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疗效探讨

2017-04-17 08:54张云峰
糖尿病新世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髓内螺钉股骨

张云峰

[摘要] 目的 对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收集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的48例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划分为A组(24例)和B组(24例),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17%,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治疗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疗效

[中图分类号] R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063-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diabetes mellitus by anti rota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internal fixation.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6 during the 48 case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ccording to a randomized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A group (24 cases) and B group (24 cases), respectively, dynamic hip screw fixation and anti rotation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treatment. Results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operation time of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A,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patients in group A was 79.17%,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83%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Anti rotation proximal femoral intramedullary nail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diabetes have a good effect, can reduce the amount of bleeding and operation time, and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Anti rotation proximal femoral nail internal fixation;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with diabetes; Curative effect

粗隆間骨折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这种骨折多发生于老年群体,因为老年人往往存在骨质疏松的症状[1]。对于粗隆间骨折患者来说,如果伴有糖尿病的症状,那么就会使得病情更加复杂,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2]。该文为了对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疗效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收集2014年9月—2016年9月该院48例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分别进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的48例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这些患者全部符合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标准,并且排除了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和精神疾病的情况。A组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3例,女性患者为11例,年龄在52~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1±3.55)岁。B组患者24例,其中男性患者为14例,女性患者为10例,年龄在51~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23±3.69)岁。两组之间的基本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A组患者进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具体来说①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硬膜外麻醉,然后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平卧的体位,同时把患者的髋部垫高;②使用动力髋螺钉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固定治疗,并及时给患者放置相关的引流装置[3];③采用常规药物加强患者的血糖控制。对B组患者进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具体来说:①对患者进行良好的硬膜外麻醉,然后让患者保持良好的仰卧体位,同时把患者的髋部垫高;②对患者进行牵引,把患者骨折的部位进行垫高,然后对患者骨折的部位进行复位处理;③借助于C型臂透视仪器对患肢微创置钉,结束后对伤口进行清洗,并留置引流条;④采用常规药物加强患者的血糖控制。

1.3 评价指标

该次研究主要对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以及术后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患者的术后效果根据患者髋关节的Harris评分来进行衡量,如果得分在80分以上,那么说明是显效;如果得分在60~80分,那么说明是有效;如果得分在60分以下,那么说明是无效[4]。总有效率是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

2 结果

2.1 术中情况

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术后效果

A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9.17%,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83%;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综上所述,该文研究结果显示,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79.17%,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5.83%;B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尤其合并糖尿病的患者,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比动力髋螺钉在手术适应症、疗效、手术创伤等方面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牢靠,防旋转,防切割,并发症少及患者可早期离床负重等优点,有利于骨折早期稳定及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其治疗效果优于动力髋螺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在治疗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方面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借助于C型臂透视仪器对患者的骨折的肢体旋入固定螺钉,微创,有利促進患者的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仁峰,余坤民.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 职业卫生与病伤,2014(6):434-435.

[2] 张建军,肖东.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比较[J].现代医院,2015(2):50-51,53.

[3] 符国良,李俊,孟志斌.解剖型锁定钢板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58例临床疗效观察[J]. 医学研究杂志,2014(4):145-147.

[4] 陈建榕,陈建中.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16):3166-3167.

[5] 孙立民,张志强,王鹏,等.三种髓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3,53(29):71-74.

(收稿日期:2016-11-10)

猜你喜欢
髓内螺钉股骨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Multiloc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一种浮动不脱出螺钉组件的结构设计与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和倒置股骨髁LISS钛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怀孕中期胎儿孤立型股骨短的临床意义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在胫骨近端斜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末节指骨骨折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
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