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2017-04-15 08:28吴桂琴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分配制度所有制分配

吴桂琴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当代价值

吴桂琴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分配理论,马克思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其分配理论的核心。马克思是在批判继承他人分配理论的基础上构建起自己的分配理论体系。他的分配理论思想严密,内容丰富,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分配理论对于我国分配理论的研究具有极大的指导作用,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马克思分配;分配理论;现代意义

一、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所谓按劳分配是指通过等价交换的原则按照劳动者为社会所提供劳动量来分配每个人的消费品,但分配的是除去必要的社会扣除之后的那部分消费资料。马克思同时指出:“从一个处于私人地位的生产者身上扣除的一切,又会直接或间接地用来处于社会成员地位的这个生产者谋利益”。

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特点

阶级性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最鲜明的特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的性质,而一切社会都存在资源配置即分配问题,因此,任何收入分配问题都是当时社会阶级性的体现。其次就是科学性。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是建立在对前人的批判继承基础上的,任何分配和分配制度,都有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联系,通过分析资本主义时代的分配,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分配关系的本质是根据分配关系,揭示了这种联系。最后就是其理论具有实践性。

三、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理论价值

1.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依据马克思论述,按劳分配从根本否定了资本主义以占有生产资料对雇佣工人劳动的剥削,作为人类社会分配制度的深刻变革,它是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分配方式。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之后,在面对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开展分配工作的问题上,既没有现成的答案可抄,也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循,因此,只能在实践中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分配形式

所有制的形式决定分配的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了分配制度的基础,而分配制度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体现。我国正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存在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这样的所有制结构就决定了我国的分配方式是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只有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才能体现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是以分配制度为起点,也始终以分配制度为主线。

按要素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分配形式。

生产要素,是指经营活动进行中必须具备的如劳动、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所付报酬是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所占比重与贡献所决定的。在现今市场经济为主导的经济体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具有极大的激励作用,能够带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最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经济效率也是极大的提高,它自身的优越性就成就了它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一种重要的分配方式。在公有制的范围,中国实现了分布形式根据工作为主体,并在非公有制经济分布结构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四、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实践价值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问题及原因

新中国成立至今,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日益提高,民生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收入分配领域下,收入差距拉大和分配不公的现象越加明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首先,我国分配制度的改革不够深入。

不够完善的分配制度和混乱的分配秩序是造成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就偏低,劳动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其次,分配次序相当混乱。当前我国流通领域的制度不健全,监管机制问题不完善。最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不够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无形中拉大了收入差距。

其次,体制漏洞导致收入分配不公。

在收入分配体制的变革和不断完善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漏洞,中国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市场尚未发育成熟,机会对于全体社会成员也不均等,少数掌握政治经济稀缺资源的人面对市场采取权力渗透,导致共同富裕的主旋律并不和谐。

再次,城乡分割造成不合理的城乡差距。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割裂了城市和农村,间接致使城镇居民同农村居民在就业上区别对待。农村居民不能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整体收入偏低也就不言而喻了。另外,原本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和生产效率就低于城市中的制造加工等行业。因此,农村与城市之间生产率差异明显。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也部分受到了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和控制。二元结构的现实影响了个体间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进而形成了分配的不公和收入水平的城乡差距。

最后,地区差异带来地区间收入的不均。

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域以及经济发展的限制,各地区居民收入的起点就有差距。外加政府采取差异性的地区政策以及部分地区采取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等等,或多或少影响着不同地区人们之间的收入水平的高低,地区间差异就拉大。

2.以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为指导的解决对策

第一,必须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

马克思指出“分配关系本质上和这些生产关系是同一的,是生产关系的反面。”生产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所以在制定收入分配政策时,我们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走共同富裕之路。针对我国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兼顾各阶层利益,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缩小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快构建和谐社会的脚步。

第二,必须在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兼顾效率与公平。

我国全体人民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价值的最终诉求,而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等问题不利于这一理想的实现。我们在积极面对和处理的时候,必须从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出发,既注重效率,又兼顾公平;我们也不能回到平均主义,我们也不应该忽视公平,只是因为我们提高效率。我们应该在效率和公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注意增进收入分配公平,并通过增进公平来进一步提高效率,达到优化组合的效果。

第三,加强国家在收入分配方面的宏观调控。

运用法律武器进行收入分配秩序的调节和规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完善配套机制。必须强化对市场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增加透明度,杜绝贪污腐败现象的出现。更要从源头处着手,加强企业的法制观念,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良性、健康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张静,马慧婷.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30

[3]罗雪中.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生产要素分配[D].华中师范大学,2004.(4):8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94

吴桂琴(1990-),女,陕西汉中人,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分配制度所有制分配
构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新中国七十年探索
应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级探讨
遗产的分配
一种分配十分不均的财富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演变
高句丽土地所有制演变浅探
土地革命时期苏区土地分配制度略考
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医院:到底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