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我国投资现状的有效投资方略

2017-04-15 20:32王彧
银行家 2017年4期
关键词:结构性供给基础设施

王彧

2016年,我国GDP总额为74.41万亿元,同比增长6.7%,增速比2015年回落0.2个百分点。雖然增速有所回落,但仍然位居世界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在30%左右,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目前,消费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已经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51.6%,但我国也正面临着有效供给严重不足的问题——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供给不足,特别是高端产品,大部分还是依赖进口。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所做的《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2017年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减少无效低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扩大有效投资是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惠民生的重要举措,对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继续保持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投资的运行状态

2 0 1 6年我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 9 . 6 5万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比2015年回落1.9个百分点(见表1),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乏力,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在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库存增加、市场需求萎缩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投资增长正在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但投资结构正在优化,投资增长的内生动力正在增加。表2为近两年我国投资

制造业投资增长明显回落

2016年,全国制造业投资18.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增速比2015年回落3.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低2.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比重的31%,比2015年占比低1.7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回落,一方面是受外需大幅萎缩、内需低迷不振、产能严重过剩和房地产调整的影响,制造业整体上处在去产能、去库存阶段,企业自主投资意愿不强,加上银行收缩信贷规模,贷款门槛高、融资难,也影响了企业的投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制造业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时期,正在从中低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变的发展阶段,投资正在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如机器人、航天航空、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农业机械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预计到2025年才能从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但投资转换需要有个过程。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加快

2016年,高技术产业投资3.7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2015年回落1.2个百分点,但比全部投资增速高7.7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6.3%,比2015年占比高0.4个百分点。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政策的作用下,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服务等不断涌现和蓬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投资正在不断增大,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不断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加。

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

2016年,基础设施投资11.89万亿元,同比增长17.4%,增速比2015年快0.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9.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9.9%,比2015年占比高1.8个百分点。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存在大量的短板和空缺,有着巨大的投资需求。“十三五”期间将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着力构建交通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交通提质增效、扶贫脱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推动“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面临较大的投资潜力。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

2016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26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2015年快5.9个百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0.2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7.2%,比2015年占比低0.2个百分点。2016年住宅投资仅增长6.4%,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比2015年下降3.4%,说明房地产投资增速主要是商品房销售快速增长带动的。房地产业是当前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重点行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防止房地产过热发展引起金融风险,因此,“十三五”时期房地产业投资不会过快增长。

民间投资增长乏力

2016年,民间投资36.52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比2015年回落6.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低4.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61.2%,比2015年占比低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的一个标志,主要投资领域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两大行业,这两个行业都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一方面,由于民间资本涉足的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的任务繁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一个过程,使得民间投资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较为突出,目前民营企业实际融资成本普遍高达10%以上,部分中小企业甚至超过20%,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直接影响了民间投资能力,导致民间投资增长缓慢。

扩大有效投资的建议

从我国当前投资运行状态呈现的问题和特征出发,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举措,做好以下一些工作有助于发挥有效投资对稳增长、调结构、补短板的作用。

找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有效投资的最佳结合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是经济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供给侧和需求侧亟待结构性调整的双重压力,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供给侧问题是结构性供给过剩和结构性供给不足并存,一些行业和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同时,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生产力,从供给、生产端入手,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对需要淘汰落后产能的行业,必须坚决退出投资;对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要停止上马新的投资项目;对供给不足的行业,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投资项目建设。

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5~2016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在40%以上。当前,必须要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提高投资效率,做到精准有效投资,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一是加大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发挥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和支撑作用,如城际铁路、地铁、高速公路、轨道交通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二是加大补短板方面的投资建设,如地下管网、农村公路、环境改善、新型城镇化、棚户区改造、教育医疗、文化旅游、脱贫攻坚、农业基础、灾后重建工程等方面,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进程。三是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投资建设,如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量子通信等。

降低PPP模式的准入门槛,激发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我国正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广泛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PPP项目发展迅速。但是,目前PPP项目的签约率、落地开工率、民营资本参与率还是普遍较低,绝大部分PPP項目投资都是由央企、国企垄断,民营资本难有参与投资的机会,这违背了国家推出PPP项目的初衷。为了扩大市场参与主体,要进一步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有效调动社会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为让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PPP项目的投资,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降低PPP项目准入门槛。如要降低对参与企业的注册资本、总资产、净资产、银行授信、银行存款和相关业绩的过高要求。二是着力解决PPP项目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要创新PPP项目融资方式,由单一从银行融资变为从产业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公司、投行、银行以及股权、债券等多种方式融资,或者银行成立基金直接参股。三是要科学合理地设定PPP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提高PPP项目的投资吸引力。

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扩大有效投资需求。建设“一带一路”,是党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一带一路”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追求的是沿线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放缓,世界经济增长低迷的时候,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受到沿线及相关国家和地区广泛关注和欢迎。“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及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有利于促进沿线国家及地区相互之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当前,主要应以国际产能合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作为重要抓手,做好以下一些工作:一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大通道的投资建设,如雅万铁路、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瓜达尔港等重大项目的合作建设。二是共同投资建设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加强国际产能合作。三是聚集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支持并实施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经贸产业合作区建设、产业核心技术研发支撑等一批战略性优先项目和示范性项目。

(作者单位:招商银行海口分行)

猜你喜欢
结构性供给基础设施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公募基础设施REITs与股票的比较
基础设施投资项目
前7个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增加12.2万台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结构性存款变局与出路
“供给侧”何以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