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帮扶 为职工排忧解难的实践与思考

2017-04-18 08:00郑春玲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帮扶困难发展

郑春玲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2-000-02

摘 要 本文主要描述了石家庄铁路办事处的困难职工的现状,分析了当前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的措施,给我们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提供了参考和宝贵建议。

关键词 困难 帮扶 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石家庄铁路办事处工会工委下设13个支会,其中5个支会行政关系隶属办事处,8个支会为路局机关在石家庄的派出部门和后勤服务单位,共有会员309人,女会员42人,干部 227人,工人 82人,45岁以上会员241人。从会员的各种构成来看,体现了明显的机关特色,干部占比高,年龄普遍大。尽管职工收入稳定,并且相对偏高,但因中年人居多,上有老下有小,职工家庭因病、因突发事件造成经济困难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做好对困难职工的帮扶工作,是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办事处工会工委还担负着协助北京铁路局工会指导、审核辖区24个基层单位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救助的重要职责,履行好这一职责,助医扶困,对稳定辖区近5万人的职工队伍,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们落实北京铁路局工会关于精准帮扶的指示精神和全覆盖、及时、有力度的要求,在帮扶救助工作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收到了较好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到位,用足政策,做好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助医)

做好宣传发动,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到大病医疗互助保障体系中,努力实现路局职工大病救助全覆盖。在每年的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续保时,我们都要向辖区各单位工会下发通知,特别强调要宣传到每一位职工,严格审核各单位上报的自愿不参加的备忘录和对应的职工个人确认签字,确保宣传政策不留死角,辖区职工的参保人数和参保率逐年上升。以办事处为例,我们每年都召开支会主席会议,专题部署续保工作,讲政策、提要求、教方法,公布上年职工参保和享受救助情况,摆数据,讲实例,让支会主席把大病医疗互助保障的好处和意义宣传到每一位职工。了解每一位不参保职工的详细情况,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把潜移默化的思想工作做在平时。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有4名曾经不参保的职工相继参保,1名因信仰问题不愿参保的职工在部门领导亲自做工作后,终于在2015年突破了思想屏障,办事处实现了职工参保率100%。

用足政策,让职工享受到医疗救助的最大实惠。一是严格把关,按2014年1月至2016年10月,为辖区26个单位办理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救助21870人次,救助金额4911.89万元,这些救助资金把党的关怀和企业的温暖送进了千家万户和职工的心里头。二是精准掌握政策,为特殊困难的职工申请大额的特殊费用救助。2014年以来,为辖区的9名职工,申请特殊费用救助142.82万元,人均10.99万元。以办事处为例,2016年分别为2名身患重病的职工申请特殊费用救助11.19和22.23万元,有效缓解了两位职工因患病带来的家庭经济压力。三是借力医保,不断改进医疗费用救助工作。积极与石家庄铁路医保中心协商,经过两年的实践和探索,实现了医保中心将基本医疗和企业补充医疗报销的数据经程序处理后,一并提供给工会,实现了路局大病医疗费用救助的数据采集与医保中心报销数据的对接。利用科技手段,减轻了基层工会的工作难度,确保符合条件的职工无遗漏地得到救助。为了使辖区各单位工会干部适应这一变化,还举办了“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与石铁医保数据接轨”专题培训班,提高工会干部的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医保知识。四是做好北京市女职工特殊疾病互助保障工作。2014年至2016年一个保障周期内,救助了16人,救助金额34.78万元。

(二)区别对待,突出精准,救助困难职工(助困)

根据办事处职工队伍的实际情况,分析归纳出困难职工的不同类型,分门别类制定帮扶措施和救助标准,并一以贯之,体现公平和公正。规范困难救助的审批程序,建立个人申请、小组把关、支会上报、办事处生活管理委员会研究审批的四级报批程序,做到公开透明。一般困难按季审批,特殊困难特事特办,“两节”到来送温暖。坚持重心下移,指导并依靠支会对有其它需求的困难职工实施有效帮扶。利用好地方的帮扶政策,多渠道帮扶助困。今年以来,办事处按季救助的产生临时困难职工34人次,2.87万元;两节送温暖救助6人次,1万元;针对1名看病花费巨大的职工,给予特殊困难救助5000元;为2名路局级重困职工办理定期救助8次,救助0.88万元;向河北省总工会申请劳模困难救济3万元。

2016年7月中旬,石家庄区域遭遇大雨袭击,造成很多家庭受灾,工会工委及时组织各支会调查了解职工家庭受灾情况,并收集照片掌握详细受灾情况,特事特办,专门开会研究,及时对5个受灾职工家庭给予了600元或1000元的救助,稳定了职工情绪,缓解了因水灾给职工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三)持之以恒,做好重困职工子女助学工作(助学)

办事处为两名因病致困的职工家庭申办了北京铁路局重困职工,两名职工的子女按政策享受重困职工子女助学金的资助。多年来,办事处工会工委坚持及时足额把各个阶段的助学金送到职工手中,其中一名职工的女儿从小学到上大学一直受到资助,是企业助学金陪伴着孩子从懵懂少年成长为大学生,使一个家庭看到了脱困的希望。

三、几点启示和思考

(一)敬畏政策

实践证明以北京铁路局职工大病医疗互助保障实施办法》、《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救助实施办法》和《北京铁路局困难职工子女助学实施办法》三个文件为纲领的助医、助困、助学三大帮扶救助工程,是北京局广大干部职工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完善而形成的有效帮扶机制,成效显著、深入人心,是增强企业凝聚力,稳定职工队伍,促进企业改革创新,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三大帮扶机制的形成,也凝聚了广大工会干部的智慧和心血,工会干部更要珍视她、爱护她,认真贯彻执行,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

(二)贵在精准

困难职工帮扶工作是特惠而非普惠,工会组织要增强精准帮扶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甄别救助对象时,做到精确恰当。让不符合条件的职工进入帮扶范围,就违背了政策初心,背离了公平正义。帮扶工作的落脚点在支会、在小组,功过是非尽收群众眼底,失了公允,就会弱化职工对工会组织的信任。

(三)严在标准

将标准奉为圭臬,严格执行,一把尺子量到底,是精准帮扶、定向滴灌、有的放矢的关键。不定比例、不下指标,不当“老好人”,不分“唐僧肉”,不實行利益均沾,不以个人好恶自由裁量,才能把好事办好,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源头帮扶

在消除致困因素上下功夫,防患于未然。患大病是导致职工家庭困难的根本诱因,工会组织要把患大病救助和保健教育结合起来,扩充职工体检中心的培训指导功能,在做好体检工作的同时,常态化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增强职工的保健意识,提高保健水平和身体素质。在送清凉、送温暖、三线建设等各项工作中,更多的考量保障职工健康因素,加大劳动保护监督检查力度,力争用健康投入消减患病救助。

(五)与时俱进

适应时代变迁,延伸帮扶内涵,一直以来,工会的帮扶工作侧重于对困难职工的物质帮扶,随着社会的发展,职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生代的职工对心理健康需求和对心理咨询的开放度明显提高。从物质层面的帮扶延伸到心理层面的帮扶,注重从精神层面关爱职工,提高职工适应工作压力、适应社会发展的心理素质,是帮扶工作面临的新课题。2016年,北京路局工会在企业网主页,开通了职工心理健康咨询热线,在关爱职工心理健康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起到了引领作用,工会的基层组织要提高工作思路的敏锐性,积极跟进,依托各种职工活动阵地,拓展心理帮扶功能,强化工会系统的心理服务意识,逐步提升职工心理健康水平。

猜你喜欢
帮扶困难发展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选择困难症
做好农村帮扶工作的几点体会
英语教学中对学困生的帮扶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