔山佳. 近代汉语动词重叠[M].成都:巴蜀书社,2011.

[8]李 永.“一个动词核心”的句法限制与动词的语法化[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53-56.

[9]武文杰. 现代汉语视觉行为动词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10]Sweetser, E. Root and epistemic modals: Causality in two worlds[A].//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C].1982(8),484-507.

[11]吴福祥. 尝试态助词“看”的历史考察[J].语言研究.1995,(2):161-166.

[12]黎锦熙,刘世儒. 汉语语法教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

A Discussion about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al Particle“Qiao”

HE Xue-yuan
(College of Liberal Art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The use of “Qiao”which is put behind verbs appears earliest in the novel A Dream in Red Mansions. In this structure, “Qiao”can’t be used as a verb. By reviewing the meanings of“Qiao”in ancient times and at present, and by investigating the path and mechanism of grammaticalization about “Qiao”, we know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Qiao”as a modal particle,and this use can be frequently seen in dialect.

“Qiao”; Grammaticalization; Modal particle

H134

A

2095-7408(2017)03-0085-04

2017-01-05

本文系2016年云南师范大学一般项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YJS201630)的阶段性成果。

何雪源(1982年- ),女,彝族,云南临沧人,在读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词汇学、方言学研究。

猜你喜欢
用法方言红楼梦
方严的方言
方言
address的高级用法你知道吗?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作”与“做”的用法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