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意盎然:论牧溪《六柿图》的本真之美

2017-04-15 10:35刘健
大观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造型笔墨空间

摘要:牧溪绘画体现禅者的无心,充满着减法的内敛之美,也充满了乘法的生命愉悦。堪称禅画经典之作的《六柿图》,借助素朴的墨笔呈现深邃而澄明的悟境,传达了万象本空、物我一如的生命体悟。本文以牧溪的《六柿图》为切入点,就其造型、空间、笔墨等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以此阐释作品所呈现出的无心之境。

关键词:牧溪;禅画;造型;空间;笔墨

南宋画家牧溪,俗姓李,佛名法常,今四川人,杭州西湖长庆寺僧,擅作龙虎、人物、芦雁、枯淡山野,其画笔墨简洁洒脱,颇具禅意,对日本画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牧溪在文人画一脉中评价并不高,元代画史著作《画继补遗》中对牧溪的评价颇有微词:“僧法常,自号牧溪。善作龙虎、人物、芦雁、杂画,枯淡山野,诚非雅玩,仅可僧房道舍,以助清幽耳。”然而,或许正是这份“清幽”摄住了追求“幽玄”与“空寂”的大和民族的心灵,牧溪在日本获得了远胜于故土的声望与尊崇。

日本人把牧溪称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日本现代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于1975年12月在德国科隆进行的德语演讲中,对七个世纪之前的这位异国故人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牧溪的画有浓重的氛围,且非常逼真,而他却将这些包容在内里,形成风趣而柔和的表现,是很有趣的,是很有诗韵的。可见,在东山魁夷看来,牧溪的真正知音是在日本。

牧溪的画被归为禅画的范畴,禅画不同于文人画,不拘泥于笔墨或气韵,将生命的解脱视为最高存在意涵。一切存在现象都是生命最纯真的现实界的烙印。牧溪的画作中我最喜欢的是被世人公认为禅画中经典之作《六柿图》,相对其它禅画以禅意直接挥写生机勃发的万物,《六柿图》似乎理趣更厚,更能体现禅者的无心,作品因无心而动人。

一、造型

牧溪的绘画多是在描绘常见的景物,景物平常简约,且素静质朴,虽是平常之物,牧溪却能表现出其中的不平常。正如禅家所言:道无处不在。禅师有闻钟声悟道,有嗅梅花悟道。又如唐代青原行思说:“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参禅后,看山仍是山,看水仍是水”。

牧溪的《六柿图》可谓做到了于平常之物画出不平常,以最简洁的画面语言,最单纯的表现手法对主题与意境做了最充分的表达,与极少之中体现出极大的丰富性。法常的《六柿图》,选取生活中六只不同造型的柿子,有扁的、椭圆、有高身饱满的,也有近似方形的,无一造型相同。物以圆为物的基本形,以六个近似圆的造型描绘柿子,并在六个柿子中无意间隐藏玄机,暗喻禅理。(圆表示无缺,无始无终,禅宗以智慧追求完美、圆满为人生的最高价值。)

林谷芬先生认为,牧溪的《六柿图》最能体现禅者的无心,因无心而动人。从牧溪的《六柿图》中不难看出,虽然造型、构图简单,题材平凡,却赋予极深的内涵。《六柿图》构图中将五个柿子放在一条线上,而另一个,则在线的下方,六颗柿子,饱满厚实,排列错落有致,平淡自然,充满着生命的气息,充满着禅机。在它们之外,宣纸上别无一物,既无题字,也无落款,只有大片的空白,像天空一样的白。整幅画面,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恬静天真之美。

二、空间

禅画一大特色是布局留白,经常是画面只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不等,而空白不画,那种空广的感觉可让欣赏者的心灵有回旋的余地。往往画面空间不画的比画的更可给人无限遐思。在画与不画之间,表现出佛法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取不废,圆融无碍。所以,禅画留空白,不只是一张画面的布局经营位置罢了,它的背後在弘扬佛法,用意要众生破迷开悟。

从牧溪的《六柿图》中不难看出,画面三分之二是空白,只有下部横排画了六只柿子,他用柿子本身的墨色浓淡变化,体现柿子之间空间位置及其的前后关系。而画面中空白部分并不是物理与视觉空间,而是牧溪的心理空间。以无限的宇宙空间表现出牧溪的心理空间。该空间运用了虚实、色空有无等观念予以呈现,以柿子存在实有空间,映照出柿子以外的虚无空间,以色观空,以实观虚。《六柿图》中牧溪画得柿子,虽然没有桌子,只有虚空,而桌子的承托作用是呼之欲出。画中也没有背景,完全是空白,以无限为背景,无中有用,把禅之深奥皆置於此,使观者傲游其间而为之顿悟。以禅宗的思想来表现画面的空间,在画面中呈现一种空灵的境界,给予人们“无中万般有”的启示。

三、笔墨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上深受佛理影响,宋元以来禅画的风格在笔墨上,寥寥几笔,墨气笔力,朴质洒脱,神韵情趣。牧溪的《六柿图》用笔写出心中丘壑,一笔不拘直指心源,不拖泥带水。画中横排画柿子六只,以简练的笔墨直取事物之天性,不求繁杂,果柄则用浓墨隶书的笔法,无论转折、点化,都富有書法的古意。在使用绘画工具也不拘泥于形式,多用蔗渣、草结蘸水墨,随意点染。牧溪承继了梁楷的减笔法,寥寥几笔,写出心中丘壑,写出其精神内涵,把写意画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使人耳目一新。

牧溪的画几乎不用色,纯用水墨。墨黑为众色之合。墨与默通。默,黑也。牧溪借墨色,表示静默,拙朴木纳,由静默接近自然本体。牧溪《六柿图》中只使用水墨,但却画出六种不同颜色的柿子。首先他以大笔墨侧笔涂抹,运用墨色浓淡的不同留出光影,画出了其中的四颗,最黑最大在中间,其它三个各有不同的色彩变化。另外最左及最右的两颗,则是运用了不同的淡墨钩边,因对比,其白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使我们感到是两个不同颜色的柿子。

在这幅画中六个柿子六种墨色,最亮的与最暗的两只柿子分开得很远,明暗居中的柿子将其连贯起来。由此可见,六个柿子不同明暗值使观赏者感受到截然不同的质量。古人有墨分五色的说法,五色的意思是很多颜色。牧溪的六柿图可以说是墨分五色的最佳典范。

四、结语

宋代牧溪绘作品深受禅学思想的影响,而画中透露出无限的禅机。在牧溪的众多作品中,以《六柿图》最为后人所赞赏,并被世人公认为禅画中经典之作。正如李霖燦所说:“宇宙可以过去,但艺术家笔下的这几枚柿子却会万古长存。每一个观众都会一见不忘,留下永不泯灭的印象,这正是人生短艺术长的最好注脚。”牧溪的《六柿图》体现禅者的无心,因无心而动人,虽寥寥数笔,却贯注了对生命的深刻体验,而不是仅仅关注于物象的外在特征,这就是真正的东方艺术写意精神。

【参考文献】

[1]徐建融.法常禅画艺术[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

[2]史宏云.牧溪水墨画的东传对日本文化的影响[J].文艺研究,2008(12).

[3]王雅茹.浅析牧溪《六柿图》的创作意境表现[J].大众文艺,2011(18).

作者简介:刘健,男,西安财经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绘画色彩学。

猜你喜欢
造型笔墨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美术审美特征论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浅析“浙派人物画”的艺术特征
笔墨厨神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为练笔墨才写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