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裕静:用灵魂舞动针线上的艺术

2017-04-18 18:31戴有山
中国民商 2017年4期
关键词:潮绣汕头潮汕

戴有山

在中国的古代社会,刺绣又称女红,是每个女孩在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女红要求的是手动而心静,那针针线线里,无不显现了一个女子严谨细腻的心思和温婉恬静的心性。

潮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主支流,其具有独特的风格技艺和强烈的地方色彩,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被誉为是“针线上的艺术”,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过漫长征程的潮汕刺绣文化发展至今,却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有着30多年绣龄的工艺美术师洪裕静,一直致力于潮汕刺绣的传承及发展,先后在汕头市聋哑学校等多所中小学、职校以及汕头市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开班授课,把这门潮汕传统手工艺传授给热爱刺绣的年轻一辈,培养了多个优秀的绣师,被当地人美誉为“针线上的舞者”。

拜高师练内功只为潮绣发扬光大

如今的洪裕静是汕头潮绣行业非常知名的工艺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传承人,这一殊荣的背后是她从童年就开始了自己的潮绣生涯。

洪裕静是潮绣世家,她的妈妈、奶奶、姑姑都是做这个行业的,从小受家庭熏陶,在她7岁时,一放学,就跟着妈妈学刺绣,后师从获“中国十大民间艺人”荣誉称号、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传承人——特级绣师李淑英老人,学习潮绣精湛的刺绣技法。这一学就是30多年,而且就此再也没有离开过这个行业。洪裕静的妈妈当时是汕头顾绣厂的绣工。当时潮州、揭阳都属于汕头,汕头工艺进出口公司、顾绣厂经常派技术骨干到潮汕各县进行教学培训,传授技艺,洪裕静常跟着妈妈一道去,“普宁、潮安、揭阳、惠来、潮阳都跑遍了”,为当地培养了很多优秀的潮绣人才。1982年,潮绣精品《九龙屏风》、《吹箫引凤》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

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作为潮汕传统文化标志之一的潮绣面临着老企业倒闭、技术人员流失、潮绣技艺后继无人的状况,洪裕静心里很着急,她深深地感到潮绣这门技艺再不发展就面临着失传的危险。2008年,洪裕静在自己的企业中成立刺绣分公司,开展潮绣的研制、创新和人才的培养,先后获得1个实用新型专利和61个外观专利。她把潮绣的元素融入到衣服里面,再把产品销售到英国、美国。接着她又自己投资成立“裕虹钉金绣传承中心”,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的创作基地,这里聚集了技艺高超、实践经验丰富的潮绣专家、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以及潮汕本地的手工工艺能手,从设计、生产到销售一条龙完成。

洪裕静对潮绣的爱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情感,作为潮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汕头的传承人,她觉得自己对潮绣的振兴责无旁贷。如今,她的信念就是在她的有生之年,把潮绣的技艺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把潮绣在她的手上发扬光大。

破传统育新人用心传承

潮绣的精神本身是种坚持。每一针落下去,都饱含专注的眼神;每一针捻起来,都带着指尖的温度。这就是手工的价值,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洪裕静对潮绣有着更加精准的理解:“刺绣特别是潮绣是人生的一种修行,一针一线快不得,要享受绣制过程中一针一线带来的乐趣与喜悦。”洪裕静用心经营着潮绣,她在汕头市鮀岛电影院的后面,找到一处幽静的院落,专门成立了汕头市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在这里,她通过一针一线,巧绣山河美景,传承发展着潮绣这一非遗文化。

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抽纱则是从潮绣衍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其中,钉金绣工艺,具有垫凸浮雕效果,裕虹抽纱刺绣研究院是潮汕地区目前唯一的钉金绣传承中心。而在保留传统刺绣题材和技法的基础上,研究院又融合了国画、抽纱、书法,创新了一批刺绣新题材、新品种,如汕头地标建筑、潮汕生活场景、潮剧脸谱与头盔等潮绣题材,作品多次获国家、省、市金奖等殊荣。

当工艺品生产进入商品化时代,绵延数百年的潮汕民间传统手工艺人陷入尴尬境地,守护祖辈遗留下来的那门手工艺术,成为一件考验意志的事情。近年来,每个寒暑假,洪裕静都要在研究院开设刺绣公益培训班,悉心培养喜欢这门传统手艺的爱好者。虽然,最终能像职业绣娘一样坚持下来的年轻人并不多,但这种培养接班人的信念,最终的目的是希望让潮绣这棵“古树”能够枝繁叶茂。洪裕静对有意从事刺绣行业的身体障碍人士不仅免费培训,对经济特别困难者还给予一定生活补贴,让他们安心学习从而能够掌握一门生存技能,实现自身价值。目前,研究院就有几位有听觉障碍的绣娘,通过学习刺绣,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专长。

跟潮流创新法振兴潮绣发展

有着悠久历史的潮绣在中国的刺绣发展史上,曾经辉煌一时,解放后汕头一直是粤东潮绣艺术的中心,擁有最好的技术力量,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然而,自上世纪80年代起,受电脑机绣新技术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潮绣的手工从业者越来越少,能够绣出优秀作品的更是少之又少,潮绣面临着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洪裕静不仅自己三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潮绣,同时还担负起传承潮绣的大任。在她的引领下,如今,汕头仍有不少“绣女”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千方百计致力振兴潮绣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使这个“民间绝活”发扬光大。

洪裕静所创新的钉金绣无法采用机械化生产,只能用传统的以师带徒的方法传承,要手把手地教,一件一件地绣。“要绣得好,除勤学苦练,还与自身的天赋关系紧密。”原图由电脑配色,人工选配合适的丝线。工序从画稿起,到针稿、刷稿到上木框开始刺绣,刺绣中又分6-7道工序,而刺绣对视力的要求很高,不能在灯光下绣,要求在白天日光下绣。“一针一绣看似简单,其实其中有着很深的技艺与奥妙。”如果你使用的金线、颜色或绣法稍有不同,绣出来的画面就有很大差异。洪裕静关注最多的是怎样才能把绣品做得更美,做出绣品的精、气、神。

洪裕静总结出钉金绣是潮绣3个品种中做工最细、技艺难度最高,欣赏效果最好的一个品种,中西式家居都适合搭配。它的独特之处在于采用“钉金垫浮”的制作技艺,即在绣品的纹样上铺垫一些棉絮,最高的有一寸多,并用金、银、丝绒线镶嵌,或缀珠,单独勾勒或混合针绣制,使绣品形似浮雕,质感强烈,富有立体感。洪裕静的钉金绣作品题材广泛,花鸟龙鱼,飞机轮船,既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极富艺术性。在洪裕静基地,她所带领团队所创作的作品“九龙宝鼎”、“九凤宝鼎”雍容华贵,大气磅礴,有很强的装饰感;黑底金丝“梅、兰、竹、菊”四挂屏虽是传统题材,但用潮绣精心制作出来,别有韵味。

猜你喜欢
潮绣汕头潮汕
汕头行
文化创意视角下潮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播
潮汕牛肉火锅
传承潮绣文化 开拓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新模式
汕头17岁少年“娶”13岁女孩
从汕头到上海:国民政府的“废两改元”之路(1925—1933)
潮汕:把一碗粥吃成了传奇
潮汕为何让人欲罢不能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浅谈潮绣的特点与其在新时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