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相关研究

2017-04-17 09:51王阿姣胡选萍周芳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9期
关键词:大学生对策

王阿姣 胡选萍 周芳

【摘要】就业难、就业压力大是近几年就业形势的重要体现,也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普遍感受。本研究通过探讨心理控制感对就业心理状态的影响,引导大学生心理控制感良性形成和发展,提出了应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控制感 就业心理状态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006-02

心理控制源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乐观水平,内控型的人有更高的自尊和自信心。心理控制源在对大学生自信产生影响的同时,还影响着大学生焦虑抑郁的情绪,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只有内控性对抑郁的影响是显著的[1]。还有的研究结果发现仅有内控性与抑郁呈显著的负相关,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与抑郁的相关均不显著[2]。以上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心理控制源的內控性具有预测心理的作用,究竟对就业层面心理状态是否有影响,没有相关报道,所以,开展这项研究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取陕西理工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分别抽取:文科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班级,理科专业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班级,工科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四个班级。

2.研究工具及调查方法

本研究以心理控制源量表(IPC)、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调查问卷为工具[3],采用纸笔测试法,以班为单位,在课堂上组织发放问卷并统一收回,统一指导语和答卷方法,并向被试者说明本研究仅供教学研究之用,不记名问卷,减轻被试者的紧张感,以期望获得更加真实的数据。时间为10分钟。

3.数据统计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92份,根据问卷质量,剔除废卷9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为583份,其中男生288份,女生295份,文科193份,理科193份,工科197份,大一144份,大二146份,大三145份,大四148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7.16%。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出每个被试者在每个量表中每道题的得分,以及在每个自量表中各个维度的平均分。最后,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大学生总体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分析

将调查结果按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分别得出被试者在各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如下表(表1):

表1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控制感状态内控性(3.48±0.42)处于中上水平,机遇(2.74±0.56)、有势力的他人(2.63±0.58)处于中下水平,表现出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的特点,大学生群体心理控制感归属于内控型,表明心理内控性较强;但离散性较大,说明群体个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量表中就业压力感(2.52±0.50)处于中上水平;就业心理状态(0.48±0.18)处于中下水平,其中就业认知、就业耐挫性处于中上水平,就业情绪处于中下水平,说明就业压力感、就业情绪低下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

2.性别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

将调查结果按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分别得出文科、理科、工科学生心理控制感量表和就业心理状态量表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并作显著性(t)检验,如下表(表2):

表2结果表明,男生和女生在三个量表间的7个维度之间差异不同,其中:

(1)心理控制感量表:男生和女生在机遇维度间的差异最不显著(P>0.05),而在内控性和有势力他人维度上的差异十分显著(P<0.05),且男生高于女生(3.49>3.44);

(2)就业压力感量表:男女生在就业压力感维度上无显著差异(P>0.05);

(3)就业心理状态量表:男生和女生在就业认知、就业情绪维度均无显著差异(P >0.05),而在就业耐挫性方面差异显著(P<0.05),总体就业心理状态女生优于男生;

综上所述:性别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具有部分影响,对就业压力感无明显影响。

3.学科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

将调查结果按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分别得出文科、理科、工科学生心理控制感量表和就业心理状态量表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并作显著性检验,如下表(表3):

表3 学科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平均分±标准差)

量表 内控性 机遇 有势力的他人 就业

压力感 就业认知 就业情绪 就业

耐挫性 就业心理状态总分

文科 3.50±0.44 2.79±0.57 2.70±0.59 2.53±0.52 0.51±0.23 0.40±0.25 0.53±0.25 0.47±0.19

理科 3.47±0.42 2.75±0.55 2.60±0.60 2.51±0.48 0.54±0.21 0.37±0.25 0.51±0.25 0.48±0.17

工科 3.47±0.41 2.69±0.54 2.60±0.55 2.53±0.48 0.53±0.22 0.38±0.24 0.53±0.25 0.47±0.17

P 0.658 0.218 0.173 0.911 0.526 0.560 0.614 0.909

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相关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相关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3结果表明,文理工科学生在心理控制感三个分量表、就业压力感、就业心理状态总体状态及分维度状态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学科对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感、就业心理压力感以及就业心理状态没有影响。

4.年级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

将调查结果按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分别得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心理控制感量表和就业心理状态量表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并作显著性检验,如下表(表4):

表4 年级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平均分±标准差)

量表 内控性 机遇 有势力的他人 就业

压力感 就业认知 就业情绪 就业

耐挫性 就业心理状态总分

大一 3.36±0.42 2.69±0.53 2.58±0.58 2.53±0.48 0.49±0.19 0.34±0.20 0.48±0.21 0.44±0.11

大二 3.42±0.39 2.83±0.65 2.65±0.65 2.51±0.50 0.48±0.19 0.36±0.21 0.50±0.22 0.45±0.12

大三 3.47±0.45 2.77±0.52 2.69±0.54 2.55±0.53 0.53±0.22 0.35±0.24 0.54±0.25 0.48±0.19

大四 3.58±0.41 2.67±0.50 2.62±0.55 2.52±0.47 0.60±0.26 0.48±0.30 0.57±0.28 0.55±0.24

P 0.000*** 0.042* 0.431 0.922 0.000*** 0.000*** 0.004** 0.000***

注: *.表示在0.05水平上相關显著,**.表示在0.01水平上相关显著,***.表示在0.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表4结果表明,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控制感中的内控性差异显著(P<0.001);就业压力感差异不显著(P>0.001);就业心理状态总体状况及三个分维度均差异极其显著(P<0.001),进一步比较可看出,内控性与就业心理状态随年级增长呈上升趋势。

5.心理控制感水平与就业心理状态影响比较

将调查结果按计分标准进行统计,分别得出大学生心理控制感量表的三个维度和就业心理状态表的得分均值和标准差,并作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如下表(表5):

表5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水平(内控性)与就业心理状态散点分布

表6 大学生心理控制感水平与就业心理状态回归分析(拟合优度)

量表 内控性 机遇 有势力的他人

就业心理状态(R2) 0.876 0.200 0.253

注: 0

表5通过SPSS17.0软件对大学生心理控制感水平与就业心理状态做散点分布分析,发现就业心理状态随着心理控制感水平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呈线性对应关系,表6结果表明,通过对心理控制感的三个维度(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与就业心理状态之间分别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大学生的内控性与就业心理状态之间的且解释程度很高(R2 =0.876),因此,心理控制感的内控性维度可以显著预测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态。

三、讨论与对策

从心理控制感可看出大多数学生属于内控性,说明大学生心理控制感处于良好状态,原因在于大学教育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学生在校除了学业之外,还可以参加很多社会活动、社团活动、技能比赛、学术会议等等,这些教育内容促进了他们身心健康良性发展。性别特征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有明显的影响。在就业压力感维度上男女生之间差异不显著,因为,内控性强的人大程度上相信自己能够驾驭他们自己的生活,一旦出现意料之外的事情,压力感也就随之而来。现实中女生遇到问题会积极的找他人诉说,而男生责任感强,一般不会选择找人倾诉,所以女生的抗压力和承受力高于男生。学科的差别对心理控制感与就业心理状态无明显的影响(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心理控制感方面差异较为显著(P=0.001),其中大四优于大三优于大二和大一,在就业心理状态方面的差异也极其显著(P<0.001),其中大四优于大三优于大二优于大一,但普遍都存在就一定的就业压力感。刚进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对学习生活的环境还不适应,情绪的波动会比较大,心理控制感较弱。大二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很多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内控性逐渐加强,就业心理状态也随之变好。大三很多学生开始考虑就业的问题,但由于经验不足,很多人感到迷茫、焦虑。大四理论活动减少,实践环节增多,学生综合素质养迅速提升,无论是心理控制感还是就业心态呈上升走势不言而喻。综上所述,大学生心理控制感中内控性维度得分的高低与就业时心理状态紧密相关,内控性能够有效预测就业心理状态。

大学生就业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顺利就业。而目前高校开展的就业指导课程中,却缺少健康就业心理教育,缺乏就业心理辅导课程,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此作出相应对应策略[4]。首先,学校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平台。比如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竞技比赛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给自己一个定位,为以后的择业奠定一定的基础。其次,学校建立相应的职业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室。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定期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测验和辅导,及时排除迷茫、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从而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最后,大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遇到事情要积极寻求解决的方式,坦然面对成功与失败,塑造健康积极的良好心态[5]。

参考文献:

[1]钟慧,李鸣.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社交能力及其与情绪的关系[J].上海精神医学.2004,16(1):26-28.

[2]童辉杰.孤独、抑郁、焦虑与心理控制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3):196-197.

[3]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5):2-3.

[4]徐伟东.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特征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2):106-108.

[5]卢海涛,才华,张莹,等.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应对措施[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4):135-137.

基金项目:(1)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SGH140738)

(2)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SGH16H085)

(3) 陕西省高等教育改革研究项目(15BY98)

猜你喜欢
大学生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走,找对策去!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