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媒体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017-04-15 19:55沙青青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7期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有效途径

沙青青

【摘要】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小学品德教育中的可用资源更加丰富,在此种时代背景下,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创新教育形式,给学生崭新的体验。鉴于当前小学品德教育模式还有不少明显的弊端,教师在对小学生实施品德教育的过程中,有必要立足新媒体发展现状,以思想品德教学为契机,加大途径创新力度,以优化教育成效。本文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探讨了小学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小学品德教育 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079-02

1.前言

在新媒体时代,小学生了解世界的渠道更广。此种情况虽然能够开阔小学生的眼界,但也会使得他们接触到负面信息的可能性增大。从教学视角来讲,新媒体在无形中丰富了教学资源,使得品德教育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小学教育中必须要重视品德教育,并通过教法调整来挖掘新媒体的利用价值、规避新媒体对小学生思想及心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2.新媒体时代下小学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2.1依托现实生活开展品德教育

不同于知识讲解,品德教育相对来讲较为抽象,即使有教材作辅助,实践中也很容易出现“言之无物”、“假大空”的问题,再加上小学生认知水平与理解能力偏低,对他们实施的品德教育往往很难取得实质效果。为了规避上述问题,教师在开展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就要考虑将现实生活作为依托,确保品德要求有附着物。以“家人的爱”为例,这部分知识是一年级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是对学生进行敬老教育的重要契机。为了使学生明确“何为爱”,教师可要求小学生说一说自己生病时父母的表现,引导学生从回忆家人言行举止的过程中,真切的领悟爱的涵义。

2.2借助多媒体实施品德教育

以往进行的品德教育大多以口头讲解为主,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并不深刻。多媒体为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可视化提供了支撑,对教育模式的转变与方法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价值,使其充分发挥教学辅助作用。举例来讲,“我和动物交朋友”这一部分是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内容,在学习的时候,教师可采取以下方案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首先,要求学生说一说是否喜欢小动物,并说明原因。小学生大多都是喜欢小动物的,但他们的喜欢普遍是因为小动物外形可爱。其次,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段“你不在家时狗狗在干嘛”的短视频,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小动物对主人的依恋。此种做法可改变小学生的浅薄认识,利用情感来打动小学生的心灵,使他们明确“小动物是人的朋友”,因为它们外形可爱就喜欢、长的丑陋就嫌弃的做法是不正确、不负责任的。

2.3以社会现象为例进行品德教育

当前,小学生可通过电脑、手机来获取任何他们想要了解的东西。这种情况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比如,小学生可能会因为无意间点击到电脑页面上的弹窗而打开暴力网游。所以,新媒體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会给小学生的思想与认识造成巨大冲击,使得他们对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质疑。考虑到这种情况,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就要重视学生反馈,并根据他们提出的质疑来调整教学策略,在品德教育中融入时代元素。还以尊敬老人为例,由于近年来媒体经常报道见义勇为反被讹诈的新闻,很多小学生也对敬老提出了质疑,个别学生甚至认为:好心扶他们可能会被诬陷,而且我不扶别人也会扶的,所以,我没有必要扶。对于此类观点,教师必须要及时的纠正。但是,纠正并非是简单的告诉他们“你错了”,而是要使他们在明确自己错了的同时明确自己错在哪儿,使他们意识到“并非所有摔倒的老人都是骗子”。但是,教师在提倡敬老的同时,也要教导学生学会维护自己的利益,即培养他们的警惕意识,强调“确实有一部分老人是骗子”。只有客观的分析,并列出能够令人信服的理由,敬老的必要性才会“成立”,品德教育才能够与当前的社会现实相适应。

3.结语

整体来讲,新媒体在给小学生思想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丰富了品德教育资源,既可能会对小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也给小学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样的时代下,教师有必要将现实生活作为依托、多媒体作为辅助,并以社会现象为例展开品德教育,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唐海燕.走进生活,实施小学品德教育[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4):73-73.

[2]王吉莉.基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小学品德教育[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19):236-236.

[3]宗苗.现代网络传播媒体影响小学生品德教育研究[J].现代交际:学术版,2016,(10):122-123.

猜你喜欢
新媒体时代有效途径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