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西文艺世界的空白之美

2017-04-17 17:30汪琳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

汪琳

摘 要:在浩瀚的文艺海洋里,中西方文艺家从多种视角对于“空白”范畴展开论述。受老庄哲学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中充满着大量的留白现象,不仅传达着意蕴无穷的意味,还提升了中国画在世界文艺之林的独特价值。西方文艺家从读者接受理论的视角出发,将“空白”概念与读者的阅读体验相联系,使读者进入文本,切身感受作品内在的生命力。从中西方不同的理论视角入手,对空白的概念、理论观点以及艺术价值等方面进行论述,以致达到对于文艺作品中空白之美的深入认识。

关键词:空白 中国 西方

自古至今,文学艺术对于空白的运用不曾中断,利用“空白”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法,为作品营造一种回味无穷的韵味。中国古代文艺作品侧重于将“空白”的概念转化成为空白形式,在绘画艺术中常表现为“留白”,从而通过“无声胜有声”的方式将深厚的艺术意蕴传达出来。从接受美学开始,西方文艺将“空白”投入到理论构建中,“空白”文本将作品与读者串联在一起,不仅赋予了文本多种不确定性,还有助于引发读者的多向思考,从而创造出一种空白之美。空白在本质上不是真的空与白,而是要求艺术家充分调动生活累积与艺术激情,将“空白”巧妙地运用于艺术时空里,增添作品的可读性,引发读者的审美感受。

一、什么是“空白”

1.中国古代文论对于“空白”的阐释

《现代汉语词典》中“空白”的释义是:“(版面、书页、画幅等上面)空着,没有填满或没有被利用的部分。”在中国古代文论里,对于空白的理解往往凝聚在“无”的概念上。追本溯源,在先秦时期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体系中,便开始了对于空白范畴的相关阐释。

战国时期,哲学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现象,尤以儒道两家对于“空白”观念影响最大。儒家孟子重视“实”的价值,“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①,但这不是一味地肯定充实之美,而是强调通过“实”获得“虚”。发展至老庄哲学,则更重视“虚”的内涵。道家老子提出,“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②,重视“有”和“无”的相互作用,两者相生相随,正式明确了“无”的作用,最终得出万物皆“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的本质。庄子发展老子的“有无”观念,提出“得意而忘言”(《外物》篇),从艺术上强调“无声”“无形”的深厚意蕴,从而创造艺术领域的空白之美,使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魏晋时期,玄学大放光彩,玄学家们提倡“贵无”思想,把世间万物归结为“有”和“无”两類,在对比和论述中得出“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③的结论,强调“无中生有”,追求空白之美,营造“言不尽意”的神秘氛围。

直至佛教传入,禅宗教义被融入到审美活动中,刘勰“余味”说、钟嵘“滋味”说、司空图“韵味”说都体现着文学创作的最终追求是含蓄朦胧的“空白”之美,以求达到作品蕴藏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

中国古代文论将“空白”归结为“无”,由“无”产生“有”,从“有”中体会别样的内在。文论家从“空白”所能产生的审美意趣出发,提出众多与“空白”理念一脉相承的思想主张,丰富了空白的内涵,提升了古代文艺作品的别致韵味。

2.西方文论对于“空白”的论述

20世纪60年代,波兰美学家罗曼·茵伽登将“空白”概念引入西方文论之中,提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不确定性的点”和“空白”④,以供读者进行自我解读。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它在自身之内包含有明显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⑤,这便是文学活动中最大的魅力,不要求作家把最后的结局呈现出来,而是利用“空白”这种特殊的手段,把作品具有的所有可能性留给读者,以完成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交流,从而实现文学活动的审美价值。

20世纪中后期,接受美学逐渐兴起与发展,成为西方文论的新兴流派之一。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入手,将空白概念发展为系统的理论主张,最终完成了西方文艺批评从作者到作品、作品到读者的第二次大转向。伊瑟尔在《文本的召唤结构》中系统阐述了“空白”理论,提出文学作品不是作家与文本的单向交流,要求文本的艺术魅力要引发读者的共鸣与思考,最终实现作家、文本和读者的多向交流,“空白”正是促使这一过程的重要内在机制。“空白”就是“本文看不见的结合点”⑥,没有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暗示,在文本中引起读者阅读的审美感受,使读者发挥想象力,将文本中所缺失的部分重塑出来,挖掘文学中的空白之美,从而实现文学活动中作家、作品与读者的对话交流,发挥文学活动的艺术价值。

西方文论家对于空白的理论阐释不尽相同,茵伽登强调读者发挥主体作用去填补作品中的空白,“空白”成为读者不可避免的缺陷;伊瑟尔则重视“空白”在文本中的地位,由“空白”引发读者阅读的再创造,实现文本的意义。

二、“空白”的形式表现

1.中国画的“留白”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重视“实”与“虚”的相互作用,“空白”手法的运用涉及到书画、诗词、小说等多个领域,反映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上,往往会表现为大片的留白现象。画家将实物绘声绘色地展示在画纸上,在景物的渲染方面会选择空出一片白,与黑交相呼应,让画面更富有生机,充满张力,在黑与白、实与虚、有与无之间创造出回味无穷的艺术魅力,产生“无画处皆成妙景”⑦的艺术回响。

在中国绘画艺术中,重要的不是形式上的留白,而是通过“白”来展示其中所蕴藏的哲学思想,“白”是“无”的艺术表现,“无”体现着“虚”,“虚”乃万物之灵。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朱耷,在名作《水木清华图》展现出非凡的留白技艺,浓墨重绘的荷叶,轻柔婉转的荷茎,在悬置半空的石块之上勾勒出一丛绽放的芙蓉,韵味盎然,画纸中轴大量的留白,看似无物,却是别有洞天般令人遐想连篇,在“有”与“无”的交相呼应下展示出盎然生机、幽远意境。

中国绘画的“留白”现象,体现着艺术妙在贵“无”,“无”乃“有”的本源,造诣深远的作品往往是“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⑧,正是“无”造就美好的艺术魅力,展示出空间与意境的和谐共生,在虚无缥缈的艺术世界里感受物的存在,寻求艺术的美,体会画者对于世间万物的特殊感知,传达着独特的画外之意。

2.西方文艺的“空白”之美

在西方艺术世界,空白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的。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雕塑作品,例如断臂维纳斯,丝毫不会因为肢体上的缺失变得黯然失色,恰恰是优美的上肢体态让她获得众人赞叹,展现着青春、健美和充沛的生命力,正是这份缺失性的空白之美,使这伟大的艺术作品闻名全球。

西方文论史自接受美学开始展开了对于“空白”范畴的系统论述,主要运用于小说文本中。从茵伽登到伊瑟尔、尧斯,都共同强调在文本创作中应重视“空白”手法的运用,这不仅表现在故事结构的建构中,还要体现于人物对话、性格表现和生活背景的设置等多个方面,以使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完成主体性的阅读再创作的过程。

例如:《等待戈多》戏剧文本中,毫无头绪的人物出场,反复出现的场景与台词,捉摸不透的故事剧情,只告诉观众一件事情就是“等待戈多”,戈多是谁?为什么等待?等待多久?没有任何答案。贝克特用这种现代化的处理方式,将问题的答案用“空白”的形式藏于文本之中,纷乱不定的年代,绝望无期的等待,麻木无助的人心,当时的社会沉寂于一片黑暗之中,远方没有出路,前路不知在何方,这都引发读者去思考。文本的空白,留给读者的是无尽的联想与沉思,从表面的故事去挖掘内在的深刻主题。“空白”在小说文本中被理解为“不确定性的点”,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完成这些“点”的填补,“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于是文本在读者参与之下更具丰富性、多样性。

在中西文艺世界里,不论艺术形式如何变换,艺术家都十分重视“空白”手法的运用。不同的時代背景和地域特色,却让中西文艺家都对“空白”产生着情有独钟的喜爱,不论是中国绘画中的“留白”还是西方小说文本中的“空白”,目标都是为文艺作品增添更深层的内涵和意趣,提升了“空白”在文艺世界不容小觑的地位。

三、“空白”的艺术价值

“空白”并非单纯的空与白,而是要求创作者利用长期的生活累积和巧妙的艺术构思,结合自身的文学修养,把想象中的世界通过艺术概括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⑨一部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在故事的结构、人物的性格与命运、细节安排等方面都能使人感受到其不可言说的“空白”之美,让读者透过文本去了解作家眼中艺术化的世界,感受着一份与众不同的人情美。“空白”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者关系中发挥着微妙的作用,散发着独特的艺术价值。

第一,“空白”丰富文本内涵,提升思想深度。创作主体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在长时间的生活积累之后才能获得一瞬间的灵感激发,在构思和思考的反复过程中,完成文本的创作,令人反复咀嚼的地方,或许正是“空白”所营造的意蕴之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用并举方式写出九种景物,表面看似是无意间地脱口而出,但三句曲辞一出,承载的容量巨大,藏匿于曲辞背后的悲秋之情缓缓流出,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却把词作营造的“空白”之美——飘零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凄苦哀愁的情感诉说出来。曲辞在写景时建构一种与抒情相分离的空白,看似是悲秋之作,却于最后一句袒露心声,突转的情感基调,使曲辞更富有感染力,提升了艺术的整体价值。

第二,“空白”唤起读者审美感受,促使读者的阅读再创造。艺术上的“空白”,打破时空局限,扩大艺术容量,使作品更富有韵味,只有创作者在文本中留有“空白”,营造一种意犹未尽的美感,读者才能全方位地投入到阅读体验中,在疑惑和徘徊之中感受文本的魅力,寻找情感上的共鸣,在寻找未果之下,展开联想与想象,发掘文本的可能性,完成主体性的再创造过程,促进“作者-作品-读者”的互相交流,“共同创造了作品丰富的审美信息”⑩。

傅雷曾说:“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方人所谓的 between lines(弦外之音)。”{11}这里的“意”可以理解为空白所营造的意蕴之美,让文本充满着回味无穷的审美魅力,帮助读者获得思想和情感上的启迪与升华。

结语

梳理了“空白”在文艺世界的理论发展和创作实践的过程,足以见得艺术与空白不可分割的紧密关系,不论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留白”,还是西方文艺的“空白”,都展示着艺术本身的审美价值,也促进了文艺世界里“创作者—文本—接受者”的多向交流,提升了文本的艺术性。随着文学艺术的逐步发展,当代文艺应从传统文艺中吸取精华,利用“空白”所产生的艺术意境,促进艺术作品朝多样化、丰富化、优质化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609.

②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334.

③崔仲平.老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7.

④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13.

⑤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736.

⑥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249.

⑦姜澄清.文人、文化、文人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137.

⑧原军慧.留白非空,空白非白——论中国绘画之“留白”与西方美学之“空白”[J].安徽文学,2007,(3):127.

⑨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37-38.

⑩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40.

{11}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参考文献:

[1]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

[2]崔仲平.老子译注[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3]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80.

[4]曹础基.庄子浅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2.

[5]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6]姜澄清.文人、文化、文人画[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2.

[7]傅雷.傅雷文集·书信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8]英伽登.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原军慧.留白非空,空白非白——论中国绘画之“留白”与西方美学之“空白”[J].安徽文学,2007,(3):127.

[10]桂哲,“空白”——艺术的灵魂[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11]蒋孔阳主编.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下).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