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

2017-04-15 19:19文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高校

【摘要】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長,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分支,不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还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意义。如何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打造成一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优秀课程,是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本文试图探索巴蜀地区高校如何在巴蜀文化的视角下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关键词】巴蜀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项目《挖掘本地教学资源,让巴蜀文化走进巴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课题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CSZ160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71-02

习近平主席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然而,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外来文化大举入侵,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不可避免地受到巨大冲击,进而使得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在挑战面前,笔者作为一名高校的思政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突破现有的教学思路,将巴蜀文化引入课堂为思政课增添色彩。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调动文化元素并应用于教学,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内化于心,而非说教。地处巴蜀的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巴蜀地区有着浓厚的地域文化氛围,不仅能陶冶人的审美情操,而且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并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一直致力于利用和挖掘巴蜀地区教学资源,让巴蜀文化走进巴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收益颇丰。

一、认识巴蜀文化

所谓巴蜀文化,即巴文化与蜀文化,巴蜀文化历经五千多年历史的洗礼,已经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其内涵丰富且深刻。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域文化共同构成璀璨的中国文明。巴蜀地区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秦汉以来,巴蜀地区涌现了诸多名人,如司马相如、扬雄、陈子昂、李白、苏轼、巴金、邓小平等,在文化领域,诸如汉赋、唐诗、宋词、巴学、蜀学、史学、宗教、风水等方面,研究成果亦是非常显著。

综合来看,巴蜀文化具有以下几大明显特征:

第一,巴蜀文化丰富且神秘。历史上的移民迁入造就了具有包容性的巴蜀文化,因此巴蜀文化不仅包括巴蜀本地的区域文化,还包括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等临近区域的文化,如秦文化、楚文化、吴文化等,外来文化的传入促进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也催生了新生文化,如三星堆文化就是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融合的产物,川菜、川剧等巴蜀代表性文化,实际上都不是纯本土产物,而是融百家之长而成。本土文化和移民文化一起造就了丰富且神秘的巴蜀文化,兼之巴蜀地区有许多是藏族、彝族等民族地区,无疑增添了巴蜀文化的神秘色彩。

第二,封闭性与开放性并存。巴蜀文化的封闭性来自于四川盆地的封闭地形,自古就有李白发出“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独特的地形影响了古代四川与外界的交流,地形的封闭性大大阻碍了巴蜀地区的发展,但勇于改变的巴蜀先民为了摆脱封闭的生存状态,打通了多条交通要道,大大改善了蜀道难的困境。蜀道的改善也为历史上的多次移民入川创造了条件,史书上记载的大规模向巴蜀地区移民多达八次。移民所带来不是单纯的输入,而是巴蜀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的碰撞和融合。移民的涌入冲击着巴蜀文化的封闭性,给巴蜀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也铸就了集封闭性、开放性与包容性于一体的巴蜀文化。

第三,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与锐意的革新精神同在。巴蜀人民有着随遇而安、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这种乐观、知足的生活态度散落在巴蜀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然而,这样的生活态度并不妨碍巴蜀民众锐意革新的精神。巴蜀名人之列有许多是锐意革新的代表,古有司马相如,他把文学带进了自觉时代,不愿趋炎附势去做官的杨雄以赋表达其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李白用诗歌大肆张扬属于时代的激情,苏轼用豪放的风格清扫了词坛的脂粉气息;今有郭沫若、巴金等作家创作的诸多作品。政治人物古有戊戌六君子之杨锐、刘光第,今有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军事领域更是人才济济,赫赫有名的便是开国十大元帅之列就有四位是耳熟能详的巴蜀名人,分别为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

二、挖掘巴蜀文化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一)挖掘巴蜀地区红色文化,培育大学生爱国情怀。

巴蜀红色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巴蜀人民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共同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集中表现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团结奋进、无私忘我的革命精神,是巴蜀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谱写的英雄史诗。在1934年到1936年中,红军长征的脚步走遍十四个省,历经重重艰难险阻,保存革命力量,将革命大本营转移到了西北。二万五千里长征路中一万五千里在四川,红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途经四川近70个县,这部堪称历史奇迹的长途跋涉与巴蜀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彝海结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这些历史书上的事件都曾发生在四川这片热土;会理、两河口、毛儿盖等重要会议,红军三大主力的两次胜利会师也发生在四川,十几万巴蜀儿女参加红军,9万余人壮烈牺牲。历史告诉我们,巴蜀这片红色土地蕴涵着丰富的红色文化,展现了中华儿女该有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该深挖巴蜀地区红色文化并将其系统化,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概”课程相关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将巴蜀红色文化渗透入教材、进课堂,开设红色文化专题进行教学,既丰富教学内容,又可借此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挖掘巴蜀地区道德文化,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

道德是文化的核心,文化是道德的源泉,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质就是一种道德文化,但近百年来,现代文化在面对时代变迁、西方文化带来的冲击之下,与传统文化之间产生了一系列冲突,于国人而言,要提升道德和繁荣文化,不能一味复古,更不应全盘西化,而应立足当下,结合中国国情,挖掘中国本土道德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切合实际的道德教育。

从古至今,巴蜀地区涌现出多个影响广泛的代表人物,他们在传承团结奋进、勤劳勇敢、公正无私、智慧有爱的道德观念。古有苏轼,始终把批判现实作为诗歌的重要主题,还有被誉为“世界十大经典爱情之首”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后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张思德、中华民族抗日英雄赵一曼、与红军彝海结盟助红军一臂之力的小叶丹。现在仍在不断涌现出影响着时代的模范人物。笔者相信,只有每个人都积极行动起来,才能汇聚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磅礴力量,巴蜀人民才能创造更为辉煌的文化,中华民族才能更加强大。

(三)挖掘巴蜀地区地方名片,培养大学生乡土情结。

每个地区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巴蜀地区亦然,提炼巴蜀地区的名片有助于让人们更好更快地识别。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挖掘巴蜀地方名片,借此大力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结,同时还便于引导在巴蜀高校求学的外地学子更深刻地认识巴蜀地区。总的来说,应该运用好以下三张名片:

第一,方言名片。巴蜀方言中的突出代表自然就是四川话,作为流行于四川省和重庆市及周边临近地区的主要语言,约有1亿6千万的使用者,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四川话被融入多种艺术形式,如川剧、清音、相声、小品等,其中不乏优秀作品。虽然推广普通话是大势所趋,但保护好方言这张名片高校也是责无旁贷,让学生在说好普通话的同时还能继续说好四川话才能更好地传承方言这一宝贵财富。

第二,景点名片。巴蜀地区因其独特地理环境而有丰富的景观,其中有自然景观也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有九寨沟、峨眉山、青城山、长江三峡等,人文景观如三星堆、金沙遗址、文殊院、青羊宫、剑门关、乐山大佛、泸定桥等,这些都是巴蜀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教学资源和第二课堂。

第三,名人名片。巴蜀名人颇多,古有“诗仙”李白,“三苏”,陈子昂,革命年代又有邓小平、陈毅、罗瑞卿、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国十大元帅中4位为巴蜀籍(朱德、刘伯承、陈毅、聂荣臻),可谓是将帅故里。这些诗人、伟人为巴蜀大地留下了丰厚的历史财富,他们就是巴蜀地区的名片,也是宝贵的思政教学资源,教师如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必能事半功倍。

三、整合巴蜀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义分析

(一)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

笔者在实践教学中发现,将巴蜀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整合达到了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的良好效果。巴蜀文化留下了太多鲜活的教学资源,为了使长征精神代代相传,巴蜀地区建立了多个红军长征纪念馆或博物馆,如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陕苏区红军烈士陵园、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邛崃红军长征纪念馆、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革命纪念馆、渣滓洞、白公馆、北碚抗战文化遗址等,这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往往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巴蜀地区还有多个名人故居,如李白故居、杜甫草堂、三苏故居、邓小平故居、朱德故居、陈毅故居、聂荣臻故居、刘伯承故居、赵世炎烈士故居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巴蜀独有的教学资源,尤其能打动学生,课程呈现“立体化”效果,显得生动有趣又不缺深度。

(二)有利于巴蜀文化的传承。

文化需要被传承才能不断发展,大学生是传承巴蜀文化的中坚力量。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集政治性与文化性于一身,但由于各种原因,其文化功能一直没被充分挖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说教式的教育早已过时,真正能深入人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内化为心。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有机结合巴蜀文化,能让大学生畅游于传统文化的海洋,又能不着痕迹地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大大改观传统思政课的形象。因此,巴蜀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相结合,既把学生带出了课堂,引向了社会,又把巴蜀文化带入了课堂,注入了校园,二者相得益彰,從而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不断向动态发展和延伸。

(三)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

传统巴蜀文化中蕴含着无数巴蜀先民的爱国情结,在李白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到爱国之心,从巴蜀地区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能读出无数先烈的爱国之情,在泸定桥能触摸到爱国情怀,在人民公园也能感受到爱国情,巴蜀大地写满了巴蜀人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将这些鲜活的历史史实引入课堂,能让巴蜀高校学生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产生无限骄傲与自豪,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因此,整合巴蜀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明显能感觉到学生受到感染之后产生的浓浓爱国情。

(四)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在当今的多元化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都受到了巨大冲击,以至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和挑战。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对西方文化辩证看待,都成为了思政课教师们绕不开的课题。深挖巴蜀优秀文化资源,将其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整合,以巴蜀文化优化大学生成长环境,有助于提升思政教学的认同度,激活巴蜀文化的现代价值。大学生的“三观”事关国家未来和民族前途,因此,作为一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责任不断研究,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领域,从不同角度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依托区域文化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日趋完善,以达到感化学生的良好效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要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开中国特色思想政治理论课。巴蜀文化作为中华文明中优秀的一支,其光彩照耀巴蜀大地,因此,巴蜀高校也应该紧扣巴蜀文化的特点,开具有巴蜀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将巴蜀文化这本鲜活且独特的教材引入校园,进入课堂,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桑雷.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探析[J].绵阳师范学校学报, 2014年4月

[2]周孝君.论巴蜀地域文化特色与四川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契合[J].理论与改革, 2007.4

作者简介:

文艺(1981-),女,江西萍乡人,副教授、硕士,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文理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