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及存在问题分析

2017-04-18 05:39孟庆伟
科技视界 2017年2期

孟庆伟

【摘 要】分析干线公路现状及存在问题、快速化改造提出的背景,结合相关案例研究干线公路快速化主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目前公路快速化在公路与城市道路两套标准体系下,设计标准选取存在的矛盾及处理建议。

【关键词】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技术指标选取

【Abstract】Analysis of trunk highway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The background of the rapid transformation,Relevant case studies mainly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runk highway,In highway and urban road and highway speeding under the two sets of standards system,Contradictions design standard selection and treatment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Trunk highway;Rapid transformation;Technical index selection

1 干線公路现状及存在问题

省级干线公路为省级公路主骨架,干线公路的建设,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公路的功能相对较为单一,主要提供中长途交通运输服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道路逐步被城镇、开发区所包围,公路所承担的交通量逐步增加,其交通需求日趋多元化,在承担过境交通的基础上,还需承担区域内部交通、区域对外交通、公路沿线非机动车及行人,过境交通希望能够快速通行,沿线区域内部交通、区域对外交通希望能够便捷的接入公路,过境交通快速通行与内部交通便捷的接入公路的需求存在冲突,需要考虑在一条道路走廊范围内,同时满足多方面交通的需要。

随着区域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之间交通联系逐步增强,对于快速的交通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国省道干线公路线形指标高、路基宽度宽,但道路沿线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平交道口,导致运行速度较低,迫切需要消灭平面交叉道口。

在此背景下,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均开展了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的探索,希望能够解决干线公路城市化路段存在的问题。

2 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的目标

根据国省道干线公路快速化路段的交通构成,分为过境交通、区域对外交通及内部交通,结合上述对公路现状存在问题的分析,快速化改造的目标,从过境交通出行需要角度,需要消灭平面交叉道口,保证交通连续快速通行,从区域对外交通需求角度,作为服务道路沿线区域开发的国省道干线公路,应能够与区域便捷进行联系,沿线区域交通应能够与快速系统顺畅进行连接,道路沿线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互通立交或出入口,从区域内部交通角度出发,公路应能够提供区域内部短距离出行的需要,即需要设置辅道系统。因此,国省道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需要达到的目标为:主路消灭平面交叉道口、设置一定数量互通或出入口、设置辅道系统。

目前南京市对312国道、346国道龙潭港至绕越高速以及312国道南京江浦段进行了改造研究,希望在国省道干线公路的走廊带范围内,建设一条快速公路系统,能够解决公路在城市化路段存在的问题:

312国道、346国道龙潭港至绕越高速改造工程,为南京龙潭港区主要的集疏运道路,路线起自龙潭港一期大门东侧,止于绕越高速公路栖霞互通,路线全长14.882km,道路用地红线60m,且道路沿线分布着众多高压输油、输气管线,用地条件紧张,设计采用高架+地面方案,高架作为快速系统,供疏港交通快速通行,全面消灭平交道口,辅道作为城市主干道,方便道路沿线区域内部交通通行,在道路与城市三环(规划快速路)交叉位置设置互通立交1处,与港区连接道路、城市主干道交叉位置设置菱形互通8处,平均互通间距1.6km,很好的保证了快速系统对道路沿线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312国道南京江浦段改造工程,为南京市与安徽合肥之间最便捷的一条联系通道,道路在承担省际过境交通通行的同时,需兼顾服务于江北新区开发,路线起自南京江北新区龙华立交,止于沪蓉、沪陕高速张店枢纽东侧,路线全长6.79km,设计采用高架+地面方案,高架系统为312国道,满足过境交通、区域对外交通通行,辅道系统为城市次干道,服务于道路沿线区域发展,道路与长江五桥北接线交叉位置(快速路)设置互通立交1处,与城市主干道交叉位置设置菱形互通2处,平均互通间距2.2km,可以满足区域交通便捷出入快速系统的需要。

3 干线公路快速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功能定位、服务的对象存在一定差异,在设计技术标准上存在着较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道路断面布置:如按照公路标准设计,道路需要设置硬路肩,而按照城市道路设计标准则不需要设置硬路肩,根据硬路肩功能,硬路肩主要用于车辆的紧急停靠及作为应急救援通道使用,在公路快速化改造路段,一般情况下互通出入口间距相对较小,车辆可以很方便的驶出快速系统,进入道路沿线的辅道系统或相交叉道路进行临时停靠,不设置硬路肩对车辆的临时停靠影响不大;从作为救援通道使用,道路沿线布设了辅道系统或存在其他平行的城市道路,救援交通可以快速的到达事故点,取消硬路肩的设置,对于车辆应急救援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可以考虑公路快速化取消硬路肩设置;但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行业管理依据,对于公路快速化改造,一般均设置硬路肩,否则影响道路的审批及实施。

线形指标:根据公路、城市道路相关设计规范,公路与城市道路在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线形指标要求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于公路进行快速化改造路段,同时存在着快速系统和辅道系统,分属公路部分和市政部分,在快速系统与辅道系统为整体式断面的情况下,在进行线形指标选取时,是以公路还是城市道路标准为准无明确要求。

互通出入口间距要求:公路规范对于互通出入口设置的间距要求较高,而城市道路规范要求则相对较低,假定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以匝道入口至匝道出口之间距离要求为例,在设置辅助车道情况下,公路规范要求最小应不小于1100米,城市道路規范要求不应小于350米,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要求不小于500米,对于间距要求相差较大,城市道路对于入口至出口之间的间距要求相对宽松。公路快速化改造,在满足公路快速通行的同时,还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互通立交,以更好的服务于沿线区域,如严格按照公路标准进行执行,道路沿线可设置互通出入口的数量较少,对沿线区域的服务带动作用将会消弱。

除技术标准方面公路与城市道路存在差异外,公路与城市道路界面不清,根据已实施的公路快速化改造项目,快速系统与辅道系统,以哪部分作为公路均有相关案例,尚未统一标准,同时,由于公路部分和城市道路部分,需要在公路系统、城市系统分别进行立项,但两部分难以进行明确的拆分,且后期管养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界面混乱的问题,导致快速路从项目立项之初至项目移交接养全过程中,均存在诸多问题。

南京市目前已建的312国道江北大道段、待建的312国道江浦段,道路横断面布置、线形指标、互通出口设置情况如下:

312国道江北大道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快速系统采用双向六车道,按照一级公路标准进行设计实施,但未考虑硬路肩的设置;对于主辅共面的整体式断面形式,平纵线形指标以公路为基础,部分指标参照城市道路执行,按照“就高”的原则执行;道路全线设置14处互通立交,平均互通间距1.3公里,最小互通匝道入口至出口之间间距244米。

312国道南京江浦段快速化改造工程,高架系统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两侧设置硬路肩;快速系统平纵横指标采用公路标准,辅道系统采用城市标准;道路全线设置3处互通立交,起点与龙华立交相接,终点与张店枢纽相接,相当于7公里路段范围内设置5处互通立交,平均互通间距1.4公里,根据公路规范要求,基本需要全路段设置辅助车道,工程规模较大,经综合考虑,匝道入口至出口之间间距按照城市相关标准执行,基本不需要设置辅助车道。

4 结语

公路的快速化改造,对于区域一体化、加快沿线区域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涉及公路、城市道路两部分需求及功能的叠加,从规划、设计、建设、接养等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目前对于各条道路快速化改造,均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尚无指导性文件,为了更好的指导公路快速化改造,需要从规划、快速化改造条件、设计标准、公路身份认定、投资及管养界面划分等方面出台相关文件,更好的指导公路快速化建设。

[责任编辑:朱丽娜]